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微语录     
老婆多了不一定幸福,土地多了不一定赚钱。过去十年中,没有一个企业靠土地的储备竞争排在前面成了大爷.反倒有很多最后被套死了.这跟结婚一样,老婆多了不见得是个幸福的事。——5月23日万通地产篷事长冯仑微博如是说。只要庞大国企存在。对政府来说,国企就是“亲儿子”,而民企只能是“干儿子”,政府就会认为,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相似文献   

2.
孙瑜 《英才》2013,(1):27-27
作为2012年最火爆的综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2013年将不会出现在第二家视频网站上。搜狐视频将用超过1亿元人民币来换取这份"独家"。历史惊人相似,曾经,天价版权出现在竞购影视剧上。如今,竞购对象换成了综艺节目。这仍旧是一场多金寡头的较量,优酷土豆抱团取暖之后,在中国视频产业中排上座次的都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金主。百度收购了普罗维登斯所持的全部爱奇艺股份、其股份占比超过90%,爱奇艺从百度的"干儿子"变成"亲儿子";搜狐视频和腾讯视频,  相似文献   

3.
中国赋税制度起源很早。《史记·夏本纪》记载:"自虞夏时,贡赋备矣。"说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就已经有了征收贡赋的制度。但是,平时我们所说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这"税收三性",最初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提出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以"无偿性"来表述税收的基本特征无疑是符合实际的。但在现在这个经济成分多元化的市场经济社会,企业、个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除国企外,政府已不再直接参与其他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税收三性"也显示出它在新时期的不恰当性。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已争议多年,至今仍无定论。本文主要就税收的"无偿性"浅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国企管理》2024,(1):108-116
<正>国企管理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原主席季晓南,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副会长沈志渔,国家税务总局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靳东升,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原正局级副局长郭国荣,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总经理、《瑞丽》集团董事长陈业进,国企管理智库副理事长、中国国资国企研究院院长彭建国,北京市社科联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史秋秋,  相似文献   

5.
黄鸣 《新前程》2007,(8):42-43
大家都知道"59岁现象"--许多国企的老总年龄接近60岁时,一改过去勤恳、节俭的本色,盖因在60岁国企老总法定退休年龄之前,他们心态失衡;而"29岁现象"却鲜为人知,事实上,在中国"29岁现象"比"59岁现象"普遍得多.  相似文献   

6.
"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本企业贯彻执行"是党和国家赋予国企党组织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是适应国企发展需要的最重要的生产关系,是《公司法》和党的十七大新《党章》赋予党组织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7.
与以往简单按照产权性质把企业划分为国企和民企不同,文章根据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将企业划分为民企、市(县)级国企、省级国企和央企4种类型,研究政府税收目标的层层加码是否会传递到微观企业层面,即不同层级政府控制的国企税负是否存在层层加重的现象。实证结果表明:央企的税负最低,省级国企税负与央企税负没有显著差异,而市级国企税负显著高于央企;市级国企与税收压力显著正相关,说明市级国企承担了最多的税收压力。  相似文献   

8.
读者信箱     
《英才》2012,(9):10
《英才》杂志微博互动地址http://t.sina.com.cn/talentsmag欢迎读者在线互动《刘顺达:大唐调治》飞飞说了半天,原来没一样是大唐可以自主的。所以,有的时候,"等、靠、要"并不是国企自己愿意的。(7月27日14:36)peter4665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国家政策的某个方面出了大问题。(7月27日14:32)大海JI为什么魏桥发的电成本就低呢?就算有这样那样的原因,大家看到的数字和事实仍然是国有发电企业的发电成本的确高。(7月27日09:05)  相似文献   

9.
洪皓 《审计与理财》2003,(11):36-37
税收筹划又称纳税策划、节税,有人称之为合法避税,其实质是一项基于“节税”目的而进行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随着社会各界对税收筹划认识的深入,税收筹划的具体做法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本文根据现行税法,对企业税收筹划可以涉及的范围和具体做法做了初步探讨。一、企业会计核算中的税收筹划1、企业所得税的筹划(1)销售成本结转方法的选择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各种存货发出时,按照实际成本核算的,可选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个别计价法、后进先出法等确定其实际成本,另外商品流通企业还可使用毛利率法、零售价法确定…  相似文献   

