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上海不是跟国内其他城市竞争,她面临全球竞争8月10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与会者谈的最多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十几天后,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已正式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作为一位长期从事对外经济政策研究的经济学家,隆国强在对外贸易、跨国投资、经济合作、特殊经济区、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海)研讨会,研讨会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会者谈的最多的,是贸易试验区(下称"上设。商务部发布消息称,准设立上海自贸区。期从事对外经济政策隆国强在对外贸易、合作、特殊经济区、区  相似文献   

2.
王铮 《上海国资》2013,(10):26-28
上海自贸区完成自身使命的时间是3年,现在倒计时已经开始"上海自贸区是中国改革开放35周年历史中的第4波浪潮,而这35年的历史,一言以蔽之,即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例逼改革。"9月28日,上海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的第二天,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在复旦大学举办的金融之声秋季论坛上发言表示。周汉民认为,上海自贸区有自己的历史使命,即以更大的开放促进中国更深入的改革。  相似文献   

3.
孙玉敏 《上海国资》2013,(10):24-26
开放的第一步已经迈了出来,不管步子大小,迈出来了就是最大意义作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区)总体方案设计的重要参与者,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总裁、上海市政府参事室主任王新奎再三表示、自贸区试验任重而道远。投资体制重构的窗口《上海国资》:就上海自贸区来说,怎么理解"用开放促改革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战略部署"这句话?王新奎:中国30多年来的巨变,就是  相似文献   

4.
《中国经贸》2013,(23):20-27
<正>要用开放带动改革,鼓励支持上海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扩大开放中拓展发展空间,用倒逼机制推动转型升级。——李克强总理2013年3月28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随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正式挂牌,"自贸区"的相关概念飞入了寻常百姓家。无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将会成为上海乃至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中国人、外国人纷至沓来,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浦东外高桥正式挂牌。作为中国大陆设立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试验田,这片不到30平方公里的地域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有人说,若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视为一盘大棋,自贸区建设无疑是这盘棋的"棋眼",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意义,不单单在于新一届领导集体深化改革的决心,还在于这一改革将会是上海,乃至整个中国又一次新的起航。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坚持扩大高水平开放和深化市场化改革互促共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近期撰文指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市场化改革是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7月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即将进入实施阶段,这也标志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设立上海自贸区将是本届政府拓展经济增长新空间,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使上海自贸区成为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准的"试验田".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不单单是上海加快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更是一项事关改革开放全局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底,李克强总理来到江苏和上海,开始他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调研考察.考察中,李总理谈起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立足于扩大内需,将着眼点放在就业和收入上,并强调服务业是最大的就业容纳器,要靠开放来倒逼服务业的发展,在探索中走出一条新路.李总理的话,或许透露了一个重要信号:中国将通过放开管制来促进服务业大发展,以此实现"稳增长"和"促转型".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重要试验田,将引领中国新一轮的经济改革,同时也为学术界带来了很多全新课题。本文借助CitespaceⅡ软件对web of science中下载的1983-2013年间自由贸易区相关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以可视化图谱的方式直观地展示自由贸易区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演变,通过共被引图谱聚类分析,发现自由贸易区领域的研究前沿,为我国学术界更好地参与到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和管理研究中提供可供借鉴的思路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8月10日,同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研究员隆国强参加了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海)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是“上海加快开放促改革的重点任务与路径”。与会者谈的最多的,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下称“上海自贸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上海国资》2014,(9):10-10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日在天津达沃斯论坛表示,上海自贸区是改革"高地"而非政策"洼地"。上海自贸区成立以来,新设企业比建区前已经翻了一番。设立上海自贸区主要是进行两方面的试验:即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发展与开放的关系。关于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李克强表示,希望在自贸区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的"负面清单"比去年刚刚开始时设立的"负面清单"已大大缩小。希望有更广阔的空间让企业去创造创新,为他们"松绑"。关于如何处理好发展与开放的关系,李克强指出,在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  相似文献   

12.
开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根本动力,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是我国长期的战略任务,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坚持以开放促发展,坚持以开放促协调,坚持以开放促创新,坚持以开放促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3.
江怡 《宁波经济》2014,(3):8-12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宁波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正视和全方位把握其对宁波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宁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应以"呼应战略、跟踪动态、加快发展、顺利申报、实现共赢"为因应之策,把自贸区的运行框架和加快宁波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结合起来,练好内功,加快重点优势领域的发展;以开放促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步伐;借势登高,主动参与上海自贸区建设;主动有为,积极谋划宁波自贸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以开放促改革"。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充分利用沿海的独特地理位置,努力塑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省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指出:"坚持扩大开放,努力在提高开放型  相似文献   

15.
李丽珍 《宁波通讯》2014,(17):36-37
<正>自2013年9月上海自贸区挂牌,至今已有一年。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领跑者,上海自贸区给正处于"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中国经济带来无限生机和希望;自贸区以开放促改革的发展理念,也成为各地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自贸区的诱惑:从"争抢"到"对接"外界一开始就对上海自贸区就寄予了厚望。反应灵敏的资本市场上,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以下统一简称"负面清单")作为新型外资管理模式在中国开始试点运用,虽然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旨在以开放促改革,为各类所有制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增长,但也会带来诸多潜在风险和管理难点,本文分析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航运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功能开发目标,浦东开发开放七年来,大力推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改革:一是以落实中央给予的金融改革先试政策为动力,加快金融中心建设;二是以落实中央给予的贸易改革先试政策为动力,加快贸易中心建设;三是以建立现代产业基地为载体,率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97年,是浦东新区加快开放步伐,加快陆家嘴沿江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新一轮重大工程建设,加快大市场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浦东新区深化改革促功能开发,促内外开放,促经济发展,促社会稳定的关键一年。1997年4月18日,浦东新区深化改革工作会议在…  相似文献   

18.
柯艳芳 《特区经济》2014,(10):18-21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后在开放上采用了"负面清单"模式,增值电信业务也位列其中,这标志着中国增值电信市场的新一轮开放已拉开帷幕。为进一步加快增值电信业务的开放,将引进外资的政策落到实处,进行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制度创新是当下的首要任务。立足上海自贸区现状,结合中国增值电信业发展的大环境,为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开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供制度保障迫在眉睫。降低上海自贸区增值电信业务准入门槛,消除业内隐性壁垒,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事中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建设等是上海自贸区进一步推进增值电信业务开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观点撷英     
《开放潮》2000,(10)
厉以宁: 不改革而开放会带来风险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从两方面指出进一步开放以适应全球化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意义。 第一,只有开放才能促改革。中国从来都是以开放促改革的。为什么呢?改革可能有假,比如说,几个公司一合并,换个招牌,表面上叫改革,但这是假改革。改革可以糊弄人,而开放是不能糊弄人的。开放是要由外国人来作评价,只能搞真开放。所以说,只有开放,逼国有企业改革,不能搞假改革,必须搞真改革。这样的话,企业改革就能真正往前进。这一点在兵法上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假定中国的企业不经过这一关的话,老这么…  相似文献   

20.
3月5日开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全景式勾勒了2015年中国改革发展蓝图,并将2015年定位为"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在长达17000多字、1小时40分钟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双引擎"这一概念尤为凸显。李克强总理提出:我们要把握好总体要求,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