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存在,导致小微金融信贷配给的存在.本文通过对重庆市132家制造业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服务需求调查,分析实践中主要问题,提出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应重视小微金融中的“软信息占优”现象,通过“面对面调查+外围调查+交叉验证”的方式多维度、多渠道收集信息,建立机构自身信息优势和竞争优势,在有效控制信用风险的同时,缓解小微融资困境,推动社会资本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政府对小微企业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开始涉足小微金融服务这片"蓝海",加之P2P业务的迅猛发展,使得小微金融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小微之王"光环的民生银行在2014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年初,启动小微金融2.0流程再造;3月,小微金融部正式从零售银行部分离出来,成为总行一级部门。民生银行小微金融部总经理赵志敏表示:“民生银行处在小微金融发展的新阶段,正从粗放式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化经营转变。”  相似文献   

3.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从根本上说,是协调处理好金融和经济关系的问题,也是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向、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问题。从间接融资的角度看,信贷资源配置还存在明显的"所有制歧视"和"规模歧视",大型企业特别是央企受到特别的眷顾,成为各家银行竞相追逐的支持对象,贷款利率也往往下浮,而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却很难获得贷款。这在去年信贷紧缩的情况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从"输血"到"造血",从"金融"到"产融",从"5+"到"3+N"……这一系列金融扶贫方式的转变,与人民银行南阳中心支行的工作密不可分。"升级版"的金融扶贫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据了解,人行南阳中支一方面不断强化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新增金融资源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另一方面则创新升级现有金融扶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由单纯的资产收益,转向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扶贫扶志等有机结合,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相似文献   

5.
微小型金融是为解决草根阶层微小企业难以获得金融服务兴起的一种金融形式,而微小企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发展经济、充分就业的职责。我国很多大、中、小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涉足微小型金融业务,并涌现出包商银行、泰隆微贷模式,但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带来的风险,需要在服务层次、征信体系、监管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6.
黄勇 《现代金融》2014,(10):40-41
在小微金融领域,各类专业市场被大多数金融机构认为是当前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和成功实现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市场。但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片曾经的"蓝海"也演变成了竞争惨烈的"红海",商业银行对专业市场的营销拓展也进入了转型期,如何以更理性的态度和创新的方法来挖掘这块"香饽饽",成为商业银行在该领域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资讯     
《中国外汇管理》2013,(16):10-11
2013.8.12 国办发文落实金融支持小微企业 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强调,要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和增量"两个不低于"的目标,加快丰富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式,着力强化对小微企业的增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积极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大力拓展小微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营造良好的小微金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8.
农村微型金融的出现,填补了因正式金融与农村社会内生规则存在严重偏离以及农村合作金融异化所带来的缺失。微型金融市场的运作机理与独特制度优势在于其充分利用了地方性知识,并拥有本土化特征明显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未能充分利用分散在农村中的地方性知识、未能化解因资源稀缺和信息不对称的制约,致使农村微型金融存在制度缺失与制度异化。农村微型金融的制度矫正与重构应充分关注农村金融市场的"地方性知识"和"本土资源",充分尊重市场机制与民间社会,将自上而下的制度设计和自下而上的博弈均衡有机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市场不完备、信息不对称等摩擦性因素使得小微金融市场均衡偏离了合理水平。随着现代金融科技的发展和金融生态的完善,大银行在服务小微企业、补足其融资缺口方面相对于中小银行的优势逐渐显现。本文在回顾国内关于小微金融特别是融资渠道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我国各类型商业银行支持小微企业的最新实践,从内在机理上剖析大银行服务小微企业的相对优势、制约因素等,探讨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大银行发挥相对优势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迅速兴起,对传统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面对这一形势,有人开始唱衰传统银行,认为传统银行会成为下一个"新华书店",也有人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对传统银行的有效补充,不构成冲击。从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问题和传统银行的优势出发,认为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是传统银行+互联网金融相互补充的形式,而非相互取代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小微企业融资情况,本文对辖内11家银行、30家小微企业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铜陵市各银行普遍存在以小微企业法人代表或股东的名义,通过个人贷款的方式,以"私贷公用"的形式获取企业贷款资金的现象,即小微企业融资"个贷化"。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但也给银行信贷管理和金融宏观调控带来诸多问题,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2.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突出问题仍然存在.传统金融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存在瓶颈,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带给了我们新的思路和看法.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现状下,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视角来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分析互联网信贷在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上存在的优势及风险.  相似文献   

13.
吴睿鸫 《中国金融家》2014,(11):138-139
目前,小微企业已进入实质意义上的"寒冬",国务院审时度势,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出台了货真价实的"降费令"。今年以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多次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举措,一系列公共政策的连续出台,不仅意味着减轻小微企业负担,也意味着小微企业在优惠政策的助推下会渡过难关。然而,此次国务院出台的"降费令",无法从根本改变小微企业面临的窘境。除此之外,还要靠数把"利器"共同发力,方能帮助小微企业走出沼泽,迎来一片"艳阳天"。  相似文献   

14.
以结构性减税为主要特征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最大的受益人是小微企业和中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劳动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试点的"小规模纳税人",即我们称之为"小微企业",税率大都由原来5%降为3%,税负下降幅度超过40%;营业额5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百分百受益。  相似文献   

15.
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前提是将小微企业分成优质小微企业、次优小微企业及资质欠佳小微企业三类。现阶段研究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应将重点放在次优小微企业群体上。政府在税收政策、法律保护等方面为次优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商业银行开发次优小微企业金融培育系统,具有明显的客户信息资源优势和金融产品优势等。商业银行应做好企业间融资的媒介与平台、推动次优小微企业的重组整合、开展次优小微企业融资租赁业务、探索金融支持企业互助机制等途径,以开发次优小微企业金融培育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县域小微金融发展实际,结合福建省南平辖区县域小微金融的实证调查,分析县域小微金融发展与监管存在的缺陷,从实践角度提出促进县域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县域小微金融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自1990年开始,我国出现了国内储蓄过剩与以FDI为主的外资涌入并存的现象,与传统发展经济学中的"双缺口"理论相悖。对此,本文认为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存在的"二元金融",使得国内储蓄过剩,与此同时,以FDI为主的外资的涌入,出于"效率互补",利用其配置资源的优势,弥补国内金融控制的缺陷,促进国内储蓄向投资的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金融开展的小微企业融资主要有电商模式和P2P网络借贷平台模式,其优势在于客户群体明确,产品设计具有针对性,业务处理效率较高,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信息不对称并管理风险。这直接对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挑战。对此,商业银行需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技术、品牌、资金规模优势,并积极借鉴互联网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经验,从战略上重视小微企业金融,明确目标客户群体,设计标准化的产品,并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小微企业金融。  相似文献   

19.
高波 《西安金融》2011,(1):55-56
调查显示,青海玉树地震灾后农户金融需求呈现额度大、期限长、利率低、主要用于生产恢复等特点,同时也存在有效担保不足、金融意识淡薄、风险管控难度大等薄弱环节。基于此,笔者提出"涉农金融机构+乡村政府+县级支农信贷担保平台+财政贴息+小额担保贷款"的信贷模式,以期实现兼顾金融机构商业性、可持续性和农户融资需求,较好地管控风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阻碍,而互联网金融以其普惠性、便捷性、针对性的优势为小微企业融资提高了便利。本文以小微企业融资为落脚点,介绍了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互联网金融下我国小微企业的四大融资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