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水量水质模型进行动态耦合,对传统水质预测模型进行改进,以解决传统模型在流域面源污染模拟时未考虑水量对水质影响的局限,并以栅格为计算单元,将改进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用于流域非点源污染时空全过程模拟中。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水质模型,改进的水量水质耦合模型在流域总氮和总磷模拟的相对误差减少,相关系数有所提高。研究成果对于区域非点源污染可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辽河流域辽宁段水环境治理的有效性,明确水体污染随季节性的变化特征,调查分析了辽宁段水质现状,探讨了各污染物随水期的变化规律,认为工业排放的总磷是影响该区段水环境的主要来源。结合辽宁省水环境现状,提出水资源保护对策,以期为水资源管理规划和水环境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研究湿地流域水体自净污效果为目的,选取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甘州段流域水体为研究对象,开展湿地不同典型区域的水体的PH值、总氮、总磷、重金属、氨氮浓度等指标随季节变化趋势的监测与分析,通过水体净污效果指标与相对应时间的拟合曲线关系,揭示湿地区域内水体水质随月份变化趋势,可为湿地不同流域水体在不同时段的精确调控提供技术依据,提高水体净污能力和效果。此外水质指标与相对应月份的拟合曲线符合多项式函数关系,可以使用该曲线来表示甘州区湿地水体水质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本研究可以为张掖湿地以后的水质检测及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凌河流域水环境的日益恶化以及水质性缺水对流域内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分析了大凌河与小凌河流域的现状,并对流域生态带建设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了流域生态带建设的布局与功能区及建设展望。  相似文献   

5.
结合辽河流域辽宁段13个水质监测断面氨氮、总磷监测数据,对其近30a水质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辽河干流各水质监测断面氨氮和总磷均总体呈现递减变化,年递减率分别为0.05和0.03mg/l·10a,各水质监测指标总体均未通过90%的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6.
罗忠旭 《化工管理》2022,(27):36-38
南北河是文山州马关县主要出境河流之一,备受省、州、县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该流域各类环境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在南北河历年的监测中,多次出现了严重的氟化物、砷特征污染的持续超标。而氟化物、砷特征污染的持续超标也为南北河的后续治理提出了难题。文章通过2014年—2021年氟化物、砷特征污染的监测数据简要分析污染形成原因及提出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根据大凌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的月尺度数据资料,对水质时空变化特征采用PCA法与SOM网络进行研究,然后采用水质指数法综合评价了大凌河流域水质状况。研究表明:大凌河下游海洲段、西河以及牤牛河支流的富养盐水平在春冬季偏高,而大凌河下游入海口和上游部分河段的有机污染水平在春夏季偏高,大凌河流域水质总体处于较好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延安市延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地表水水质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因子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分析污染物空间分布特点以及水质监测数据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研究成果,给出了延河流域污染治理达标对策,为提高该流域水质状况和治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凌河流域对保证该流域内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其进行水质监测对保证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实际情况,以大凌河流域水质监测为例,就紫外可见光谱的水下多参数水质监测及应用情况进行了说明与分析,指出了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测定水质相关指标的有效性及准确性,以便为后期该方法的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辽宁省大凌河为研究对象,依据设计水质目标和水文条件,利用控制断面法并采用COD污染指标,以月份将水环境容量进行分配。根据大凌河污水处理现状,通过污染源调查获取了大凌河流域如何污染物总量。结果显示:大凌河朝阳段河流污染物入河量相对于水环境容量非常大,污染负荷量明显大于水环境的最大承载力。结合有关技术路线和相关研究成果,给出了大凌河流域污染综合治理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以期为提高该区域制定水质状况和治理方案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促进洨河水质的持续改善,采用水质指数法评价2016—2021年石家庄市洨河水质污染特征,对氨氮、总磷(TP)、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等主要污染物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现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洨河接纳的沿岸生活污水和农田地表径流是主要污染源。近六年来,经过综合治理,氨氮、TP和BOD5等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分别为86.1%,69.5%,76.0%,水质虽有明显提升,但仍处于污染状态,主要污染物下降幅度呈逐年收窄趋势,因此,现行治污措施存在局限性,洨河水质仍需进一步精准治理。建议“十四五”期间水利、环保部门在水质监测及数据收集上加大投入力度,更为准确地分析水质变化趋势,持续做好污染源精准管控治理,同时开展好农业生产模式调整和生活污水综合治理等工作。  相似文献   

