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原则导向监管作为国际金融监管的新理念,受到很多国家的追踪和推崇。然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原则导向监管开始受到各方质疑。文章对原则导向监管的理念、优势以及实施的基本条件进行全面剖析,并结合其在国外的实践状况,得出对我国推行"原则导向"监管理念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万方 《当代经济》2010,(11):136-13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出台是我国银行业在全面开放之际,对外资银行监管改革的一项重大改举措,其中要求外资银行在我国境内开展全面业务时必须注册为独立法人的法人导向规定最为引人注目。本文针对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从实行分行政策到推行法人导向的转变,分析了其产生转变的背景及导致转变的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推行法人导向制度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金融服务已逐步成为银行获得市场份额、获取经济利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银行业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监管却仍停留在传统方式,很难实现有效监管。运用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理念,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运用于银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全过程,提高监管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际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投机行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各国充分认识到对于金融衍生品市场的监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我国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处于刚起步阶段,作为新兴经济体对于市场的监管问题不可小觑。如何在革新监管模式下,缩小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发达国家之间在监管法规、理念等方面的差距就成为我国监管体系革新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5.
影子银行的发展在给金融业带来活力的同时,亦引发相应的体系性风险、流动性风险以及监管缺失问题,带来一定的不稳定性,因而需改革我国分业监管模式,树立功能性监管理念,健全影子银行法律法规,在鼓励金融创新同时,注意强化金融监管的有效性,让影子银行在完善的监管制度下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6.
穿透式监管作为一种新的监管模式,为了避免扩大解释及扩张适用范围,应在金融领域不同层面将其定性为一种监管方法抑或一项监管原则。结合穿透式监管作为一项原则在私募基金适用的可行性,来审视穿透式监管原则主要通过信息披露的方式,穿透核查多层嵌套私募产品最终投资者是否适格以及底层资产去向的适用效果已经初步形成。但仍需从统一私募基金监管标准、决定穿透式监管适用"度"的监管成本与监管收益、监管底线与行为底线等影响因素,来完善穿透式监管原则在私募基金监管中的适用,推动私募基金走向规范化、市场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全球化以及金融创新的深化,综合经营已经成为金融业发展不可逆转的方向.面对一业为主综合经营形式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如何在坚持"分业监管"的前提下应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难题,主监管制度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互联网金融不断创新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金融领域的一个热词,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将成为现阶段的重大课题,引发广大学者的极大关注。但于此同时,诸多风险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因而必须高度重视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问题。为此,文章从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与传统的金融审慎监管相分离的原因,指出设立独立的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机构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设置的现状,指出其无法适应金融业跨业经营、交叉性金融产品创新大量涌现对金融消费者保护提出的新要求。针对主体设置中存在的监管盲区和监管重叠,以及由于独立性缺失对监管有效性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分阶段变革我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监管主体设置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比较研究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有风险在其内部传播、信息透明度低以及成员企业不一定能保持独立的决策自主权等情况,因而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严格监管很有必要.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均有严格的监管,表现在:有完备的监管法律、严格的准入条件、明确的经营管理约束条件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可采取加快立法、实施功能监管、建立有效监管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研究了世界上 1 1 8个国家 (地区 )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及其对金融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以下四种维度的不同组合 :1 )政府拥有银行的程度 ;2 )政府直接监管银行的力度 ;3 )政府授权非政府机构进行监管的力度 ;4)明确的存款保险制度涵盖范围 ,我们把世界各国 (地区 )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划分为三大类 :1 )印度 -中国型 ;2 )南非-菲律宾 -墨西哥型 ;3 )德国 -美国 -瑞士 -法国型。比较不同的监管模式 ,在促进金融业发展方面 ,德国 -美国 -瑞士 -法国型的监管模式最佳 ,南非 -菲律宾 -墨西哥型次之 ,而印度 -中国型最差。比较中国的商业银行监管模式与世界平均水平以及德国和美国的差异 ,结果显示了中国过多的对政府拥有银行和直接的事先监管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Financial stability in Europe has received renewed attention with the advent of EMU. This paper examines whether EU country banking systems are particularly vulnerable to systemic risk. Our approach is to explore episodes of banking sector distress for a large sample of countries, highlighting the experience of the EU. We estimate multivariate probit models linking the likelihood of banking problems to a set of macroeconomic variables and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spects of bank supervision and regulation, restrictions on bank portfolios,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ystem. Given these characteristics, the model predicts a low probability of banking sector distress in EMU countries.
JEL classification : G 21; E 44; F 4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1990—2009年间68个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面板数据,从管理效率、市场竞争性和盈利能力三个基本方面对影响一国银行业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从宏观经济政策来看,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稳步推进资本账户开放,将有助于提高一国银行业的整体效率;从银行产业发展来看,银行业效率的提高需要在保持适度资产规模和产业集中度的基础上,防止银行信贷的过度扩张和银行危机的发生;从制度文化发展来看,加强产权保护,促进社会信用文化水平的提升,将有助于一国银行业效率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14.
银行资本监管理论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入世后的银行监管体制改革需要积极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基于这一认识 ,本文从银行资本监管的理论出发 ,探讨了其必要性及局限 ,并引证近期西方学者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进一步分析市场机制对资本监管有效性的改进及该理论体系的发展对我国银行监管的实践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不良资产、税收与银行准入的开放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中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金额巨大,风险很高,但同时也有大量的投资者希望进入这个行业;商业银行业整体上资本金也严重不足,但监管者却不愿意让投资者进入。本文深入分析了这两个悖论背后的税收原因和金融制度原因,提出只有建立在“资本监管”基础上的银行监管,才能消除悖论,使监管变得理性,使商业银行体系趋于稳健,同时也使银行业趋向开放。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亚洲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与面板协整方法研究混业经营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的关系.理论研究表明银行集中会带来两种相反作用的效应: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银行集中度提高所带来规模经济上升促进银行效率;相反专业化经济下降损害银行效率.实证分析(1)支持理论所表明的均衡关系,银行效率与银行集中等变量存在协整关系.(2)混业经营条件下,银行集中与银行效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规模经济效应大于专业化经济效应.因此混业条件下,提高银行效率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强竞争,适度提高商业银行的集中度.  相似文献   

