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是对公司有限责任传统观念的现代修正。正如在特定情况下否认公司独立人格是对股东有限责任“特权”的限制一样,该制度本身也需要设立一定的准则加以约束。通过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分析,探讨适用该制度的若干限制以及一人公司如何采取积极的措施规避人格被否认,防止债权人滥用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维护一人股东的合法权益,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实践中滥用公司独立人格和有限责任逃避税收的行为日渐增多,实质课税原则在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逃避税收的情形时表现出来的无能为力,以及《企业所得税法》中反避税条款所具有的特定性和专一性,旨在对某一具体逃避税收行为的打击,而一般性反避税条款作为一项兜底性条款,具有适用范围广的特点,虽与公司人格否认制度所规制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和重叠,但对特定类型的滥用公司人格和有限责任逃避税收的行为则无所适从,这为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税法领域中的适用提供了可能性。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可作为反避税之公司法模式,应成为反避税之税法模式的补充。  相似文献   

3.
张新 《商场现代化》2007,(27):278-279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一些股东往往利用公司法人人格确定制度赋予公司的法律优势,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司债权人合法权益。为此,建立系统、明确、可操作的公司法人人格否定制度,能够有效地制止法人人格的滥用行为。  相似文献   

4.
公司已是现代企业的重要形式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的行为时有发生,而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则有效地弥补了有限责任制度的弊端,为公司制度的完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何运用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这需要深入了解这一制度产生的原因,适用条件以及在我国确立这一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5.
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这种制度有利于减少风险、鼓励投资,但是股东有限责任极易造成股东滥用公司法律人格和对债权人利益的损害,因此各国都采取了法人人格否认理论来弥补这种漏洞。本文重在讨论二者的关系以及我国司法实践中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  相似文献   

6.
颜才满 《商业研究》2006,2(3):8-9,12
我国的公司法人制度是以公司人格独立———股东有限责任为核心的,这一制度侧重于对股东权益的保护,难以有效规制滥用公司人格侵害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的行为。我国公司立法应采纳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尽快结束因有限责任被推向极端所造成的不正常状况,使那些滥用公司人格并借以规避债务的行为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7.
徐晓清 《现代商业》2007,(29):270-270
首先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最后,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首先阐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和特征;其次,详细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最后,分析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适用的限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公司制度的优越性在于它赋予公司独立的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这使得经营者以设立公司的方式进行商业行为时,不至于因一时的失误而导致倾家荡产的后果,因此,公司制度自产生以来逐渐成为投资者所乐于接受的投资方式。但是实践中投资者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情况层出不穷,因此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生。本文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基本理论以及我国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确立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0.
穆平 《商业时代》2012,(5):104-105
一人公司由一个股东行使管理权,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更容易发生公司独立人格和股东有限责任被滥用的现象。因此,规制一人公司滥用法人格的行为,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各国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考察,认为我国应借鉴各国经验,同时还探讨了我国一人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构成要件和适用情形。  相似文献   

11.
李霞 《商场现代化》2007,(18):239-240
股东滥用法人人格对债权人和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害,为保障法人制度合法有效的运用,我国公司法也引进了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本文重点讨论法人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及情形从而解决法人人格否认的现实操作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公司法》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进行了全面透彻的分析。《公司法》第20条规定:公司股东应该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作为公司的股东,如果存在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逃避债务的情况,并因此损害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应当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最先是起源于美国的一项制度,随后便扩展到包括英国、德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本文主要从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概念开始,全面分析公司法人人格逆向否认制度问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通过制止滥用公司独立人格的行为,来保护债权人及社会公共利益,平衡各方利益关系,体现了民法的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但我国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尚存在不足之处,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法人人格独立制度的有效补充,它适用于一切有限责任的公司形式。随着新公司法的颁布,一人公司在我国取得了合法地位,同时也为单一股东滥用一人公司的独立人格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它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有着更加急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李宁顺 《商场现代化》2007,(15):283-284
2005年10月修订的新公司法在总则中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做了规定,但未在法律条文中明确其适用的相关问题,该制度于实践中将有被滥用之危险。为了该制度的规范适用,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进行论证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旧《公司法》出台前的股东补足出资责任阶段、股东有限制地承担公司债务阶段,以及新《公司法》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原则阶段。但新《公司法》规定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内容简单、抽象,必须在实践中对该制度进行细化。对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细化应该包括司法解释细化和公司特别法细化两个途径。  相似文献   

17.
自法国路易十四时代颁布《商事条例》(1673年)算起,公司法人的人格独立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股东滥用公司法人人格损害债权人利益现象也层出不穷,于是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应运而出。本文将从该制度的起源和发展、适用情形、构成要件等方面入手,对我国的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8.
TRIPS协议对知识产权滥用的规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知识产权滥用是实现TRIPS协议总目标的一个必要措施。防止知识产权滥用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TRIPS协议。我国应就TRIPS协议中已经规定的许可协议中的限制竞争行为、非自愿的许可(包括因限制竞争而导致的强制许可)、滥用执法程序等几个方面来建立或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的制度。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可以依据TRIPS协议的规定在建立和完善规制知识产权滥用制度方面取得发达国家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王燕军 《中国市场》2008,(18):98-99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公司法人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公司债权人合法利益的保护有着其他制度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公司法》虽然已经有了相关的规定,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公司独立人格和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关系,然后着重探讨了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人格的特定情形和民事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最后对现行公司法相关规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商》2015,(20)
公司法人人格否认与股东有限责任是公司法中两项重要的制度。其中,为了弥补股东有限责任的某些缺陷,在原有的股东有限责任的基础上,又建立起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使之在股东滥用股东有限责任时,可以起到良好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