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2005年,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金融机构改革等都有了新的突破,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发展迅速,央行对货币政策中问传导变量的调控渐趋成熟,稳健货币政策的“微调”成效显著,金融宏观调控的成果得到了巩固。今后,应进一步加快金融市场发展,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强化货币政策与监管的协调,增强金融机构的政策敏感性。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央行副行长项俊波在“2005年中国金融改革高层论坛”上表示,央行正尽快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计划出台的《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金融机构破产程序的启动应当有金融监管部门的介入;存款人在破产管理人选择方面应当发挥何种作用;金融机构破产重整与和解程序;破产金融机构的资产处置。项俊波表示,将根据《破产法》的基本原则,考虑金融机构破产的特殊性,尽快制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央行不再做全盘买单人。  相似文献   

3.
中部崛起的金融发展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金融先行金融先行的路径是推行金融产业化中部金融产业化的发展战略包括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建立规范的市场体系,强化金融产业的有效监管,夯实金融生态经济基础,调整金融生态体系结构,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金融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强化诚信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弘扬全社会的诚信价值观念,实施金融产业诚信化发展战略;积极优化金融产业体系,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构筑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培育区域性金融中心,发挥金融中心的辐射功能。  相似文献   

4.
按照政府对银行所有权参与金融市场的观点,从“中央与地方分税制——金融二元结构”视角,分析当前我国央行对银行性金融机构进行宏观调控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的原因,比较和借鉴美联储货币监管的经验和做法,提出改进我国央行宏观调控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的信息资料存在着不真实的问题。为了强化金融监管,提高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应尽快制定和出台有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标准,以完善金融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督促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并保证内控制度得以严格执行;建立健全金融监督信息体系,确保非现场监管资料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梳理金融稳定委员会、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等机构发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相关文件,分析与评估了当前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评估方法和监管政策。同时,参考美国、英国、澳大利亚以及荷兰在2008年次贷危机后的金融监管改革措施以及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制度的设计,结合中国目前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的进展以及金融监管的形势,指出中国应改变现有的"一行三会"监管模式,采取"央行+微观审慎监管局+金融行为监管局"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8.
对金融机构征信业务开展监督管理是中国人民银行规范金融机构征信业务内部管理、推动征信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从近几年的执法检查和非现场监督情况看,金融机构在内部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内控环境建设缓慢、风险评估意识薄弱等;同时,内部控制理论还未引入到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为确保基层央行能够全面、有效地监管金融机构征信业务,应将内控理念引入到监管行为当中,构建金融机构征信内控评价体系,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环境建设,并通过强化监管手段提升金融机构内部控制评价质量.  相似文献   

9.
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央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能。加强金融监管,迅速构筑大监管新格局是当前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基层央行转换职能工作的重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之后.在金融监管方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的来说还是一个薄弱环节。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强化我国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0.
基层央行与监管机构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入手,根据近些年基层人行与监管机构出现摩擦的现实情况,总结央行与金融机构协调合作的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基层央行与监管机构加强合作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