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金融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随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失衡的调整,同时还能促进危机后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与此同时,在强调并重视金融发展在失衡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复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各经济体存在具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效应,特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个体效应,其中尤以中国的个体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由失衡向"再平衡"转变,我国主权财富基金所面临的投资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实际的行业配置与目标值之间往往会出现偏差,使投资组合整体风险超出预期承受范围。此时,投资再平衡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全球经济"再平衡"的行业发展趋势,确定了全球经济向实体回归的发展格局,为我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再平衡策略确定了合理的目标比例;基于此进行数值模拟跟踪,结果表明向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平衡策略要比过度依赖金融发展的策略好,且再平衡策略长期来看效果会更优。  相似文献   

3.
弗格森的中美国最近全球经济失衡的流行词是中美国(Chimerica),或者说是中美互补。这个词最先是由哈佛大学历史学教授弗格森提出,之后获得了广泛的认同。但中国高层似乎对这个词并不感冒,因为这个说法常常被华盛顿利用作为推卸危机责任的借口,比如大肆攻击中国的高储蓄。客观上讲,如果抛开一些政治的干扰,这个提法基本上还是成立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外汇管理》2009,(21):10-12
接过伦敦峰会的接力棒,G20匹兹堡金融峰会在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方面勾画出比此前原则性共识更为具体的前进蓝图。其中G20机制化、《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框架》、切实提升发展中国家发言权三大重要成果为匹兹堡峰会抹上了浓浓的一笔。但由于经济开始回暖,信心正在恢复,各国在危机中的强烈协作意愿弱化,又重新打起自己的小算盘,致使峰会对贸易保护主义、高管薪酬和“退出”策略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引起热议.笔者从分析全球经济失衡的成因人手,说明汇率不是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证明全球经济再平衡离不开汇率杠杆,但不完全取决于汇率.  相似文献   

6.
一系列风险因素对上半年全球经济的拖累较为明显,预计第三季度全球经济会有所加速但仍将疲弱。全球经济复苏缓慢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一系列结构性因素导致全球经济再平衡进展缓慢,实体经济找不到新的增长支点。发达国家公共部门和私人  相似文献   

7.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和研究局主管拉古拉迈·拉詹最近强调,世界格局正在改变,之前主要是工业发达国家是消费者,新兴发展中国家主要是生产者,后者还为前者消费融资提供资金。  相似文献   

8.
一、 再平衡势在必行近几年,在谈及中国现行经济模式时,最高领导层反复使用了不协调、不稳定、不平衡、不可持续等表述.这看似与中国的成功表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评述和现实的差异?中国的政策制定者给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过去数十年,中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投资、系统性抑制了私人消费.这种资本密集型的增长模式并无益于消费和就业的改善,反而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降低投资增速,扩大消费支出,实现年均GDP增速7.5%,投资占GDP比重年均下降1%,消费水平年均增长9.7%,中国可能在10年内实现经济再平衡。而且,政治改革并非经济再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只要中国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降低投资增速,扩大消费支出,实现年均GDP增速7.5%,投资占GDP比重年均下降1%,消费水平年均增长9.7%,中国可能在10年内实现经济再平衡。而且,政治改革并非经济再平衡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12.
刘世锦 《新金融》2015,(11):4-6
中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中速增长、从一种供求平衡向另一种供求平衡转变。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再平衡,需要解决三方面问题。第一,高投资要触底,通过进一步放开准入的办法来稳定需求。第二,以配额制切实削减严重过剩的产能,稳定实体经济经营效益。第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不是寄期望于其完全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而在于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增长效率,这是未来中国经济具有可持续发展后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欧明刚 《新金融》2010,(6):25-26
自从2003年以来,中国经济中面临着两个主要的难题.一是房地产价格.它在调控与发展中徘徊,结果是房价越来越高,泡沫越吹越大,似乎影响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10年,G20提出,为评估全球不平衡,及时辨识风险并采取预防校正措施,将由IMF等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开发一个包含一系列指标的参考性指南(Indicative Guidelines)。该指南将作为  相似文献   

15.
在回顾2011年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文章对2012年全球经济金融形势进行了预测,认为2012年世界经济将延续低速增长局面,全球资本流向不确定性增强,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将持续动荡,股票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波动将加剧,国际银行业前景不容乐观。在此形势下。我国应灵活应对,积极防范各种风险,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6.
一个真正全球型态的经济,在公元21世纪已经出现。日益增长的资本流动的大潮,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了产品、服务和劳动力在全球市场的流动。在各国政府一一解除市场障碍之际,市场浪头的汹涌之势,是我们前所未见的。如何对日益庞大的市场力量做出反应,借力使力,促进经济繁荣,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最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本次危机发生前,有充足的证据表明需要减少全球失衡.危机使全球储蓄和投资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全球失衡在幅收窄.但这是否意味着全球失衡问题已成为过去?对此很难下定论.  相似文献   

18.
王新奎 《中国外资》2013,(19):20-22
新一轮全球经济的重构,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关键在于我们还有没有当年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推动改革开放的共识与决心。  相似文献   

19.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经济再平衡的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但这种过度依赖投资、严重抑制私人消费的资本密集型增长模式后患无穷,结构调整势在必行。报告认为中国经济的失衡主要源自于利率、汇率、能源价格三种基本经济价格的扭曲,与此同时。相对滞后的社会保障体系加之较为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非均衡化趋势。经济再平衡需要找准突破口,对症下药,而对于"经济改革需政治改革先行"的论断,报告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20.
在谈到复苏或者经济回升时,人们关心能否回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需要什么样的力量才使得经济能够重新进入增长的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