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贷款控制论     
一、从贷款控制论看传统贷款管理办法的弊端所谓贷款控制论就是通过攫取贷款质量的信息,从而分清和落实信贷人员的责任,建立起贷款管理的责任机制,强化信贷人员的责任意识。它是以闭环控制模型为基本运作方式,即司控主体为上一级银行,输入内容包括信贷人员、信贷管理制度、办法、信贷资金。受控系统为下一级银行的贷款放、管、收过程,输出的内容为贷款质量,贷款质量再通过反馈回落将信息反馈至司控主体。以强调贷款质量的信息反馈。这一点正是传统信贷管理办法的严重缺陷。传统信贷管理办法,上级行对下级行的贷款质量状况一知半解,模模糊糊,缺乏应有的定性定量分析,以致信贷人员职责不清、责任不明,贷款管好管坏一个样。信贷工作责任制形同虚设或付诸炳如。对于质量和责任这两个核心问题,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具体表现为"四个不清"。  相似文献   

2.
《金融研究》1990,(3):26-30
一、现状与问题农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以来已经历了10个春秋。在这10年里,农业银行信贷资产的经营管理在广度和深度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信贷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应该十分清醒地意识到,农行信贷管理尚处于粗浅的层次上,表现在:(1)管理不精细,一般地只局限在贷款的总量控制等宏观管理上;(2)管理的出发点和归缩不明确,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和扩大银行自身的利益首尾不能兼顾;(3)虽然制定的各种信贷制度不少,但是缺乏实施这些制度的制度,尤其缺少信贷资金安全性和风险性管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聂永忠 《金融论坛》2000,5(8):37-42
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外商业银行信贷决策管理机制的一般模式--个人贷款负责制和共同决策制,然后对我国目前国有银行的一般信贷决策体系及其存在的缺陷进行了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在既有的国有金融产权及基本组织体系的前提下,完善其内部信贷决策机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包括:(1)在全行总体上实行"共同决策体制"的框架下,对部分零售业务推行"个人贷款责任制";(2)在目前各级信贷审查委员会的基础上独立出专事信贷风险控制职能的专门机构,减少决策环节,提高决策效率;(3)从根本上建立和完善责、权、利有机统一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4)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提高信贷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行积极推进信贷管理体制的建设,包括实行审贷部门分离、规范信贷决策行为、建立主办人和主责任人制度以及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授权授信管理、加强信贷队伍建设等。通过改革,我行的信贷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并促进了我行业务经营的稳健发展,主要表现在: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增强;各项贷款有效投资,优良客户贷款占比逐年上升,信贷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信贷营销力度加大,营销手段不断创新,贷款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所好转,经营效益明显提高。但辩证地看,当前信贷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如何继续完善信贷管理体制,适应市场和业务发展的要求,是我行今后信贷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蒋兴波  杨奕 《浙江金融》2003,(11):46-47
信贷管理是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基础,农村信用社是合作经济范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多年来一直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其贷款利息收入和同业往来的利息收入几乎占全部收入的99%.农村信用社的信贷管理与商业银行相比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三农".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信用社自身实力的不断壮大,新的信贷管理理论也不断融入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管理中.我们认为,现阶段农村信用社信贷管理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一是资产负债管理;二是信贷人员的管理;三是信贷内控机制的管理.资产负债管理是信贷管理工作中的主要内容;信贷人员的管理是农村信用社信贷业务重要的、决定性的因素;而建立有效的信贷内控机制的管理是信贷管理工作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农业银行县支行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是支行设置工业、农业、商业若干信贷股,每个股配备2-3人,专司指标管理、贷款审批及项目前期审报工作;乡营业所配专职或兼职信贷员1-2名,具体负责贷款的发放和收回。笔者认为,现行的信贷管理体制有诸多弊端:1.信贷股负责信贷管理有许多事情管不了,营业所具体管理信贷业务但在信贷资金投向、投量上往往难以作主。权责分离,放管脱节,导致重放轻管、重放轻收现象发生,信贷管理职能弱化。2.信贷人员少而且分散,使集体审批贷款流于形式,监督机制难以真正建立。3.信贷各口在计划上“划地为牢”,项目之间难以调剂,县支行在信贷计划上对营业所留有余地,使一部分资金闲置,规模得不到充分  相似文献   

