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了优化铁路资源配置,提高整个集疏运系统的能力。通过阐述重载煤运专线集疏运系统能力协调原则,在分析重载煤运专线集疏运系统相关理论和能力协调的基础上,以神华重载煤运专线集疏运系统为例,从集运、运输、疏运3个子系统能力方面,探讨神华重载煤运专线集疏运系统能力协调,构建重载煤运专线集疏运系统能力协调度模型,提出协调度等级划分方案,对其集疏运系统能力的协调性进行分析,找出集疏运系统能力限制因素,为优化重载铁路集疏运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选用我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13省(区市)2011—2020年的数据,从交通运输、绿色经济与科技创新3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复合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的基础上,通过Moran’s I指数对协调发展水平进行空间自相关性测度,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探究。分析结果显示,3个区域协调发展水平集中于[0.4,0.8]之间且整体趋于下降,华北地区协调发展水平最高,东北地区次之,西北地区最低;Moran’s I指数由0.395波动降至0.293,表明3个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存在空间集聚状态但空间自相关性呈减弱态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生产总值与耦合协调度呈负相关,企业R&D经费投入、地方财政教育支出与耦合协调度呈正相关。最后,根据上述结论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时序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该复合系统进行效率评价。选取社会固定资产、交通运输业就业人数作为输入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等级公路里程增加值和货运量作为输出指标,构建反映区域交通运输与经济复合系统运营效率的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时序DEA的评价模型。通过对17省复合系统的算例分析,得出内蒙古、江苏、安徽、山东和广东为DEA有效省份,针对其他未处于综合前沿面上的无效省份,分析内部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1.引言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以四川省2001~2018年之间的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数据为基础,构建评价交通运输和经济发展指数的指标体系,运用ARIMA插补法对在时间序列上存在部分缺失的指标进行缺失值填充,得到2001~2018年间完整的数据集,通过对2001~2018年的交通运输与经济耦合度、协调度和耦合协调度进行定量计算,判断二者间的协调发展程度,为后续二者的协调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系统相关性与协调性定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两个系统,两者之间只有形成一种动态平衡协调关系,才能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利用相关性分析与灰色关联度模型对铁路运输与河南省区域经济两个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对于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运用多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进行数学建模分析。通过运用多种量化工具,分析结果表明,铁路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相关性极高,应加强铁路运输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根据上述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京沪运输通道-经济带系统协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带的形成需要运输通道的完善,而运输通道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带的支撑,两者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紧密关系,构成一个具有非线性关系的复杂系统.在分析、定义运输通道一经济带系统协调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不同于其他协调度模型的组合模型.通过京沪运输通道一经济带系统协调度的实例分析,证明这一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集装箱铁水联运是交通运输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通过阐述发达国家和我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现状,根据协同理论,提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构成机理,着重分析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层次,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方面提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的整体功能不是单个子系统功能相加之和,而是需要通过系统要素的重新组合或合并,达到系统内及与系统相关的资源的合理配置。在此基础上,研究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协同理论特征,针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要素运作过程,给出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集疏运协同演化方程,探析集装箱铁水联运集疏运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之间协同作业重要性和协同作业过程,对集装箱铁水联运系统集疏运协同演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编组站能力与运行图能力的协调是一个动态的点线能力协调过程.根据不均衡运输条件下的点图能力特点,设置状态随机变量,对编组站的到解、编组和出发3个作业子系统的动态作业过程进行描述.根据3个子系统的车流接续关系,推导出点图能力协调的状态转移方程,并给出系统协调的约束条件,用协调度定量描述点图系统的动态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9.
交通运输对物流的发展具有支撑作用,而综合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研究综合运输和物流系统之间的协调性尤为重要。综合利用二维灰色动态协调模型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综合运输系统与物流系统之间的发展关系,分析成都市综合运输和物流系统结构和数量的协调,通过协调性的分析提出成都市综合运输和物流系统发展协调的关键在于铁路货运量、铁路周转量和公路货运量这3个因素,从而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道路客运安全的行业管理是从道路客运业的长远利益和整体最优出发,以客运安全生产为目标,通过在源头上制定行业规范、标准等约束性条件,在过程中实行生产安全监督,协调客运系统内各层次子系统间的关系,处理客运系统与外部环境间的相互影响,保障与提高客运系统的可靠性,促进客运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1.
