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沈阳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时序数据及沈阳市康平县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的截面数据,对沈阳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估计其需求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及需求教育弹性。估计结果明显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研究结果,建议沈阳市应根据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水价偏低、收入弹性较大的实际,同时考虑到居民的承受力,调高水价时采用递增的阶梯式水价或补贴低收入用水户等政策,合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到负的需求教育弹性,加强对居民的节水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可靠的生活用水的提供。本文利用抽样调查数据对农村村级生活用水投资状况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表明,村一级组织和农民自己负担了他们生活用水投资的很大一部分。同时,研究还表明上级政府(乡镇政府及乡镇以上政府)的生活用水投资策略还是侧重于改善和提高不发达地区农民的饮用水设施。随着农村税费和农业税减免等改革措施的推行,为了保障农村生活用水投资的持续增长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需要各级政府在今后进一步加大农村饮用水的投资力度。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2011年水利普查的截面数据以及2002—2011年的面板数据,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的影响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人均用水量偏低,水价对江苏省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仍未形成硬性约束;人均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用水需求的重要影响因素;农村居民家庭人口规模对生活用水存在规模效应;而由于农村居民住宅类型的特点,使得人均住房面积对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需求影响不显著;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发挥水价杠杆作用的同时,还需增强居民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4.
使用1998—2014年西北地区5省(区)的数据,基于LMDI方法分解分析5省(区)之间用水量和用水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将用水量差异分解为强度效应、结构效应、收入效应和人口效应,用水强度差异分解为强度效应和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8年和2014年西北5省用水量差异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异质性;1998年用水强度差异主要来源于产业用水强度的差异,而2014年产业结构差异对用水强度差异的贡献有所增加,产业用水强度差异的贡献缩小。省份用水量与用水强度差异的影响因素异质性也表明各省份缩小用水量和用水强度差异需要贯彻执行有差异化的水资源政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时空差异、脱钩特征及驱动因素,为中国种植业低碳化可持续发展以及推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2001—2018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种植业农用物资投入、种植业产值等统计数据,通过IPCC碳排放系数法对种植业碳排放量进行测度,采用Tapio模型揭示中国种植业碳排放脱钩特征,并进一步运用LMDI模型探析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 (1)近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总量来趋于下降,化肥是其最主要碳源,碳排放量、碳源及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2)中国种植业碳排放脱钩类型近年来整体上呈现强脱钩,但省际差异化明显;(3)生产效率的碳排放抑制作用趋于增强,生产结构的碳排放增加效应显著,产出水平是碳排放增加的最主要驱动因素,劳动因素的碳排放增加效应趋于下降。结论 应坚持科技创新与结构优化、注重因地制宜与突出重点、着力提质增效与绿色发展,以期实现中国种植业低碳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十一五"和"十二五"时期的面板数据,运用LMDI-Tapio两阶段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经济增长与用水量脱钩状态变化,通过分解脱钩指数探究脱钩状态变化的驱动因素。对比两个时期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用水量在"十一五"期间处于弱脱钩状态,在"十二五"期间处于强脱钩状态;长江三角洲及长江中游经济区由弱脱钩转变为强脱钩状态,长江上游经济区一直处于弱脱钩状态;经济增长影响用水量的四大效应中,强度因子促进脱钩并作用增强,收入因子抑制脱钩且作用减弱,结构因子促进脱钩作用较为稳定,人口因子作用随时空变化而变化。据此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坚持政策节水、引导人口资源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重点关注用水强度与经济收入因子的脱钩贡献率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基于LMDI的三江平原地区粮食增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三江平原地区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贡献因素,为实现持续稳产高产目标提供决策依据。[方法]运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模型(LMDI),基于粮食播种面积、粮食单产两个视角,对2003—2015年三江平原地区23个县域尺度的粮食增产因素进行分解。[结果]从增产格局看,三江平原东部、北部地区增产效果优于西部、南部,且水稻增产最显著,玉米次之,大豆产量呈下降趋势; 从增产总效应看,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均呈现正向效应,但单产效应贡献量不足播种面积效应贡献量的1/3; 从分作物分效应看,播种面积效应与单产效应的贡献量均为水稻>玉米>大豆,大豆播种面积累积效应为负值。[结论]研究区粮食生产的“十二连增”是以播种面积扩大为主的外延式增产。今后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同时,加强优质高产作物品种的培育、发展精准农业、进一步提高作物单产,才是保障三江平原地区粮食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合理用水,缓解江苏省水资源短缺现象,选取2000—2020年省内三大产业用水数据,利用LMDI模型和VAR模型,从动静结合视角分解量化江苏省生产用水演变驱动因素及长期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效应是促进江苏省生产用水量增长的首要因素,但水资源消耗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弱;生产强度效应与产业结构效应分别为影响江苏省生产用水量增长的主要及次要抑制因素,短期内生产强度效应能够有效抑制生产用水量增长,但长期来看存在“反弹现象”。有效控制江苏省生产用水量增加,需弱化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大量消耗之间的强相关关系,持续推进省内产业结构向“三二一”模式转变,培养全社会节水意识,推动生产及节水技术革新,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0.
