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矛盾 (一)市场化与政策市的矛盾 股市是市场经济中最市场化的一个部分,按道理讲,股市的发展方向应当是市场化,但在我国“政策市”这个概念自我国股市诞生以来就没有下过历史的舞台。“政策市”是指利用政策来影响股指的涨跌,政策的操作和影响对象很明确,那就是股票指数。政策市在本质上是对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违背。我国股市过去长期历尽磨难,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行政权力对市场运行与发展的过分干预和控制。  相似文献   

2.
股票市场价格的频繁波动是股票市场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而政府政策的频繁干预是导致我国股市异常波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将我国近年来所发生的与股市有关的重大政策事件作为政策干预变量引入ARCH类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股价波动受政策因素的影响显著。为了规避我国股市政策性风险,必须转变政府在股市中的地位,调整股市的功能,完善股市的自律监管和信息披露机制等,保证我国股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新特征——来自QFII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股市历来对政策具有强烈的敏感性。本以“QFII出台会引起股市短期内强烈波动”为假设,通过构建QFII指数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干预分析模型和ARCH族模型检验,并没有发现预期的市场反应。在此基础上,作从横向和纵向细分了股市各期“利好”政策,提出“中国股市‘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和“‘政策效应’激发务件发生改变”的结论,并据此拟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股市"政策效应"新特征--来自QFⅡ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股市历来对政策具有强烈的敏感性.本文以"QFⅡ出台会引起股市短期内强烈波动"为假设,通过构建QFⅡ指数时间序列、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干预分析模型和ARCH族模型检验,并没有发现预期的市场反应.在此基础上,作者从横向和纵向细分了股市各期"利好"政策,提出"中国股市‘政策效应'逐步减弱"和"‘政策效应'激发条件发生改变"的结论,并据此拟订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股票市场的实践表明,股市政策的实施会对股票市场价格波动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实际上就是股票市场的"政策效应"。将中国近年来所发生的与股市相关的重大政策事件作为政策干预变量引入EGARCH模型,对深交所股价波动进行了实证分析。表明政策因素对中国股价波动影响显著,最后提出了规避股市政策性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已有的事后评价标准主要通过政策出台前后市场超额收益变化来判断,而鲜有对政策出台前后市场波动率的判断,由于降低股市波动率是我国政府监管政策的一个主要目标,本文还对政策出台前后的股市波动率进行了评价.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仅仅使用事件研究法,容易使人认为我国政府的监管政策是有效的,而事实上,这一结论恰恰表明我国股市的政策市特征;而从本文三次事件前后波动率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政府股市稳定目标并没有实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股市A股估值过高的危害、诱因与化解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A股高估值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股市功能认识上政府的实用主义态度诱发的,政策目标的错位使得股市政策存在功利化倾向.因此,要化解A股高估值困境,关键是要明确股市立市宗旨,并运用市场化手段疏导股市供求关系.  相似文献   

8.
市场政策旨在直接保障市场运行和提高市场效率,它联接着宏观控制和微观经济活动。竞争政策是针对人为壁垒垄断下竞争不足与完全竞争下竞争过度的恶果而采取的一种行政干预措施;价格政策一般适用于存在自然壁垒垄断或存在完全竞争缺陷的行业;实物政策是政府对特定产品的生产规模或市场流向进行直接控制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我国股市中政府与投资者的行为博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乔桂明  詹宇波 《财经研究》2002,28(12):19-23
中国股票市场自建立至今,已经历了多次大幅震荡。由于中国股市的建立是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且政府集上市公司股权的主要所有者和市场管理者于一身的特殊身份,造成了政府要同时承担发展和监管股市的双重职能,因此“政策市”效应成为影响股市波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其作用过程是政府与投资者之间进行一场信号博弈。本文通过对该博弈进行的分析,揭示了政策效应在我国股票市场上的作用机理。并根据所做的分析,对政策效应主导下的股票市场的效率做出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一、本文研究背景和思路 “政策市”应从两方面来定义:一是指政府利用政策来影响股市而出现的股市涨跌现象,政策的操作和影响对象很明确,就是股票指数;二是指股市运行状况主要受政府政策的影响。从这个定义来看,我国股市是“政策市”。  相似文献   