10.
《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通则》)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法规建设、监督管理体制、企业管理水平等都有了根本性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形成和国企分类改革步子的加快,作为《通则》适用主体的"国有企业"本身,内涵和外延方面也正在发生着变化,这使得《通则》的适时修订势在必行.本文基于近年来国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变化,提出"国有权益"的新国企概念,分析这一概念变化对原《通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通则》的适用范围、修订原则及修订内容等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要说中国人的税负,应该是三部分:税收、税外费、国企垄断收益。  相似文献   

12.
一份可能引发MBO新浪潮的文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数位国资委官员、业界专家的采访,《中国企业家》对《暂行规定》的某些 细则进行独家披露和解释 散布在全国各地的15万家中小型国企的命运和面貌 有可能因一份文件的出台而被改变。 《中国企业家》近日获得的确切消息称,《关 于中小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简称《暂行规定》)最早将于4月初出台。而目前,该法规 正在地方政府和国资委内部最后征求意见。这是自国资委和 财政部自2003年底联合发文对国企产权改制作出严格规范、 2004年年底国资委又叫停大型企业MBO之后,国资委出台 的一份关于MBO的合法渠道和规则的文件。  相似文献   

13.
《国企》2021,(3):64-65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近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担任指导单位、《企业观察报》社和《国企》杂志社联合发起“决胜脱贫攻坚·国企扶贫优秀案例公益推选活动”扶贫案例公示名单结果出炉。  相似文献   

14.
对什么是税收筹划、如何理解税收筹划,国内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大家有一些共识:即税收筹划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合理降低税收负担和税收风险的一种经济行为。蔡昌在他的《税收筹划八大规律》一书中,把税收筹划定义为:"纳税人或其代理机构在既定的税制框架内,合理规划纳税人的战略、经营、投资活动,巧妙安排相关理财涉税事项,以实现纳税人价值最大化的财税管理活动。"在此,可以把纳税人的范围扩大至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和个人。  相似文献   

15.
一、税收筹划 成本税收筹划可以达到节税和避税的目的,但筹划方案的制定、实施往往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这就是税收筹划成本.在选择筹划方案时,不能只考虑税负的降低而忽略了税收筹划所引起的相关成本.税收筹划成本包括设计成本、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和风险成本.  相似文献   

16.
企业税收成本构成及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广义角度讲,企业税收成本包括显性税收成本和隐性税收成本,而隐性税收成本又涉及税收风险成本、税收财务成本及税收服务成本。企业内部的自身因素以及外部的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税收成本的变化。同时,税收成本将会对企业管理层的投资决策以及企业的经营成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采取税务筹划等一系列措施优化税收成本对于企业短期利益或者长期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据有关专家估计,如果国企在降低成本方面管理到位,至少可提高15%以上的效益。《昌河汽车是这样控制成本的》说明,学习邯钢经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相似文献   

18.
在"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最低工资与社平工资陆续调整,新《个人所得税法》及《社会保险法》相继颁布实施,《工资条例》、《劳务派遣条例》等又箭在弦上,新中国史无前例的人力成本高涨时代已经来临。作为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的"发动机",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也正面临重要变革。如何利用有限的薪资预算,寻求企业经营成本、经营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如何合法运用薪资的杠杆作用来促进人事管理、提升员工绩效?全球化的薪资体系究竟如何适应中国本土复杂的法律环境?如何筹划工资、社保、税收,既能帮助企业有效控制人力成本及法律风险,又能实现员工招聘、留用的战略目标,实现双赢……以上种种涉及企业人力成本控制的课题,必将成为未来三至五年中国企业的普遍课题。  相似文献   

19.
<正> 改制成本支付,本质上是为了在补偿过去、凝聚未来之间架起一道资本的桥梁。前一段时间,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企业研究所召开的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与重组调研成果发布暨政策研讨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邵宁指出,国企改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改制成本问题,就国企改制企业员工身份置换而言,全国大约需要8000亿~10000亿元。近万亿改制成本已成为我国国企改制的最大拦路虎!要顺利推进同企改制,解决成本支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企业家》2013年第14期特写《数据镶金"小时代》《小时代2》提前到8月9日上映,意味着围绕这部"国内首部青少年现象级粉丝电影"的口水战还将继续。对电影的批评比《小时代》本身精彩得多,比如编剧史航连发数条微博,称《小时代》"慢镜头蛮多,常感觉自己在看一圈回转寿司",而影片"没出现一个演技派,大家水准一般齐"。而周黎明和郭敬明的论战剑拔弩张锋芒毕露,《小时代》是否教唆少女当二奶和小三的话题,倒是比影片本身更具时代气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