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设立中公司的法律责任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即公司设立失败时的民事责任和公司设立成功情况下的民事责任。为了规范设立中的公司,我国应当建立设立中的公司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2.
资本充实责任是由公司发起人共同承担的相互担保出资义务的履行、确保公司设立时的实收资本与章程记载的资本相一致的民事责任。资本充实责任是发起人在公司设立后承担的法定责任、连带责任和无过错责任,具体包括认购担保、缴纳担保、差额填补和出资损害赔偿等内容。我国《公司法》对资本充实责任的规定存在法条表述不严密、责任体系分配不合理、责任内容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3.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保护公司债权人的重要手段,其价值在于法院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否定公司的独立人格,从而让公司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在这个意义上,修改我国公司法时,确立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对于完善股东民事责任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设立中公司是指自公司章程制定时起,至公司登记成立或依法清算结束并完成公示时止,尚未取得法人资格的过渡性实体。设立中的公司在本质上应属于非法人团体,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非法人团体,在某些方面已经突破了传统民法理论关于非法人团体的界定。这种突破表现在设立中的公司尚未进行登记、具有较充分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最终责任的承担将因其最终命运的不同而走向不同的方式等等。设立中公司具有一定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相似文献   

5.
有限责任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只是丧失经营资格。有限责任公司在被吊销营业执照后至注销登记前仍具有法人人格,能够成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体。公司股东如果在公司营业执照被吊销后不履行清算义务,就应对公司的债权人在注册资金范围内承担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6.
虚假出资的本质是没有支付相应对价而取得了公司股权。基于虚假出资行为,股东主要承担三个方面的民事责任。股东内部之间是违约与侵权的竞合责任;虚假出资股东对公司承担侵权责任,而按约出资的股东则应区分其主观态度决定其是否承担连带责任;公司债权人在一定条件下有权行使代位权追究股东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7.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缺失和个人利益的驱动,使得股东在实践中可能会以各种方式违反出资义务。其中,股东抽逃出资就是股东违反出资义务的表现形式之一。股东抽走作为信贷基础和责任基石的出资,会对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产生一定的危害。现行法律法规对股东抽逃出资民事责任的规定比较欠缺,这可能会对保护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通过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来对股东抽逃出资的民事责任进行探讨,主张应进一步完善抽逃出资的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仲裁员的民事责任是仲裁实践中需要研究的重要的理论问题。从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来看,有英美法系的仲裁员责任豁免理论和大陆法系的仲裁员民事责任制度,但其发展趋势是确立仲裁员有限地承担民事责任。我国仲裁立法对仲裁员的法律责任问题虽然作了原则性的规定,但由于不太明确,在实践中很难予以操作。本文论述了仲裁员承担民事责任的根据,分析了仲裁员承担民事责任的条件和限度。仲裁员民事责任的研究,既有利于保证仲裁员的独立性。又有利于实现仲裁裁决公正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民法中,民事责任能力经常适用于侵权法领域,是侵权责任承担的基础,然而随着风险社会的来临,该制度受到一定的质疑和冲击。因此本文从民事责任能力的概念、性质来分析了民事责任能力的实质,用反面论证和正面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民事责任能力究竟是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还是实施侵权行为的能力,并得出民事责任是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承担一直是理论和实务中的难点问题。完善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需要对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承担涉及到的法律依据、主体、内幕交易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以及内幕交易与虚假陈述竞合等主要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公司法》对公司资本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这些修改和完善有利于公司的设立和发展、鼓励投资及进一步繁荣市场经济。但对虚假出资的规定,尤其是关于虚假出资的民事责任的规定,公司法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有鉴于此,采用比较研究和案例分析等方法,从虚假出资的定义、表现形式出发,提出了我国关于完善虚假出资民事责任的具体建议,希望能对今后关于此问题的立法修改和完善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制度的建立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为人民法院受理和审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件提供了具体的司法依据,这将对完善证券市场民事责任制度起到重大作用。结合《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责任主体及其归责原则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保证合同无效时,保证人的民事责任不再是保证责任,而是缔约过失责任,在不同情况下其责任大小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我国关于公司赔偿责任法律规定的发展历程,对出资不到位进行了界定,指出关于出资不到位股东对公司债权人的赔偿责任在我国尚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行政法规和司法解释则又因事而设,没有形成统一的责任规则。根据民法、公司法的原理,结合司法实务,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内幕交易案中,侵害人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实践中现行的民事诉讼制度对内幕交易侵权之诉缺乏可操作性,诉讼制度的缺失使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降低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影响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立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建立内幕交易民事赔偿的诉讼制度,需要针对内幕交易的特殊性,从民事诉权、代表人诉讼、管辖、举证责任、裁判效力等几个方面给予理论上的研究,探求可操作性的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6.
“验证企业资本 ,出具验资报告” ,是注册会计师法定的审计业务之一。近年来因虚假验资报告而引发民事纠纷不断出现。本文以注册会计师验资业务为切入点 ,阐述了验资报告的法律性质和作用 ,从法意上探讨了虚假验资报告的判断标准。从现行法律出发 ,结合法理和司法审判实践认为 :虚假验资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是侵权性质的民事责任 ;其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为过错责任原则 ,而过错的判断标准应为《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 ;虚假验资报告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因果关系是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重要构成要件。文章还对虚假验资报告除委托人以外的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范围作了界定、对虚假验资证明民事赔偿责任的范围和顺序等其它民事责任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研究公司发起人忠实义务的最终目的在于通过对发起人苛以严格的法律责任,限制其在公司设立中滥用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人的利益。本文对于公司发起人违反忠实义务的法律责任,主要从撤销合同、利益返还及损害赔偿这三种形式展开。值得注意的是,股份有限公司可以采取募集设立方式,其设立涉及到发行股票,受到来自证券法的规范,因此文章分析亦涉足证券法的责任规定。  相似文献   

18.
见义勇为行为究竟应当界定为公法行为还是私法行为,学者们态度不一.笔者认为对见义勇为行为性质认识的不同体现着学者不同的思维模式,根源于学者对公民与公民及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认识的不同.从民法思维来看,见义勇为体现着市民社会的互助精神;而在公法角度来看,见义勇为意味着公民对国家责任的协助履行.现实生活中见义勇为者因其义举遭受的巨大损失难以在个体公民之间分担的窘境凸现了民法思维的局限.本文作者力图突破民法思维的局限,增加国家的补偿责任,从而从根本上改善见义勇为者的处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