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多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收入水平、需求弹性和收入分配等因素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近几年来,农村居民总体边际消费倾向稍有上升,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消费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但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消费需求;居住、家庭设备、交通通讯、文教娱乐以及杂项等五项均为富有弹性的消费项目,食品为缺乏弹性的消费项目,而衣着和医疗保健向缺乏弹性项目发展;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相似文献   

2.
段先盛 《消费经济》2007,23(5):16-19
文章利用2000-2005年按五等份分组的城镇居民家庭收入与支出统计资料,分析了各收入阶层的支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的关系,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各收入阶层的支出与收入正相关;(2)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负相关;(3)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既有正相关,也有负相关情形;(4)收入水平高的城镇家庭,其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均低于收入水平低的城镇家庭。基于以上的分析结果,文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计算出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分析了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的特征如下:总消费支出、"衣食"、居住、文教娱乐和交通通信呈现波浪式变动;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下降;医疗保健的边际消费倾向不断增加。在分析原因基础上,提出了开拓农村市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1987-2004年的面板数据,对41个国家的消费函数进行了比较研究,分析了高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自发性消费,指出高收入国家的边际消费倾向虽然低于中低收入国家,但其自发性消费则大大高于中低收入国家。本文还从收入、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自发性消费等角度提出了中国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1992-2012年省际数据,使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方法 (ELES)估算城乡居民各项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征以及长期发展趋势进行研究。虽然食品消费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其边际消费倾向逐年递减;住房支出的消费比重虽然略增,消费倾向却大幅减少,其中农村的住房支出明显高于城镇;交通通讯品的消费倾向持续上升,且城镇对其需求更大,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消费热点。  相似文献   

6.
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不断增长.本文基于弗里德曼持久收入假说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消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持久收入对农村和城镇文化消费影响较大;上年度文化消费对本年度的文化消费有一定促进作用;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大于农村文化消费边际倾向.本文据此给出了提升文化消费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后危机时代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已经进入后危机时代,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措施本文在既有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9年江苏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边际预算份额、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发展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一系列优化江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扩大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利娟 《商业时代》2015,(10):26-28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消费结构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对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农村居民除居住类边际消费倾向比城镇居民高,其它类消费及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均比城镇居民低;基本需求方面,除居住类、交通通讯类、其他类消费外,农村居民对其它五类基本需求均低于城镇居民;需求收入弹性方面,城镇居民均高于农村居民,并且城镇居民在交通通讯、文教娱乐、其它类消费方面均富于弹性。  相似文献   

9.
从1993年和2001年的情况比较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1993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按照国家的统计分类,收入组分为7组,即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中等偏下户、中等收入户、中等偏上户、高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其中最低收入户中又包含困难户。从1993年我国居民分收入组的收入状况、基本消费支出以及按8项分类的消费支出情况(详如表1)可以看出,1993年全国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36.54元,基本消费为2110.81元。最低收入户与最高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基本消费均有较大的差别。根据表1数据,按照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设消费支出函数为:PiXi=ai*+bi*Y,其中PiXi为第i类商品的消费支出,i=1,…  相似文献   

10.
刘晓红 《江苏商论》2011,(5):158-160
本文以2005-2009年江苏统计年鉴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4-2008年江苏城镇居民的基本需求、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等方面的消费动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已进入富裕型生活阶段,但尚有10%的城镇居民还没满足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交通通讯、文教娱乐、衣着的边际预算份额都呈上升趋势,交通通讯的需求收入弹性在五年间一直大于1,需求富有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按收入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各项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通过建立各年截面ELES模型,比较分析城镇居民各年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需求收入弹性、自价格弹性的变动情况。研究表明2004-2012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是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基本消费支出绝对量呈上升趋势且在实际消费支出中的相对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基于1978—200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的估计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经历了一个先递增、后递减的过程:1978-1993年边际消费倾向递增,1993年后不断下降。本文重点研究了1993年以来边际消费倾向持续递减的原因和影响,认为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以及居民收支预期不稳定等。边际消费倾向的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并且使投资和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弱化,财政政策的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ELES模型,采用2003-2005年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了收入分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认为收入分配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有效需求总量,而且影响了消费需求结构。主要表现在:总体边际消费倾向基本保持不变,其中食品的边际消费倾向最高;基本需求支出大幅度上升,最低收入户没有达到基本需求;必需品项目增加,居民相对消费能力下降;不同收入家庭消费需求结构差异较大,与供给结构不协调。  相似文献   

14.
基于ELES模型的黑龙江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会霞  张彦明  彭民 《中国市场》2010,(28):150-152
本文利用2007—2008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消费支出的截面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和弹性三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很低,基本消费支出在实际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其中,食品和居住两项的基本消费支出所占的比重最大,是黑龙江农村居民目前的消费重点,交通和通信、文教娱乐和医疗保健项目的消费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到来对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市场都产生了重要的结构性影响.如何缓解退休带来的收入递减效应,提振退休家庭消费需求引发了学者们的持续关注.文章基于CFPS数据库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来源多样性、退休与家庭旅游消费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退休不利于低收入和社保"乏力"家庭旅游消费支出增长,但有利于高收入和社保健全家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不同收入群体消费支出结构差异,基于中国城镇住户调查丰富详尽的消费支出数据,同时修正了不同收入群体的报告误差和不同消费品支出的测量误差,重新测度了1993-2010年中国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程度及其演变趋势.误差调整后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部分文献中“消费不存在瞒报”的假设存在较大问题,以修正后的中国城镇地区高、低收入群体平均消费总支出之比核算的消费不平等在18年间上升了67%,远大于直接使用原始消费总支出数据所得的36%.具体而言:时间趋势层面,消费不平等在1993-2007年经历了快速上升,2008年后有所缓解;群体分布层面,高收入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间的差异是消费不平等上升的重要推动力量;群体瞒报层面,2002年以来,相对于低收入群体,高收入群体存在严重的消费支出低报问题且低报程度保持稳定,而中等收入群体则存在轻微高报问题.本文为重新认识中国城镇地区消费不平等的演变趋势奠定了基础,有助于准确把握消费不平等程度,有的放矢地推行再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17.
杨尚君  李斌 《商业时代》2012,(12):22-24
本文选取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85-2010年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统计数据,对消费、收入和滞后一期的消费关系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区域差异较大,自发性消费从东部向西部递减,而边际消费倾向从东部向西部递增,滞后一期的消费系数变化不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我国1978-2006年的数据,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滞后变量模型,对城乡居民的消费进行了比较性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的基础消费支出较之城镇要低很多;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前的系数有边际消费倾向;农村居民的收入绝大多数均用于消费,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收入增长,对刺激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都较为明显,而城镇居民消费中存在一种膨胀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中产阶层是社会的中坚与稳定器,也是服务性消费品的主要消费者。本文利用上海市统计年鉴中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的面板数据(20002012),采用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和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中产阶层可支配收入和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支配收入与服务性消费支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关系并不随着消费者所在阶层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中产阶层的服务性边际消费倾向高于较高收入阶层和较低收入阶层。这些研究结论对政府发展现代服务产业以及企业针对目标市场设计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地区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军明  张丽 《消费经济》2007,23(1):78-80,59
文化消费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在我国农村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普遍增长的同时,地区之间的文化消费差距依然明显。在相对收入假说理论基础上,三个地区的实证分析表明,前期文化消费状况比当期收入对文化消费的影响更大,高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边际文化消费倾向高于其他地区,而低收入地区农村居民的文化消费更多地受前期文化消费水平的影响,支持了“文化教育是第一消费力”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