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药价虚高,医药物流不畅,连锁经营困难重重是横在医药界面前的“三怪”。 一怪:药价虚高几十倍 近半年来,有关药价虚高的问题屡见报端。百姓一提起只有摇头。据了解,随着药价的不断“雪崩”和“平价药店抢滩市场”,使得人们对药价的虚高更加关注。  相似文献   

2.
药品价格。涉及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药价虚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诚然。我国药价虚高问题形成的原因较为复杂。牵涉的方方面面较多。解决的难度较大。但无论从哪方面看。这一问题都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3.
李克芳 《改革与战略》2011,27(12):51-53,111
我国药品营销渠道相对落后,使得药价虚高。要降低渠道成本,增强医药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重点要从管理观念创新、渠道的制度创新、渠道主体创新、流通手段创新等方面来改进药品营销渠道。  相似文献   

4.
谈资     
《走向世界》2010,(18):15-15
天价药源于政府定价虚高。 ——广东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谁是“暴利药”的幕后推手?不少网友把矛头指向医院,认为是医生“收回扣”推高药价:也有人指责药品集中招标,不能有效挤掉药价水分。  相似文献   

5.
张二华 《黑河学刊》2007,53(1):27-29
我国目前的医院结构体系,在价格管制没有真正改变医院的市场主体地位的条件下,导致了我国医疗市场的寡头竞争结构的形成。医院寡头竞争均衡利润的存在,是药价虚高得以产生的根本原因;而医疗腐败也正是医院、医生、药品供应商以及患者对医院寡头竞争的均衡利润进行合谋寻租的行为。所以,在医疗市场上引入竞争机制以改变医疗市场的寡头竞争结构是解决药价虚高和医疗腐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以药养医”的体制使医院同时扮演着“天使”与“魔鬼”的双重角色,而药价虚高早已为百姓所深恶痛绝。发改委药品降价和卫生部取消医院药品加价的两条消息传出后,随即得到老百姓的热烈欢迎,但对于制药企业、医院来说却是一记致命的重拳。  相似文献   

7.
《宁波经济》2005,(7):23-23
国家发改委即将出台我国最大幅度药品降价方案。此次降低药价的目的是尽量挤压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这些中间环节的虚高价格,既保障医药企业的合理利润,又让老百姓从降价中获得更多实惠。因此,与以往历次药品降价不同,这次降低的价格是患者从医院拿到的终端药价,而不是制药企业的药品出厂价。这是否意味着消费者就能从降价中获得实惠呢?  相似文献   

8.
一、改革药品流通体制,降低虚高药价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是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看病贵让百姓不能负重,部分药品虽然几次降价,但群众并无实惠利益。药品流通环节是药品价格虚高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9.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特区经济》2004,(10):186-187
<正>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自1999年试点运行以来,对降低虚高药价、维护市场秩序起到一定的成效,逐渐成为我国药品流通的主流模式。然而,这一制度自实施之日起就受到了社会各界多方面的质疑。近来,药品集中招标更连续两次遭到地方性医药行业协会的联合倡停,这值得我们深思。 一、药品采购的制度变迁:从分散到集中 我国的药品采购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分散到集中的发展历程,在分散药品采购体制下,药品价格非常高昂。究其原因:其一,我国国营医疗单位垄断地位的长期存在,药品厂商必须以医疗单位为主要的销售渠道,如果这一渠道不能打通,药品商的利润就无  相似文献   

10.
如果对药品价格进行管理的初衷在于压缩虚高药价、惠及百姓的话,那么仅仅从医药企业着手进行"压缩"则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1,(30):3-5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打压虚高药价的同时,药监局最近放出消息,要对低价中标的基本药物进行质量检查。在"降价令"和"质检令"的双重作用下,医药企业面临怎样的境遇,又将作出怎样的选择呢?本文对此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近来,为了解决药品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导致的药价虚高问题,不少人建议重新回到由政府统一定价、统一销售的药品专卖政策。本文通过药品购销领域厂商与医院、厂商与政府的两个博弈模型,得出药品政府专卖政策虽然能降低药品销售成本但不利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结论,并对博弈结果的深层内涵及政策建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奕 《科学决策》2007,(7):43-44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药价虚高一直困扰着我国,不断增长的药品费用使患者和社会背负着沉重的经济压力。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调整心脑血管等10类354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这是自1998年国家发改委进行的第21次药品降价。然而,多数老百姓对药价降低的消息反应冷淡,因为此前的20次降价并未给他们带来真正实惠。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我国人口占世界的22%,但医疗卫生资源仅占世界的2%。就这仅有的2%的医疗资源的80%都集中在城市,而在城市中又有80%的资源集中在大医院,加之我国的医疗体制和机制存在弊端,市场化使得医院的公益性色彩明显弱化,投入不足、药价虚高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等,导致了社会普遍抱怨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此,东北医疗  相似文献   

15.
从1997年至今国家发改委共发布了24次药品降价令,目前列入中央政府定价目录的药品共1500种左右,其中约1300种药品价格进行了调整,占86.7%,余下的仅有200余种,约占总数的13.3%。但药价虚高,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6.
姚杰 《西部论丛》2006,(8):56-57
经过近十年、十余次的药品降价后,药价虚高、人们医疗负担沉重的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反而使医患矛盾愈发突出。去年,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的研究成果表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基本是不成功的。这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目前医疗制度改革的怀疑与不满。尤其是黑龙江天价药费事件曝光后,舆论对药品、药费、医疗制度改革的声讨空前高涨。这一切,都迫使国家行政部门对目前的医疗、医药制度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药品价格将有效地保证人民大众对医药的需求,从而提高健康水平,而对药品价格进行科学有效的政府管制,是考验政府管理水平,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手段之一.要破解我国药价虚高问题,必须在药价的政府管制中采取新的思维策略,从废除药品价格加成管制政策,重新建立新的价格管制机制,提高政府药品定价的科学性,建立药品政府定价的动态调整机制,严厉打击医药购销活动中的商业贿赂行为等方面进行化解.  相似文献   

18.
20次降价撼不动坚挺药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遏制药价虚高现象,医药行业进入了政策降价的密集期。今年8月底。发改委再次决定对99种抗微生物药品的零售价格进行调整,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为30%,降价金额为43亿元。但药品降价了,降价药品却不见了,这让人再次对药品降价政策的实际效果产生了怀疑。[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子非 《中国招标》2006,(4):11-12
看病越来越贵,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药品价格虚高为何依旧存在,药品价格整体未降反升该归咎何因?近期宁夏药品采购改革再次引发大众关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究竟有没有作用?是招标制度的不完善?还是执行政策走样?我们如何走出药品采购当下的困局?  相似文献   

20.
由于医疗市场的腐败所造成的药价虚高,让我们痛心疾首了许多年了,国家在这件事上,也伤透了脑筋。2002年,中国医药市场上一批打着“比核定零售价平均降低45%”横幅的民营药店横空出世,向药价暴利发起了总攻击。作为一个暴利行业,2002年中国的医药业已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