7.
文章重点探讨了县域农信社贷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研究发现,县域农信社存在信贷偏离主责主业、贷款需求减少、缺乏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不良信贷数量较多、信贷业务存在诸多问题、贷款审核委员会管理不到位、科技对信贷的支持不够等问题,主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变化、部分员工过于追求个人利益、农信社贷后管理不到位等。对此,县域农信社可通过明确市场定位、构建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体系、严格控制新增贷款质量、创新贷款管理办法、制定灵活的贷款规模监管机制、提高贷款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等方式,全方位提高贷款管理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8.
王福义 《南方金融》2002,(12):62-62
一、商业银行内部信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没有健全严格规范的信贷档案管理制度;二是现行的审贷分离机构流于形式;三是贷款"三查"制度不落实;四是贷款经办人员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对贷款的法律保护观念不强,导致有些贷款失去法律保护;五是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存在漏洞,忽视对管理者的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层农行普遍存在旧贷款沉淀多,新贷款清收难、不良贷款有逐年增长之势,严重困扰了向商业银行转轨进程。一、信贷风险的成因分析1、信贷管理体制不完善。现行信贷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1)制度不健全。在新形势下,信贷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由于没有与此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致使信贷人员处理问题时束手无策,无制度可依。(2)责任不明,对贷款发生风险损失未能与信贷人员经济利益挂钩,吃大锅饭现象严重。(3)信贷人员不足,许多基层行达不到总行提出的配备比例要求,问题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0.
<正> 今年以来,我们针对丹诏城市信用社信贷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强化管理的措施,帮助其搞活资金存量,取得一些效果。我们的做法是:一、立足查、帮、促,提高信贷工作水平丹诏城市信用社成立以来,对支持当地“两小”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办社时间较短,信贷工作基础薄弱,职工素质差,因此难免出现一些问题。今年,我们对该社信贷工作进行强化管理,采取了查、帮、促的方法,以提高其信贷管理水平。“查”:就是检查信贷工作存在问题,该社信贷工作主要问题:1、逾期贷款所占比例大;2、执行贷款“三查”制度差;3、部分贷款档案不健全;4、信贷员没有  相似文献   

11.
一、信贷管理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在加强信贷管理制度建设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从信贷管理内控制度执行情况来看,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贷款发放、审查、审批、监督机制不健全;二是贷款担保抵押不规范,使担保抵押物资有名无实。部分担保抵押物价值与贷款额差距较大,影响信贷资金安全性,效益性;三是信贷责任不落实,信贷效益与信贷决策责任人关系不大;四是贷款监测考核流于形式,导致贷款占用形态反映不真实。凡此种种,导致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以防城港市农村信用社为例,1997年全市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12.
<正>加强信贷管理是保障资金安全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我行信贷管理工作有所改善,但由于信贷人员不足,业务素质较低,跟不上业务发展,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有八个方面:一是贷款审批制度不健全;二是贷款缺乏物资保证;三是没有严格的贷款责任制;四是贷款检查制度执行不力;五是没有协同主管部门抓好贷款  相似文献   

13.
推行世界银行项目贷款管理办法,是提高信贷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河池地区农行1987年按项目管理的投资性贷款307个项目4141.9万元,在提高贷款预测准确性,保证信贷资金的效益和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①对信贷项目评估缺乏正确的认识,把它视为是获取贷款的手段,因而,评估论证工作不够深入、细致;②银行项目评估中仍处于从属地位,存在着很大的依赖性和随和性;③现有的信贷机构。人员和素质与信贷项目评估管理要求不相适应;④偏重于项目的经济指标数字测算,缺乏广泛的实际调查。  相似文献   