17.
In a dynamic framework, commercial banks compete for customers by setting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granting loans, while taking into account regulatory requirements. By easing its acceptance criteria a bank faces a trade‐off between attracting more demand for loans, thus making higher per‐period profits, and deterioration in the quality of its loan portfolio, thus tolerating a higher risk of failure. Our main results state that more stringent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lead banks to set stricter acceptance criteria, and that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the banking industry leads to riskier bank behaviour. It is shown that risk‐adjusted regulation is effective. In an extension of our basic model, we show that it may be beneficial for a bank to hold more equity than prescribed by the regulator, even though issuing equity is more expensive than attracting deposits.  相似文献   

18.
银行业的集中、竞争与绩效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各国金融资产配置方式不同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存在鲜明的差异。与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的逻辑推论及其倡导的理想境界可能完全相反 ,由大规模银行组成的相对集中的产业组织结构并不一定导致竞争程度的下降。中国银行业偏高的集中率并不是影响行业竞争程度的原因 ,事实表明 ,中国各银行之间在存贷业务及其他业务上并不缺乏竞争。主要问题在于现有的国有银行经营机制不灵活、效率过低。即使中国银行业大幅度提高了商业化程度 ,银行业的产业组织结构也不宜于过度分散 ,保持相对集中的行业结构 ,可能更有利于提高金融资产的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19.
This work aims at contributing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arly warning systems of banking crises using a new approach accounting for model uncertainty. We show that a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based on Bayesian model averaging (BMA) is a good strategy to predict banking crisis. To do this, we argue that differences in vulnerability to banking crisis can be largely explained by an asymmetry between financial market evolution and regulation update on a sample of 49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between 1980 and 2010. When markets are liberalized, competition pushes bankers to take more risks and take advantage of regulatory delays thus increasing crises probabilities. Our empirical evidence supports that crisis probability is higher in country liberalizing their banking system when regulation is not updated. We developed an early warning system for systemic banking crises based on the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Its main difference to existing prediction models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literature is that it is intended to identify and resolve what is called by Bussiere and Fratzscher [(2006). Towards a new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financial crise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oney and Finance, 25(6), 953–973] as post-crisis bias in binomial models and to develop a new methodology of leading indicators selection based on BMA. Overall, our model predicts all banking crises during our sample period.  相似文献   

20.
银行集团的并表监管: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璐 《财经科学》2008,(1):35-41
并表监管是对银行集团特殊复杂的风险暴露进行监管的一种重要的方法.无论采取何种监管理念、监管模式,并表监管的技术性要素都是实施银行集团有效监管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内容.巴塞尔委员会、三大国际监管机构的联合论坛以及欧盟是推动并表监管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对这些国际机构在并表监管具体框架和技术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银行集团并表监管有效性的制约因素,并结合我国监管实践提出了完善我国并表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