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大举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刺激经济,然而美国的宽松政策并未有效刺激本国信贷增长及投资扩张,却助长了世界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本文从美国资本外流的角度,分析造成美国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通货膨胀出现明显差异的原因,并对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宏观经济风险提出警示.  相似文献   

2.
美元的流动性过剩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政府借助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为满足本国福利的增长,增加政府支出,股利进口消费,不加控制财政赤字、贸易赤字,并且发行国债或增加货币供给以弥补赤字,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美元过剩,而发达的美国金融市场又大规模地将这些美元吸收进来,最终由于次级贷款因为美国经济政策调整无法偿还导致资金链断裂,造成金融恐慌.  相似文献   

3.
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国采取了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给全球各国带来通胀压力,这种输入型通货膨胀难以用一国的货币紧缩政策抵御。通胀要防更要扛,即在货币适度紧缩的同时采取补贴农业生产,补贴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方式,来尽力减轻通胀对于人民生活的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4.
通货膨胀是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由于当前流动性过剩、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巨额外汇储备、要素成本上升、内外游资将助推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控制通货膨胀要从增加供给、控制热钱和流动性泛滥、消化存量货币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区分控制通胀和抑制增长的界限,防止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5.
龚海林 《中国外资》2011,(10):18-19,22
自美国2009年末推出首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批评的重点集中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否会使全球进入高速通胀时代。本文试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美国这一政策的溢出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目前的量化宽松政策并不像预期那样必然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膨胀是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引起的市场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由于当前流动性过剩、美联储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巨额外汇储备、要素成本上升、内外游资将助推资产价格泡沫等因素,导致通货膨胀的出现;控制通货膨胀要从增加供给、控制热钱和流动性泛滥、消化存量货币等方面入手,同时要区分控制通胀和抑制增长的界限,防止经济下滑。  相似文献   

7.
自美国2009年末推出首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一直为外界所诟病,批评的重点集中在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否会使全球进入高速通胀时代.本文试对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对全球通货膨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美国这一政策的溢出性大小.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国目前的量化宽松政策并不像预期那样必然会导致全球通货膨胀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二战以来,各国都加强了对本国经济的调控力度,这就要求一国央行要在本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央行对政府的相对独立性的大小与本国经济发展的快慢、通胀的高低有密切关系,一国的央行如果具有充分的独立性,虽然可以在经济受到通货膨胀的压力时抑制通胀,但也可能导致高的失业率及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一国的央行完全没有独立性,则易给该国经济带来高的通胀和下行压力。所以综上可知,央行对政府既要具有一些独立性,又要听从于政府。总的来说,央行的独立是一定空间内的独立,是相对的,央行制定的货币和利率政策要结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亚洲开发银行的这份研究报告分析了在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体系下,中国作为主权信用货币发行国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选择方案。报告梳理了当前中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包括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分析了中国现行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审视现有的政策建议能否解决上述领域的问题。报告认为中国政府应采取宽松的财政政策,通过审慎有序地放宽中央政府赤字、收紧地方政府和企业预算,避免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滑并防止出现通货膨胀。本刊编译了亚洲开发银行的这篇报告,供广大金融界人士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通货膨胀的角度阐述了政府债务对现实经济的影响。从理论分析与实践证明两方面分别就政府投资、购买、转移支付等路径揭示了政府债务的筹资与使用功能导致多种类型通胀的可能性,研究表明政府举债对于不同类型通货膨胀的发生密切相关,政府债务通过财政手段的赤字化、货币化、市场化和利率化等路径导致了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兰洁 《时代金融》2012,(33):92-93
在美国宽松货币政策对金砖国家的货币供应量具有联动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中国家发生通货膨胀的原因,并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对次贷危机后中国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实证分析表明中国通货膨胀产生的根源在于其自身的经济增长。因此,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环境下,中国解决自身通胀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要防止经济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膨胀,同时提高汇率和利率机制来维持国内的物价水平稳定。  相似文献   