14.
<正> 今年是执行“八五”计划的第一年,又是全国的“质量、品种、效益年”。我们拟联系农行实际,就如何加强信贷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谈谈看法。一、加强制度建设,狠抓科学管理办法实施1、建立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回顾我行的信贷经营管理历程,分析信贷制度执行情况,比较机制完善与否,我们深刻感到:什么时候坚持了信贷的制度原则,从严治贷,则贷款失误就少,风险也小,而且贷款的社会效益和银行自身的经济效益也较好。因此,用规章制度来约束信贷人员的行为,使信贷管理逐渐地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是搞好信贷工作的重要途径。为此,应建立和完善贷款考察立项和审批、贷款按期限管理、贷款“三查”和审计、贷款到期催收和实行担保、抵押以及信贷员岗位责任制、档案资料管理制度、贷款的公开监督制度、信贷人员廉政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措施,以保证国家的金融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信贷市场的一些重大变革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完善 1.在贷款管理责任制方面,更加专业化、责任明确化、岗位相互制衡化.具体表现为建立有多种贷款责任制,如不断的建立和完善有:审贷分离制、行长负责制、贷款分级审批制、贷款授权授信制等.  相似文献   

16.
和发达地区相比,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信贷管理还存在着种种不协调和不规范的因素,这些因素从总体上制约着农信社信贷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营效益的改善.概括来讲,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信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信贷资产质量不高,贷款风险较大;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信贷资金周转缓慢;信贷人员素质有待提高,贷款操作不规范;信贷管理的外部环境没有完全理顺.  相似文献   

17.
一、农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一)来自银行体系内部原因。1、信贷管理体制的影响。信贷管理体制是管理信贷资金的制度和方法,信贷管理体制的模式及其完善程度与风险是息息相关的。管理体制的权责利不统一,贷款损失的直接承担者缺位,那么,这种信贷管理体制将成为滋生风险的温床。农业银行在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过渡过程中,在信贷风险制管理中先后实行过总量控制、额度管理、信用等级管理、贷款风险管理,以及目前的授权、授信管理,但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不完善,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许多问题,如监督力度不够,执法不严,市场秩序混乱等,从信贷体制上不能有效抑制信贷风险的产生。2、农业银行有效的内控制度未能完全发挥作用,相关环节制约薄弱。从经营机制上看,商业银行的"四自"经营方针,即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经营机制未真正建立起来,信贷经营管理中贷款质量监控和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8.
信贷管理体制不适应 现行信贷管理体制与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特点不适应.一是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高度集中的"分级授权"的信贷管理体制,全面上收基层行的信贷权限,县支行放贷受到严格控制.这种授信授权政策,对基层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形成了刚性制约,使基层行在为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上缺少直接贷款权,无法满足中小民营企业"急、频、快"的资金需求特点.二是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更多地表现为争相"锦上添花",而缺乏"雪中送炭"的主动性.大多数处于创业和启动阶段的中小民营企业,信贷资金需求尤为迫切,但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加之对信贷人员"零风险"的信贷考核机制,使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人员对贷款发放的把握过于谨慎.三是金融机构为保障贷款安全,企业申请贷款必须提供必要的担保或抵押.大多数中小民营企业很难提供银行认可的有效的担保,房地产、生产设备的评估手续繁琐,评估费用高,加大了借款人筹资成本,而金融机构也无发放信用贷款的可能.银企之间的信贷供给与需求双向操作出现梗阻.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分析不良贷款成因时,往往会找出多种原因,但总会谈到的一个原因是由于信贷管理不到位,信贷人员责任心不强,致使贷款出现问题。信贷人员缺乏责任感,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拓展业务消极,因怕承担责任而不愿主动营销;贷后管理不到位,对存量贷款疏于管理;不积极解决问题,把问题推向客观,推向历史;  相似文献   

20.
从近几年治理整顿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看,农行信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信贷决策缺乏民主化和科学化,造成某些项目贷款失误.有些主管信贷工作的领导,不熟悉科学决策程序,在调查粗糙、论证不严密的情况下,拍板发放大笔项目贷款或凭经验,看党政领导眼色行事,导致上百万元、几百万元项目贷款失误不乏其例.有些贷款项目,在经营行和主办单位都没有参与调查论证其可行性的情况下,上级行便下令发放贷款,给信贷管理工作增加了难度.二、信贷资金财政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主要是把银行的信贷资金变成无偿性长期占用.就钦州地区的情况看,主要表现有四:一是由于地方利益驱动,政府迫使银行发放一些高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