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赴南非水价、水权与水市场管理及其相关政策考察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南非水利建设的考察,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非常重视水利法规建设,坚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加强水资源保护,着力解决好水环境污染问题,逐步建立完善的水价形成机制、以推进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和运用水市场、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的重要部署,推进我国水权制度建设,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和广东省水权水市场建设的实践开展调研。总结我国各地区水权交易制度建设的路径、模式和经验,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资料收集等定量研究方法,分析3个典型省份的案例,明确了建设水权交易制度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拓宽水利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提出有关省区在实践中存在过分强调政府作用、定价机制不完善、缺乏社会参与、水资源监控能力不够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健全水权交易制度、建立价格形成机制、构建多层次交易平台、构建有效监督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董力 《水利经济》2018,36(1):5-7
分析了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对水利发展的新要求;从切实做好水利与国民经济的关系研究、积极开展水资源水生态的经济问题研究、着力加强水利行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研究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水利经济研究的重点领域;明确提出加快推进水利经济研究特色智库建设,应整合优势资源、搭建宏观引领研究平台,坚持水利经济主线、积极培育特色品牌,以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深化学会改革、持续推进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4.
徐雪红 《水利经济》2006,24(1):55-57
分析太湖流域水利管理与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特殊关系剖析当前太湖流域水利管理面临的基本问题:防洪减灾能力低,水资源调控能力低,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低,流域水利管理综合水平亟待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对流域水利管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提出太湖流域水利管理在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中的战略定位:建立以区域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流域水利管理,水利管理要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促进区域一体化进程、适应区域城市化发展、顺应区域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流域“引江济太”水资源调度,促进流域新一轮治理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5.
刘冰  舒成 《水利经济》2017,35(2):59-62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呼伦贝尔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分析了呼伦贝尔市水资源开发在水生态保护、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居民饮水安全及水利管理体制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从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与治理、水利管理制度改革四个方面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模式和应对措施。在合理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解决用水需求并保障用水安全,实现呼伦贝尔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口总数多,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相比,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较低。同时,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差异较大,部分地区严重缺乏水资源,成为当地发展的短板,所以有必要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传统水利管理的关注点在于基础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而水资源治理注重水安全和社会效益。分析了水资源治理和水利管理的概念,探讨了二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基于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水利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孟建 《水利经济》2008,26(5):8-10
结合山西省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的形势和水资源现状,对经济结构调整与水利保障能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快水利保障体系建设,正确处理好经济结构调整与水利发展的关系,构建了经济结构调整中的水利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从水资源管理体制、水利资金筹措方式及水利资金管理等方面,比较中英两国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模式的异同,分析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结合中国水利事业自身特点,提出拓宽水利部的职能范围;建立以水权、水市场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的综合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加强水权建设;在财务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等相应的对策与建议,旨在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忠 《水利经济》2005,23(3):45-46
针对资阳市水利发展面临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水污染以及水土流失等问题,探讨资阳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对策,提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水思路,建立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建立水权制度和水市场,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水利工程融资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统筹城乡水利的建设与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王冠军 《水利经济》2018,36(1):20-23
分析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水利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水利供给侧改革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补齐补强水利发展短板、优化水资源配置结构、改善水利投资结构、增加生态产品有效供给、增强水利管理和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水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2009年秋季以来,云南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旱情持续了四年之久,经济社会受到了严重影响。在严重的灾害面前,云南省积极应对,高位推动、强势推进,大气魄、大手笔深化水利改革,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着力破解工程性缺水难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治水"之路。大思路。云南水资源丰富,水资源总量为221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8%,居全国第三位。但云南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水资  相似文献   

12.
浅析贵州水资源安全保障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丰水地区水资源的安全问题日渐显现。针对目前已出现的如工程型缺水、水资源浪费、制度障碍等水资源安全问题,对贵州省水资源安全保障提出了全面节流的水资源战略、水资源工程保障体系建设、以生态水为纽带的生态环境建设、以水权为核心的水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等对策建议,供有关水利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利改革的不断深化,根据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消费的需求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中央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的治水方针,提出对水的问题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下大力气解决洪涝灾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部党组提出了“要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为此,必须结合我省实际,认真研究,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提出符合云南的治水思路,采取扎实有效的举措,推进我省的水利改革与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进一步明确水务管理职能,理顺水资源管理关系,发挥体制改革优势,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提出围绕发展城市水利,建立城镇防洪体系;围绕发展环境水利,建立城乡河道水环境防治体系;围绕发展农业现代化,建立高效节水、高效农业保障体系,创新水利行业管理,努力推进水务机制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5.
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然而在我国。水资源正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局面,水质性、浪费性、资源性、工程性四大类型的缺水均有所体现。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传统水利必须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和现代水利转变。现以南京市为例对新时期下的水资源保护和利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6.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水资源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纪玉 《水利经济》2002,20(5):30-32
提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水资源的认识应该有创新性变化,要求人们用可持续发展,动态评价和开放发展的观点去认识水资源问题,从而保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实现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是我国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加快水利建设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础.目前,西部水利发展存在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土流失与水污染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防洪抗灾预警能力差等问题.在未来十年的西部大开发中,应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西部水利发展的对策,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梁敏艳 《农家之友》2009,(20):155-156
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也是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分析农业水利与农业发展的相关性、武鸣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大投资建设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灌区科学管理、发展节水型灌溉农业、推广应用工程节水技术、加强盐碱地整治、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发展措施。  相似文献   

19.
水利改革要树立产权观念和增强经营意识慕兵付荣彪“水利是农业命脉”无论是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还是每个经济建设计划年代,都把水利工程修复和建设以及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列入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项目。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水利不仅是农业命脉,也是国民经济的基...  相似文献   

20.
农村水利投资情况分析——以泰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大农村水利投入力度,既是保障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和加快水利事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江苏"两个率先"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