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脉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把政治与商业的结合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而且也让缠绕荣智健头上的多层神圣光环荡然无存。  相似文献   

2.
毕夫 《大经贸》2009,(5):68-71
仰仗着自己特殊的政治背景和宽阔的人脉关系,荣智健在竞争激烈的香港市场一手打造出了赫赫有名的中信泰富;依靠着自己的商业睿智和经营天赋,荣智健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财富定律。在荣智健手上,百年荣氏家业扩张到了极致,政治与商业的交配演绎得天衣无缝。然而,一场近乎疯狂的金融衍生品豪赌不仅终止了荣家资本延伸的符号,  相似文献   

3.
朱志砺 《大经贸》2009,(10):58-69
从这件事中,也可以看出,荣智健没有一个自己的高素质智囊班子。如果当时荣智健打人之常情牌,而非政治牌,也许结局就大不一样。对于一个67岁的创业元老,如果提出,不想自己以失败来告别职业生涯,希望有一年时间来扭亏为盈,把一个财务稳健、业绩优异的中信泰富交给后任,自己光荣退休。这样的诉求,从人之常情角度说,是很难拒绝的。  相似文献   

4.
《新财富》2013,(8):87-88
“打工皇帝”的商业技能难以继承之下,他们的选择是否只剩传递股权,让下—代成为财务投资人?曾问鼎“新财富500富人榜”首富之位的荣智健给出了另—个答案。因为缺乏中信泰富的绝对控股权,在澳元门事件后失去了传承平台,年已古稀的他再次创业,以求打造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家族企业。  相似文献   

5.
张锐 《大经贸》2009,(5):76-77
由于参与澳元期权的对赌,荣智健主政的中信泰富发生了155亿港元的巨额亏损。这位以斐然经营业绩颠覆了“富不过三代”商业定律的“红色资本家”后代不仅因此丢失了中信泰富的最高管理权杖,而且可能面临着长达14年的牢狱之灾。从30余年商场风雨中走过来的荣智健为何如此惨败,扼腕叹息之余,人们更多的是诘问与思索。  相似文献   

6.
红色根基 从荣熙泰到荣德生再到荣毅仁,直至今天的荣智健,荣家旺盛的商业香火已经传递到了第四代.而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上,荣家也可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符号--经历晚清、民国、抗战、解放、文革、直至改革开放的唯一一个跨世纪商业王朝,中国百年工商业发展的一个完整标本.  相似文献   

7.
《三联竞争力》2009,92(11):17-17
儿度的中国首富荣智健2009年兵败。但他明确表示,败而不退,还要再战。 2009年9月底,荣智健的复出计划初露端倪,在辞去中信泰富董事长职位5个月后,他悄然成立一家以其家族命名的,注册资本仅40港元的新公司。  相似文献   

8.
2009年,荣智健因投资外汇衍生品交易发生155亿港元的巨亏,被迫从他一手缔造并掌控的中信泰富退位,中信集团派大员全面接管公司。荣智健没有辉煌地全身而退,更没有能够将他呕心沥血22年打造的事业平台传承给同在中信泰富的一儿一女。  相似文献   

9.
《三联竞争力》2009,90(9):36-37
道路 作为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独子,荣智健的身上流着这个中国最古老资本家族之一的血液,是“红色资本家”的传人。这给荣智健蒙上一层绝不同于普通草根首富的神奇光环。 如果从1978年,携父亲给予家资100万港元去香港创业算起,到2002年成为中国首富,荣智健奋斗了24年。其财富积累速度并不神速,因为其创办的中信泰富为国资背景。  相似文献   

10.
上海菜的发展是同上海本地人民生活习惯、物产资源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近150年来,由于上海工业和港口贸易发达,商业繁荣,使上海菜迅速崛起,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驰名中外。上海解放以后,上海菜又有新的发展,至今在国内外仍然深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和阳 《商务周刊》2010,(19):54-58
由央企诚通集团担当先锋,牵头在海外建设商贸中心,以引导规范中俄乃至中外民间贸易的“三合法问题”,不失为一条可行的途径。不过,政治与商业因素的混杂也令企业有着自己的隐忧。  相似文献   

12.
《三联竞争力》2009,(9):28-29
道路 从2001年回国创业,到2006年远超黄光裕和荣智健一举成为中国内地新首富,施正荣的财富积累可谓神速。由科学家而企业家,由知本而资本,施正荣的成长诠释了知识就是力量,科技就是财富的时代真理。 施正荣的天分和成就最早显现于学术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13.
徐琳玲 《华商》2013,(8):56-59
如果不是一桩金额巨大的“澳元门”事件,荣智健和他的儿女们大约仍然隐匿于大众视野之外。只在胡润每年发布“中国富豪强势榜”时,人们才会感慨一番这个家族不可思议的财富与权势。  相似文献   

14.
冯戈 《三联竞争力》2006,53(7):14-14
早在2005年初,香港市场就有消息传出,称中信泰富(HK0267)有意整合旗下参股的国泰航空(HK0293)和港龙航空,两家公司将合并成为一家具备中外航空网络的全方位航空公司,幕后操刀手正是中信泰富董事局主席荣智健。  相似文献   

15.
李彤 《商界》2007,(1):114-119
荣智健连续多年雄踞“胡润强势榜”榜首,与荣氏家庭传给他的遗产没有多大关系,其父荣毅仁苦心积聚的“非物质遗产”,才是助荣智健登上顶峰的最大动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王翔  杨颿 《新财富》2012,(10):120-128
洛克菲勒家族通过将商业与政治结合,在全球获得了广泛的影响力,这对其守住家财以及获得更高级的商业资源帮助极大。同时,透过洛克菲勒基金会,家族资助了成千上万的科研人员和机构,不仅为社会做出贡献,也持续增加了家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关系常常被认为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和润滑剂。许多企业家花费很多时间和资源去经营各种关系,比如与政府和政府官员的关系(政治关系),与商业战略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关系(商业关系)。这些关系的培养和经营到底给企业绩效带来怎样的结果呢?本文首先论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的联系和区别;然后,分别评述了政治关系和商业关系与企业绩效的关联;最后,得出了相关启示:企业家必须能够区分商业关系和政治关系,理解它们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并根据当地的制度环境采取相应的关系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三联竞争力》2009,(8):30-31
内情人说,荣智健在资本市场上热衷于复杂的计算并精于算计,极其复杂且险象环生的金融衍生品投资正中其下怀,他喜欢杀机与生机同样扑朔迷离的金融数字游戏。可惜的是,自认为可以算尽天下的荣智健,总有万一失算。聪明总被聪明误。  相似文献   

19.
很多人把它当作政治斗争的参考书,当作商业斗争的必修课,当作男人的成长立志书,但我觉得这都只看到了一个方面。本来,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不同的人都会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一面。我觉得这部书适合每一个人看,政客,商人、男人,也包括女人。更应该推荐给每一个中国人来看。嘲笑网上那些谩骂日本的幼稚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王晓东  张宝娟 《品牌》2012,(9):80-80,F0003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代代的晋商后人们继承了祖先们的优良传统,延续了先辈们的创业精神,在新的世纪新的中国新的商业战场上前仆后继,继注开来,创造出了新的商业奇迹,他们称得上是晋商新锐。其中有这样一位l出生草根的晋商后裔韩廷俊,他用智慧和拼搏打造出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中国晨晖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