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2004年之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以下简称核动力院),每年的经济总量只能勉强维持生计——2003年,核动力院全年经济总量4.02亿元,职工人均年收入3.29万元。这个我国惟一掌握核动力核心技术的研究设计院,端着国家的“金饭碗”,掌握着核动力高端核心技术,为产——技术,并延伸到对核动力院优势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全国党政军民正满怀激情,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规划落实“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时候,迎来了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一院)建院30周年。30年来,核一院在中核总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海军及四川省各级政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坚持以研究开发舰船核动力和电站核动力为主,带动了其他类型反应堆的研究开发与  相似文献   

3.
《中国核工业》2005,(8):F0003-F0003
11月26日,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摇篮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迎来建院40周年华诞。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中央军委副主席曹刚川发来贺信,高度赞扬中国核动力院为我国核动力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致信祝贺。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孙勤,中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黄国俊到会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4.
<正>2016年12月14日,由中国质量协会、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主办的2016年"中国杰出质量人(全国质量奖个人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罗琦等十位质量领域的杰出人物获奖。这是核动力院继2015年获得全国质量奖后的又一重要成就。  相似文献   

5.
罗琦 《中国核工业》2011,(10):38-41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创建46年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寓军于民、军民融合的发展道路。当前,我国核动力事业面临重要战略机遇,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军民融合为指导思想,以转变发展方式为突破口,坚持科学发展,切实担当起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和推进核动力技术发展的双重使命。  相似文献   

6.
中核集团核动力运行研究所组建于1982年,是中国目前专门从事核动力运行技术研究的科研单位。现已建成保障国家核电安全运行的技术支持和后援体系,构筑了无损检测技术、蒸汽发生器及各种压力容器设计试验与维修技术、仿真技术三大支柱,形成了我国在役检查技术服务和研究基地、核蒸汽发生器试验研究基地,技术能力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7.
“作为主力设计院,在泰山核电二期扩建工程山,核动力院很给力!”在不足十平方米的办公室里,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秦山二扩项目总设计师崔怀明,借用时下最热门的词汇,点明了核动力院对丁秦山二期扩建工程的重视程度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40年的建院史中.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科学严谨、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从零开始.不断创新突破,先后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压水型反应堆、第一座高通量工程试验堆和第一座脉冲反应堆.成功完成了秦山二期核电工程反应堆主冷却系统设计和大型科研试验验证以及关键设备研制,为我国的核动力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  相似文献   

9.
2010年9月15日,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1号机组168小时示范运行顺利完成,标志着由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承担设计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由我国自主设计的首座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0.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既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需要,更是推动我国核工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集团公司党建工作的需要。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作为中国核工业集团的骨干成员单位,国家战略高技术研究设计院,  相似文献   

11.
姚栋 《中国核工业》2016,(4):46-48,56
<正>自主设计软件是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核电技术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已走出国门,作为自主核电软件研发的牵头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联合行业及专家力量,努力拼搏,历时5年,走完了西方国家8~10年的路程。2015年12月17日,中核集团在北京发布了我国第一个具有知识产权的核电设计软件包NESTOR,结束了我国自主核电设计软件受制于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是我国从事核反应堆研究、设计、试验和运行的唯一的综合性基地,是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建院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院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已形成包括核动力工程设计、反应堆工程试验研究、反应堆燃料及材料研究、反应堆运行和应用研究、各种同位素生产和核技术应用研究等完整的研究设计体系,是融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为一体的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九五”期间加大了核产品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力度,使得一批有市场前景的核技术产品,实现了产品系列化,生产规模化,目前已形成同位素及放射性药物,放射性医疗设备,“云克”系列药物,辐照加工及产品,核动力技术服务五大支柱产品。为了保证我院的军转民工作取得持续,快速发展,实现“十五”目标,必须发挥科技优势,突出核技术特色,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2022年3月25日,福建福清核电6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这也是全球第三台、中国第二台投入商运的"华龙一号"机组.此前,"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福清核电5号机组、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已于2021年先后投入商运.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凝聚着新时代核工业人自立自强的理想追求.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中国核电工程有限...  相似文献   

15.
<正>回望"十二五"关键词:一体化产业模式"十二五"期间,中核动力设备有限公司以节能环保型工业锅炉为重点,以核电设备制造和非标压力容器制造为支撑,以钢结构制造为补充,积极探索设计、采购、建造和运营服务一体化产业模式,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中核动力南京基地投建并投入生产运行,成功承揽多家企业核电设备订单;兰州基地家属区拆迁工作取得了战略性成果;成  相似文献   

16.
按照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中国核动力院正在以“军民结合,科学发展,创建国际一流研究设计院”为主题,深入扎实地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孙玉发,反应堆工程专家。1937年5月出生,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工委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相似文献   

18.
<正>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核动力厂安全水平,充分吸收福岛核事故经验反馈,在研究国际核安全标准、福岛核事故后核动力厂改进行动以及我国现行标准和综合技术能力的基础上,经广泛征求国内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意见,国家核安全局重新修订《核动力厂设计安全规定》(HAF102)并于10月28日发布施行。国家核安全局称,为指导HAF102的贯彻执行,将陆续  相似文献   

19.
于俊崇先生从大学毕业就来到青衣江畔、峨眉山下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夹江基地工作。“一生情、一辈子、一件事”就是于先生几十年如一日满腔热情地专注于核动力研发的真实写照。我认识于先生是在1991年,此后的22年,无论我是室主任、副总设计师还是院所领导,都得到了于先生的悉心栽培和帮助。每当我工作上不顺心、科研上有疑惑、在生活上有烦恼时,都能得到他的解惑和点拨。  相似文献   

20.
<正>产业走势核动力产业是集团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在践行集团公司重大战略部署上地位举足轻重。2015年,李克强总理视察核电工程公司,马凯副总理、许其亮军委副主席对核动力院成立5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中核集团核动力事业地位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经过"十二五"的发展,核动力产业核心能力显著增强,在军工核心能力建设、核电型号研发、核燃料研发、核化工工艺和后处理研发、核电工程设计和项目总承包、工程及运行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