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要从过去的"扩张型"演化为"双稳健型",即由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组合向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转变.在双稳健的政策下,我国就业如何进一步拓展,首先要对当前的失业问题和中国经济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九五”末期,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呈现出积极的变化:2000年经济增长率止跌回升,达8%,国内生产总值达8.9万亿元,首次突破了1万亿美元大关,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长加快,社会需求进一步回升,结构调整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据此有的学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已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应转向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要任务的,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笔认为当前经济发展的内因并没有发生质变,因此现阶段仍要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能功亏一篑。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济信息》2005,(2):36-39
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我国2005年将实施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双稳健”组合.会议明确提出:“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必须合理确定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继续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过快增长。”这标志着.1998年以来“稳中求进”的宏观调控目标及与之相对应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的组合已结束使命.“进中求稳”成为新的调控目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货币政策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面对世界经济增幅下滑、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局面,扩大内需任务很重,货币政策必将扮演重要角色.去年底中央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02年我国将继续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我们认为,在同样稳健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其内容应有很大的不同,鉴于目前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未来经济环境的判断,货币政策在稳健的大前提下有必要作出适当的调整,应该更加积极些,为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全面回升,通货膨胀的压力凸显。在此背景下,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12年中央明确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随着中央银行数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及加息,以及银监局出台新的监管标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雪上加霜。本文以中山市中小企业为例,分析如何在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突破中小企业融资困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对中山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的巨轮终于行进到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关口,呈现出新常态。此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闭幕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会议所确定的新年度经济工作任务和方针,不仅将影响中国经济的走势,也必将对世界经济大趋势产生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2015年货币政策定下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而此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明确指出,新的一年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7.
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下的政策工具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宏观经济模型与政策工具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了1997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和政策变量的使用,认为1997年以来我国实施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属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同时在分析了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状况及2004年加强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运行状况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必然性,并对稳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涵义及政策工具的选择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国债作为三大财政政策工具之一,在我国1998年开始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中起到了弥补赤字、筹集建设资金、扩大内需的作用。2004年我国宏观经济出现了转机,稳健财政政策被提上日程,2007年继续实行"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新形势下国债的功能应再定位于经济结构调整、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金融资产功能。  相似文献   

9.
银行资产质量与信贷结构有关,银行信贷结构是否优化与国家财政货币政策有关,财政货币政策与经济形势有关。因此,银行信贷政策一定要紧密结合且充分考虑当时的国家财政货币政策。目前我国是"积极+稳健"财政货币政策,那么与之适应的银行信贷政策是什么?这是银行业必须认真思考与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11.
这是十年之后,我国宏观调控再一次出现“积极财政政策“。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从2004年始,我国实行“双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之后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8年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今年下半年,国际经济形势风云突变,  相似文献   

12.
中央提出,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从实证的角度看,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尺度的控制并不容易;紧缩的货币政策的时点也很难把握。如何实施既不“紧缩”又不“宽松”的“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在经济增长和控制通胀之间的寻求货币政策的平衡更不是容易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稳健的货币政策是防止金融危机生成的重要保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我国金融安全网建设的必然结果,制度创新是加强我国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98年以来,面对国民经济增长出现下滑态势,我国宏观调控先后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市场需求不足条件下,其局限也是很明显的。这就必须注意发挥证券市场所特有的功能,始能实现主客体的最佳结合。这是新形势下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特点。本文将着重就买方市场条件l‘的宏观调控机制进行论述。稳健的货币政策1998年,中央银行根据不断变化了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对货币政策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即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所谓实行适当的货币政策或稳健的货币政策,就是在坚持贷款条件、防范…  相似文献   

15.
秦宁 《华东经济管理》2004,18(5):156-158
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逐渐淡出,稳健的货币政策吸引了众多关注,作为货币政策的日常操作工具———公开市场业务已成为观察货币政策走向的风向标。市场已注意到,央行越来越注重发挥公开市场业务引导利率的作用,其在金融市场上对有价证券等的公开买卖,向市场发出利率走向的信号,其  相似文献   

16.
从1月21日结束的央行年度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央行货币政策将紧紧围绕抑制流动性这一主题,继续执行稳健货币政策,协调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并提出了广义货币(M2)增长16%的调控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完善金融监管和服务,取得突出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2003年,宜在保持货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保持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水平的稳定;进行金融结构改革,解决中小企业、农村地区贷款难问题,引导资金合理流向;完善货币市场,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积极有效发展资本市场,广开投资渠道。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 ,提出了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实行稳健货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决定,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之后,再现“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  相似文献   

20.
实施稳健财政政策重在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到“稳健”三年来,宏观调控初见成效,但目前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收入差别明显、价格不均衡、财税政策的不完善和结构失衡。因此,2008年财政政策在总体“稳健”前提下更应注重结构调整,应加大政府转移支出的力度,优化经济结构;继续完善税制,促进经济增长;推进公共财政建设,关注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