12.
<正>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数量理论的核心内容,其变动对一国经济发展状况、物价水平走势等有重要指示意义。文章认为,货币流通速度出现上升或快速下降两种情况时,一经济体发生通货膨胀的风险概率会增加。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从货币流通速度的视角,回看美国在疫情初期的货币过量宽松政策,及其导致的高通胀困境,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缪延亮 《新金融》2015,(7):19-21
发达国家主要央行量化宽松(QE)为何没有像预期那样持续推升通胀?在高债务、削减赤字和去杠杆的三重压力之下,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在金融危机之后已从货币主导转为财政主导。货币政策被迫为财政政策埋单。财政主导的背后是人口主导,包括老龄化和抚养比上升、人口红利减少、高福利模式等难以为继。在一定条件下,比如财政乘数效应较大、新增产出所带来的税收大于债务增加,举债刺激的效果要好于增发货币。  相似文献   

14.
《国际融资》2011,(3):22
当金融危机向全球袭来时,"环球同此凉热",于是全球有了少有的合作和政策协调。但是,当全球经济在走向复苏的时候,却表现出不同的政策走势,美国政府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并称美国无通胀压力,请参看本栏目文章《美国宽松政策短期难改变》),而欧元区国家目前却面临通胀压力和经济复苏步伐各异的异常考验,请  相似文献   

15.
金融分析     
《安徽农村金融》2008,(1):86-87
明年宏调或有三变化经济面临通胀通缩双重考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经济学院院长刘伟日前表示,中国宏观经济失衡最突出的特点是面临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双重痛苦。自1997年11月份至今,绝大部分年份我国物价水平处于通货紧缩的警戒线之下,其余年份通胀水平相对经济增速而言依然非常温和。同时,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和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我国经济的确面临严峻的通货紧缩威胁。但是,无论是政府、企业、居民都有很高的通胀预期,因此未来又面临潜在的、巨大的通胀压力。针对这种宏观经济失衡的复杂性,总体来看,有可能使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新的年度里发生重大变化的有三个方面。首先,是不是要调整前些年的淡化总量政策、强化结构政策的政策走势;其次,货币和财政政策是不是到了双紧的时候。这几年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方向是松紧搭配,财政在扩张,货币在紧缩。而如果2008年认为总量失衡开始明朗化,恐怕财政政策就要从放松转为收紧,货币和财政要同时收紧。最后,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是不是要加大。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人民币本身价值被低估。如果现在确实认为通胀是首要目标的话,那就意味着2008年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和幅度要进一步加快、加大。  相似文献   

16.
王飞 《西南金融》2012,(3):10-13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得财政赤字政策经常化了,那么财政赤字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是不是导致通货膨胀发生的主要原因呢?本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在我国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联系机制的理论框架基础上,结合两者在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客观运行轨迹,对我国财政赤字的通货膨胀风险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财政赤字政策与货币供给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并不是导致我国通胀发生的主要原因,相反"倒逼机制"引起的信贷扩张才是我们应该密切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财会学习》2011,(5):75-76
财政压力下的超发货币是造成国内通胀的根源,加之央行汇率政策下的结汇、购汇等机制,导致天量购买力缺乏释放通道,无法拉动内需。这种情况等同于政府收取隐蔽的“通货膨胀税”。  相似文献   

18.
"天量"信贷政策的效应及其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9年上半年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保增长,货币信贷投放激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演变为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了短期通缩和长期通胀预期并存的尴尬局面.为了确保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和发挥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适度宽松是货币当局的理性选择.但是,在执行货币政策中应掌控货币政策的宽松度,理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加强对银行信贷的监管.  相似文献   

19.
金荦 《中国金融》2004,(18):34-35
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及相应的资本流动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同时也会提高不恰当的国内政策的潜在成本。一方面,大量的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经济过热、实际汇率升值以及难以为继的经常项目赤字;另一方面,大量的资本流出可能导致投资下降和经济衰退。此外,大量的资本流动也可能使货币政策的实施复杂化资本流入可能带来货币和信贷扩张,与当局的通货膨胀目标相冲突;而资本流出则可能导致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推出了保增长扩内需的经济刺激政策,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本文在分析扩大内需、经济增长与结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了货币信贷政策存在过度宽松的风险。认为经济增长受经济结构及瓶颈的制约,尤其受到资源有限性的硬约束,如果不顾结构和资源的承受能力,实施过度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不仅达不到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目的,而且可能导致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本文最后提出了要把握适度货币信贷政策,着重完成调整结构的任务,抓住扩大就业的目标,切实防止通货膨胀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