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静 《现代商业》2011,(27):235+233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作为被广泛使用的会计计量属性,在会计的计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稳健性是会计的计量原则,如何发挥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共同优势,找出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相互关系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基于金融危机和会计国际趋同的大背景之下,研究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及极大的必要性。本文主要从产权保护导向、公允值与会计稳健性关系以及金融危机中公允值与会计稳健性之争三个方面对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刘勇强 《商业时代》2012,(12):81-82
自从公允价值成为资产计量属性后,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备受争议。本文在探讨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概念的基础上从具体会计业务入手,分析二者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对二者之间的协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深入影响着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随着经济发展与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公允价值计量应运而生。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一直是国内、国际会计界关注的一个话题,二者与会计环境的变化紧密相关,但是所反映的会计信息存在差异。在会计实务中,将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稳健性适当的结合,对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田丽 《财经界(学术)》2014,(14):158-159
我国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运用,是由“运用到放弃”,再到“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涵义界定,并基于此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本论文搜集了我国2005年-2012年八年的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为分析基础,并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提升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我国对会计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运用,是由"运用到放弃",再到"运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涵义界定,并基于此阐述了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联系。与此同时,本论文搜集了我国2005年—2012年八年的沪深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的会计数据为分析基础,并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以提升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春晖  周扬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2):188-189
金融危机的发生,为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分析提供了新的契机。公允价值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而稳健性原则是一项传统的会计原则,要求会计人员不确认和可能的收益而确认可能的负债和损失。认为公允价值的出现是在信息质量和会计目标方面对稳健性原则的修正,并提出进一步规范公允价值运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张子莹 《北方经贸》2014,(10):132-133
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具有矛盾统一的关系,它能修正会计稳健性,但是因为其计量属性以及估计性又会影响到会计稳健性,所以会计学术界长期以来对这二者之间的权衡问题有着极大的争议。在当今时代,如何才能在保证公允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决策的同时,又兼顾会计稳定性,这是当今企业管理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让我们对公允价值产生了诸多疑虑,同时也对公允价值的稳健性表示质疑。这次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公允价值计量和会计的稳健性对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不对称会计处理方法背离。公允价值的计量成了金融危机的助推器。此次危机也使人们对会计稳健性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对公允价值带来的波动性的原因从宏观和微观上分析及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财务会计的目标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角度来探讨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对立与统一的关系,指出两者对会计信息的不同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更应该处理好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原则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1.
王曼琳 《商》2016,(5):132
本文通过对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分析和探讨,明确了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企业应正确认识公允价值确认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相互影响,合理处理二者关系,才能使切身利益得以保护,同时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危机和会计国际趋同的宏观背景下,当前主要以产权保护为逻辑主线。由于会计在稳健性在和公允价值属于矛盾双方,在实际中必须只能是相互协调作用的影响,明确产权保护、公允机制和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现有的发展形式,对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将以产权保护、公允价值和会计稳健性的特点为研究点,对彼此间的制约关系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同时也造成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波动,对会计盈余的稳健性造成影响。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2007年半年报和2008年半年报的具体分析,指出了公允价值对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产生的影响,同时认为会计盈余的稳健性是公允价值应用过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公允价值计量对于或有收益以及或有资产的确认,使其与传统会计理论中的稳健性理念产生了一定的冲突。本文将就公允价值计量与会计稳健性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协调二者的冲突,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为可以信赖、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会计稳健性的定义和对会计稳健性的争论,接着分析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并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资本成本、提高投资效率等方面论证了后危机时期应用会计稳健性的必要性,最后,文章探讨了未来在我国应用会计稳健性的途径,包括从规范层面上协调会计稳健性与公允价值,从企业层面上用观念和制度推动稳健性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冯园园 《中国市场》2012,(52):79-80
公允价值会计将未实现利得盈余化,势必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盈余信息质量造成影响,本文中笔者从公允价值波动处理应遵循的稳健性原则出发,通过对当前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以期更好的实现公允价值会计的健全。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如何权衡公允价值会计与会计稳健性一直存在争议,这种争议随着公允价值会计在会计国际趋同背景下的广泛运用而逐渐升温。对于二者的关系讨论可以从多个角度展开,主要从具体会计业务的角度来来分析二者的关系及权衡,以期能够有助于对企业会计准则制定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会计的稳健性发展与会计的公允价值发展具有矛盾对立性相对比较多的特点。与此同时,在会计学发展过程中,还具有会计的公允价值发展和会计的稳定性发展之间实现相互协同,共同发展的局面。针对这样的情况,在本文之中,将具体的对目前我国的会计行业所处于的新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于会计行业的公允价值层面以及会计行业的稳健发展性层面的应用的具体情况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有效的保证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定性的平衡发展的具体措施手段。  相似文献   

19.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一直是会计研究中的重要命题。随着会计制度的变革,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接轨,尤其是公允价值引入以后,对稳健性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对稳健性的不足进行了弥补,从而也造成了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变化。现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对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稳健型的作用效果以及与盈余价值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并得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玉红 《消费导刊》2013,(11):57-57
本文将以产权保护导向为基础,就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之间存在的关系进行一次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