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影响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能源消费与三次产业结构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发现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利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发现从短期看,三次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影响程度为正,影响大小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但是从长期看,第一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效应为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其效应为正.第二产业变动对能源消费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而第三产业的变动对能源消费的短期效应为1.3162,长期效应为0.578.  相似文献   

2.
产业结构与节能减排关系的实证分析——以内蒙古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1985~2008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建立了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模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对1990~2008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内蒙古能源消费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量有较大的正影响,而第三产业则有较大的负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85-2008年内蒙古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及能源消费量进行了协整分析,建立了能源消费的长期均衡模型及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对1990-2008年工业污染物排放量与三次产业增加值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了内蒙古能源消费量和工业三废排放量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实证分析发现,在长期第二产业对能源消耗量有较大的正影响,而第三产业则有较大的负影响,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合理优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用电结构分析表一全国及陕西省1952年~1997年主要年份产业用电构成表(%)年份陕西省全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52——85.77.819626.066.311.6197020.766.37.2198021.46...  相似文献   

5.
目前,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局限在第三产业和局部地区,对第一、第二产业的直接影响尚不明显。由于第二产业占我国全社会用电的73%,非典对全国用电增长的不利影响,不能因局部地区疫情比较严重而过分夸大。现阶段非典疫情对我国全社会用电增长的影响不大,主要体现在个别行业和局部地区。如果今年6、7月份非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则非典疫情对电力需求的影响不大,且小于对经济的影响。如果疫情年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非典疫情的影响将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延伸,从而对今年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电力需求产生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其具体划分方法是: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7.
探索三大产业发展不平衡对物流业的影响, 对促进“一带一路” 建设, 发展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三大产业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与作用机理; 运用全国数据和省际面板数据, 构建了 VAR 模型和省际面板模型并进行数理分析, 得出结论: 从全国数据看, 三大产业与物流业之间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耦合系统。三大产业的不平衡性对物流业影响不尽相同; 以“ 一带一路” 为背景的分析更具有现实意义。从省际面板数据看, 第一产业对物流业弹性系数最大的是海南, 说明第一产业对物流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产业系数最大的是甘肃, 说明地理位置及产品属性的重要性; 第三产业系数最大的是云南和贵州, 说明第三产业的发展会带动物流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尽管现在各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没有统一的口径和标准,但就其基本内容讲,第一产业是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食物;第二产业是满足人类进一步需要的产品;第三产业是满足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需要。我国过去没有采用三次产业分类的统计制度。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有必要采用这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协整检验和状态空间模型等方法对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产业结构和煤炭消费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表明两者之间有长期均衡关系,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力度要明显大于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存在产业结构到煤炭消费的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从方差分解结果可以看出,煤炭消费自身的贡献率逐步减退,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逐步提高,随后该影响逐步下降并趋于平稳。从状态空间模型来看,第一产业对煤炭消费的影响基本上负影响。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持续增长,显示出第二产业对煤炭消费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而第三产业对煤炭消费的边际影响自1986年之后呈下降趋势。这说明,煤炭消费主要还是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如果进行相应的产业调整和结构优化升级改造,那么煤炭消费量会呈现下降趋势或者增幅有所下降,有利于国家的能源消费的转型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FDI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FDI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工业推动了东北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促进了东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刑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于对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虽然东北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但FDI对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牵引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下岗人员再就业是经济体制转轨中必然出现的劳动力重组现象,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所付出的改革成本。因此,应高度重视这一经济社会系统工程,千方百计加以解决,下面就如何解决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纵观技术革命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我们不难发展,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趋势是:第一产业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持续上升。伴随着技术进步、经济的增长,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200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智能化发展对中国就业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整体上促进中国就业,在第一产业减少就业,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工资水平较高的地区和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地区,智能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创造效应不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101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从分类用电量看,全国工业用电量为36061亿千瓦时,其中,轻、重工业分别为6083亿千瓦时和29978亿千瓦时.  相似文献   

14.
郑洪  王勇 《煤炭经济研究》2002,(5):22-23,52
调整和优化西部地区经济结构 ,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的成效 ,也是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产业结构调整是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随着国家在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点向西部倾斜 ,西部地区上市公司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状况分析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表明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 ,依次是第一产业逐步降低 ,第二产业由提高到降低 ,第三产业逐步提高。以电子、信息、金融、科技服务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投资少、见效快 ,是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产业。目前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  相似文献   

15.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文章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和回归模型实证研究了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虽然山西省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种作用过于微弱;在三次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16.
信息化设施水平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把信息化设施水平作为等同于资本劳动力以外的第三大生产要素添加到C-D生产函数中,以1998~2005年数据为基础,分别研究了信息化设施水平对三大产业影响程度,研究表明:信息化设施水平对第一、第三产业的影响具有全国层次上的一致性,为正的推动作用;而信息化设施水平对第二产业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在信息设施水平低的省区,信息化设施水平对第二产业具有负的产出弹性,但在信息化设施水平高度发达的省区,信息化对第二产业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其作用远远大于信息化对第一、第三产业的作用.通过构建中国17个部门的CGE模型,本文分析了信息化设施水平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模拟发现信息化设施水平对纺织业、新型制造业的带动强劲,而对传统资源、劳动力密集型的行业带动微弱.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以湖南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业化进程的不同时期,三次产业周期波动具有自身的显著特征,它们对国民经济整体波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总体而言,自1952年以来,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的波动是国民经济整体波动最主要的推动力量;第一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明显减弱,但是,由于农业对于湖南经济发展的特殊意义及其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地位,其波动的影响力仍然不难忽视;第三产业周期波动对国民经济波动的影响程度逐渐上升.因此,保持国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促进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累计达49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其中:第一产业1013亿千瓦时,第二产业36669亿千瓦时,第三产业5690亿千瓦时,城乡居民生活6219亿千瓦时。从分类用电量看,全国工业用电量为36061亿千瓦时,其中,轻、重工业分别为6083亿千瓦时和29978亿千瓦时。全年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4572小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神黄铁路运煤专线为对象,研究其全线开通对地区产业结构的影响,试图回答新开通的铁路运煤专线在改变了煤炭资源空间配置的同时,是否改变了地区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向第二产业为主,再向第三产业为主转型的演变趋势,是否存在高耗能行业替代低耗能行业,从而形成了产业结构转型的反向驱动力。通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fference in Differences Model)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得到结论:神黄铁路运煤专线的全线开通对地区第一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地区第二产业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为2019年开通的浩吉铁路可能带来的地区宏观影响提供借鉴和参考,对国家和地区合理配置煤炭资源、理性应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产业升级必然会带有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升级特征。而第三产业的创新则会体现为生产网络组织结构的创新或者具体环节的技术升级,而这些都是“实验室”意义上的行为。因此,中国的发展方向应该是从“世界制造车间”向“世界实验室”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