12.
柳林河既肩负铁甲水库泄洪期间的排洪和流域内农田的排涝任务,也是铁甲灌区引鸭绿江水为补充灌溉水源的主要河道。处于感潮河段,淤积严重,需要及时清淤,分别介绍了3种不同的清淤方法,并对清淤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河北省主要入海河流的历年水质及近年来污染变化状况,以及对近岸海域可能造成的影响,利用2011—2016年的监测结果,计算了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的入海通量,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秩相关系数法等对水质和历年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河北省主要入海河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2011—2016年河北省入海河流以劣Ⅴ类水质为主,水质较差。主要污染物高锰酸盐指数和生化需氧量年均入海量在2012年有所上升,2013—2016年呈下降趋势;氨氮和化学需氧量入海量在2011—2013年有所下降,2014—2016年虽有波动,但变化趋势不明显;总磷入海量整体呈现轻微上升趋势。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总磷入海量年均分别为868.7,519.5,216.0,3 641.7,26.6 t/a。因此,加强入海河流污染的综合治理对于完成地表水及近岸海域水质目标考核乃至近岸海域污染防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太子河流域9个国控水质监测断面2000—2019年5类水质指标监测数据,对流域水质时空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污染控制措施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各监测断面COD和氨氮浓度递减趋势明显,通过90%显著检验水平,其他指标总体变化较为平稳.太子河上游断面水质总体好于下游,从上游到下游沿程水质状况逐步恶化.氨氮和COD是太子...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蓄滞洪区水体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文章以北京宋庄蓄滞洪区二期生态修复工程为研究对象。2022年4—11月,针对温榆河河道、人工湿地出水口、蓄滞洪区湖西侧和湖东侧区域水体,每月中旬,分别进行月常规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出水水质总体满足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氨氮、总磷浓度指标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研究为类似的水质修复治理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简述了大、小凌河流域水功能区划分情况,并对流域内的16个水功能区2006~2014年的水质监测资料进行了达标评价,并运用季节性Kendall检验方法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4项指标浓度变化情况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水质总体呈好转趋势,仍存在潜在风险,需加强污染防治和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皮毛硝染行业对周围地下水水质状况的影响,选取衡水大营镇11个村庄作为监测点进行水质状况调查。根据GB/T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选取相关指标进行测定,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Nemero污染指数法分析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大营镇水质主要超标项目为溶解性总固体、氟化物、COD、铬,其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2.21倍、4.77倍、5.46倍、10倍。而pH、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铁、铜、锌、铅等无明显超标现象,其中p H、硫酸盐、硝酸盐、铜、锌含量各监测点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要求的Ⅲ类水标准,但少量村庄存在氯化物、铁、铅等为Ⅳ类或Ⅴ类水标准。调查区27%的村庄水质级别为Ⅳ类,73%的村庄水质为Ⅴ类。  相似文献   

18.
在河道开展反铲式底泥疏浚的中试试验,研究该疏浚工艺对周边区域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疏浚点上游100m至下游500m的范围内,反铲式疏浚会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下游区域受影响程度高于上游区域。其中,浊度、氨氮和总氮受影响的范围最广,生化需氧量、总锌、浊度受影响的程度最高,生化需氧量和总磷受影响持续的时间最长,浊度、总氮和总锌受影响持续的时间最短。反铲式疏浚并不会改变周边水域的水质类别。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洛河近6a的水质监测资料,采用水质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北洛河水体水质变化趋势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析,对主要污染指标氨氮和化学需氧量的比值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总结,为全面、准确掌握北洛河流域水体质量提供基础资料,为有针对性地改善北洛河水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测量水质中总磷量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探讨,结合实验原理,重点阐述了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主要有:样本收集和保存中的因素探讨、实验过程中影响结果因素的探讨,旨在为相关工作人士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