11.
《资本市场》2002,(9):14-17
<正> 由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与南方证券公司共同组成的课题组前不久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对我国经济周期、政策周期、股市周期互动关系的研究。其主持人为中央财经大学的贺强教授。该课题通过对股市的牛熊更替、政策的松紧变化及经济增长的波动,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抽象出股市周期、政策周期和经济周期的运行特征,然后将重点放在三个周期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上,从而对认识现实股市运行的特点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该课题通过对三周期互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以期实现以下目标: 1.合理预测未来经济走势; 2.合理预测未来政策走势; 3.合理预测中长期股市趋势; 4.为宏观调控者制定政策提供依  相似文献   

12.
中国股市政策市中的正反馈交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颖  何小锋 《经济经纬》2005,(2):144-147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但我国政策市的政策效率低下,国家宏观政策与预期效果相差甚远,股市上非理性投资者对政策反应的情绪作用被放大,从而导致了宏观政策出台后,股市的更加不稳定。  相似文献   

13.
宏观政策对我国股市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7  
本文首先对股市的政策指标进行分类 ,即分为中长期的连续性政策和短期性的离散政策事件。对于连续性政策指标 ,我们采取回归分析技术 ,构建政策综合指标曲线 ,进而分析连续性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对于离散的政策事件 ,则采取专门的事件研究方法 ,分析该类政策变量对股市的冲击大小。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的连续性政策与我国股市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其解释程度较小 ;股市运行受短期性的政策事件影响较大 ,但政策事件对股市冲击作用在逐步弱化 ,股市政策调控趋于成熟。  相似文献   

14.
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体系设计——基于中国实践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实践,对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主体、对象以及政策工具等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结论是:(1)尽管面临缺乏理论依据、缺少国际经验、缺乏可行的政策工具以及土地市场的区域性导致传导机制不顺畅等困难,但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是适应中国现实的"次优选择";(2)土地宏观调控的目标应明确为重点保障宏观经济长期增长;(3)土地宏观调控的政策工具有供地政策、土地规划、土地税收、土地价格、土地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行政手段等;(4)供地政策可作为土地宏观调控政策的核心,长期来看则可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并尽量减少价格管制和行政手段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股市是个政策市,其中的政策有宏观政策和股市政策之分,股市政策能决定股指的短期涨跌,但改变不了受宏观政策制约的长期趋势。所以我们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国家的宏观政策上。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上海股票市场1997年至2010年为研究样本,将政策事件具体细分为九类,建立包含各类政策事件变量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政策事件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并通过计算各类政策对股市的冲击力度深入剖析政策事件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和市场消化政策冲击的能力,为政府出台政策提供支持。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计量模型较好地模拟了政策事件对中国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政策事件对股票市场波动的影响幅度不同,在2007年大牛市和2010年股市低迷的情况下,政策力度的执行水平具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中国股票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初建立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然而在这一过程中股市大起大落,牛熊市反复无常。综观中国股市每次大的起伏的背后,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闪现着政策推波助澜的影子。因此,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研究政策因素对股价波动的影响,有助于了解中国股票市场整体价格波动的规律,可以为政府规范和发展中国股票市场提供政策的基础,也可以为股市参与者投资(或投机)策略的制定、实现盈利目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群 《经济与管理》2008,22(9):66-70
中国股市泡沫的出现主要是基于四个方面:市场的非完全有效性、缺乏有效的红利分配、政策干预严重和缺乏做空机制。在股权分置改革后,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可依据Q值的大小,通过企业市场市值和重置资本的调整,使得Q值维持在合理的水平,抑制泡沫的膨胀。  相似文献   

19.
股权特征是公司治理和控制权配置的基础,会计系统是公司治理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股权特征会对其会计政策选择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文章选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政策为代表对两者之间关系进行探讨。选取2007—2017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高管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以及实际控制人五个维度考察了股权特征对资产减值计提政策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资产减值计提之间的关系呈N型;大股东之间制衡程度越高,资产减值的计提比例越高,中小股东对大股东制衡程度与资产减值计提同样呈正相关;高管持股与资产减值计提呈负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对资产减值计提比例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当实际控制人为国企时,公司倾向于计提较高比例的资产减值准备。这些结论为研究企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等会计政策的影响因素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0.
秦振华 《经济论坛》2009,(12):37-38
本文针对进入“十一五”期间涨跌起伏的中国股市,结合中国股市的发展特点,从经济干预、法律干预和行政干预三个方面分析了政府干预和管理证券市场的一般性做法,并提出了完善政府干预和管理证券市场相关机制的若干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