基于脱钩理论的广州市耕地消耗与经济增长总量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总量比较法的脱钩评价模式,设计耕地消耗与经济增长总量的脱钩指标及脱钩率,计算了1996-2002年广州市耕地消耗与经济增长总量的脱钩关系;研究表明,广州市耕地消耗与经济增长总量的脱钩关系极不稳定,先脱钩再耦合再脱钩再耦合;1997年、1998年和2001年的脱钩关系说明广州市在这些年份中用少于以往的耕地消耗产生了多于以往的经济财富,耕地压力大大减少,但在其它年份,两者未能实现脱钩,广州市对耕地占用的控制力度仍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1.
12.
工业是中国第二大用水户,其节水效果直接关系到中国用水总量控制目标的顺利完成。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模型(LMDI)对中国2000—2018年工业用水量历史演变的驱动因素进行分解。将情景分析法和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对2019—2030年工业用水量未来演变趋势进行多情景模拟,从而判别最优的工业节水路径。研究发现:工业用水强度下降是促进工业用水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是促进工业用水量增加的主要和次要因素,工业化水平对工业用水量演变的促增效应和促减效应均有出现;在不同情景下,工业用水量未来的分布演变趋势存在明显差异,当工业用水强度保持现状情景值,工业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保持目标情景值时,为最优的工业节水路径。提出需要大力推进工业节水改造,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优化调整工业行业结构,提高人口素质,以推动工业节水。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济增长速度和用水量增长速度,将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划分为4组,运用LMDI乘法模型将用水量变化分解为投资强度效应、投资效率效应、经济规模效应和人口规模效应。研究发现:各组及各省市自治区用水量变化及驱动效应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扩大是用水量增加的首要和次要因素,投资效率提高和投资强度下降是抑制用水量增加的首要和次要因素。因此,各省需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节水政策,提高节水意识,提升投资的绿色化,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最终完成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运用水足迹理论对广西2004—2014年水足迹账户进行核算,评估广西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并结合LMDI模型计算驱动力的贡献度,对各驱动力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西的水足迹总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农业生产水足迹占比较大;广西的用水效率逐年提高,水资源利用呈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在分解出的驱动力中,人口效应为正向驱动力,人口增加对水足迹变化的影响较小;经济效应为正向驱动力,经济增长对水足迹变化的影响最大;效率效应为逆向驱动力,贡献度仅次于经济效应,用水效率提高会使水足迹减少。 相似文献
15.
针对流域水量冲突问题,基于博弈视角建立了三阶段流域水量协调分配博弈模型,并以常德市澧水流域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对流域水量冲突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阶段一是基于个体理性的顺序博弈,处于上游的地区具有取水优势,而下游用水主体则可能不能满足其基本的用水需求,易引发冲突;阶段二引入政府调控,其节水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且能保障各地区的基本用水需求,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难达到均衡状态;阶段三实现了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通过调整市场水权交易价格和水资源税率对流域水量冲突进行协调分配。 相似文献
16.
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2015年我国各食物产品的虚拟水消费量为基础数据,从虚拟水消费量、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地域差异三方面分析我国的虚拟水消费特征。结果表明:农村居民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总量整体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则相反,且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虚拟水消费量增长幅度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的粮食虚拟水消费量高于城镇居民,动物性食物的虚拟水消费量低于城镇居民,但两者之间差距在减小;城镇居民的虚拟水消费相比农村居民更趋多元化,消费水平相对较高;各食物产品的人均虚拟水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地域差异,不同种类的食物虚拟水消费均存在地域性。 相似文献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