针对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问题,以枢纽内设施能力利用匹配度指标、列车作业组织协调度指标、城市交通接驳适应度指标的耦合计算值定义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指标,根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计算模型,并结合熵权法求解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以沈阳铁路枢纽2018年、2019年运行图为例对给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能力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和优化问题,提升运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体验,为方案比选及预先研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问题,以枢纽内设施能力利用匹配度指标、列车作业组织协调度指标、城市交通接驳适应度指标的耦合计算值定义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指标,根据耦合度理论构建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计算模型,并结合熵权法求解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协调度。以沈阳铁路枢纽2018年、2019年运行图为例对给出的评价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改进优劣解距离法的能力利用协调度评价模型可以有效解决枢纽内多个客运站能力利用评价和优化问题,提升运力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闲置、满足旅客高品质出行体验,为方案比选及预先研判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分析在多种交通方式存在情况下乘客的交通选择行为,并基于随机效用理论和层次分析法构造了综合运输体系下客运结构合理配置模型及算法。考虑到我国现阶段收入水平是影响旅客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将旅客划分为4类,并计算分析得到各类旅客的出行选择结果。该模型可用于客运市场份额预测,为优化配置交通运输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效的低碳交通系统是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京津冀区域现行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与能源规划相分离,不能准确地指导区域低碳交通建设。采用平衡计分卡(BSC)模型和关键绩效指标(KPI)方法建立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四维平衡计分卡的基础上,添加环境与能源维度,构建区域低碳交通五维平衡计分卡。依据指标设计支持可持续发展、平衡性和利益相关者价值导向原则,设计区域低碳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应用关键绩效指标方法筛选关键指标,并确定各指标的关键成功因素。京津冀区域低碳交通指标体系能够将地区交通规划、能源规划与实际评估工作紧密结合,实现对区域低碳交通建设的跟踪监测与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铁路与公路运输在现代物流中的协调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以1990-2004年间中国公路、铁路运输的相关数据作为输入和输出指标,并将数据进行标准化和综合化处理,利用DEA模型,用LINGGO编制线性规划求解程序,计算协调发展程度。计算结果表明,公路运输与铁路运输之间协调性随着年份的推移有良好的发展趋势,但在此期间内也有少量波动,反映出国家公路与铁路运输的发展程度及趋势。  相似文献   

16.
路局调度所是直通运输方案实施者,是路企直通运输这一新的组织模式效率和效益的源头。为促进直通运输步入有序化、正常化、规范化,需要加强联合调度模式研究,创新信息整合、流程再造、作业组织、联劳协作、调度指挥等,确保直通运输组织稳中求进,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选取了能够表征两者发展的时间序列变量,运用协同学理论,构建了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发展关系的协同度量化模型,对近18年来两者的综合发展水平、协调度及协同度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客观全面地评价铁路集装箱运输和社会经济耦合因素协同发展水平和状态,表明铁路集装箱运输发展和社会经济增长两者密切相关,二者在互动中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在可行性分析中测算了此项改革对交通运输企业税收负担和对财政收入、税收征管的影响,得出交通运输业改征增值税十分必要但目前并不可行的结论,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用最优化理论确定铁路保价运输赔付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最优化理论对铁路保价运输赔付率的确定进行研究,通过对有关因素的分析与数学模型的建立,求出不同最优控制指标情况下的目标函数。选用最大值原理对最优赔付率进行数学推导,从而得出不同目标下的最优赔付率。为铁路保价运输赔付率的计算和制定保价运输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基于PLS的铁路行包运量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阐述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的建模原理与求解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铁路行包运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利用2004年有关生产统计数据及影响因素的统计数据,建立了铁路行包运量预测PLS回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精度基本符合实际要求。该模型已应用于铁路行包运输“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