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市场细分的概念是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史密斯于20世纪五十年代中期提出来的,它的产生与发展从一开始就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经济国际化日益加速的今天,国际市场营销中的市场细分,对跨国公司发展起着前所未有的基础性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旅游业——上海新一轮发展中的主导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正在构建符合世界级城市的新型产业体系,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从“国际制造业中心”向“国际服务业中心”的转型,是上海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断增长,20世纪90年代旅游产业已超过石油和汽车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在强调经济可持续增长与社会协调发展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正视旅游业在上海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金山区是上海南翼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要地,一个世界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正在区内逐步形成,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企业如何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加快优势行业发展,推进战略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能力,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努力建成具有二级市场功能的现代化滨海新城,真正成为上海二十一世纪发展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就依托石油化工优势,加快金山战略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国际资本跨时空流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新技术迅速扩散,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势不可挡。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跨国公司日愈激烈的产品竞争,置身于已向世界开放的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应该采取怎样的发展模式,才能快速提高国际竞争力,站稳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呢?答案是采取工技贸一体化、跨国公司、战略联盟等多种发展模式,来站稳国内市场和开拓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我国自营进出口企业迅速发展,这为国有粮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并在竞争中求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由于国有粮食企业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对此却反应迟缓,行动滞后。因此,国有粮食企业必须把握机遇,加快步伐,增强国际竞争意识,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寻求发展。一、国有粮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必要性。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国有粮食企业要寻求生存和取得发展,必须在充分利用国内市场的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国有粮食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是经济大环境的要求。第一,国际间经济交…  相似文献   

6.
顾村樱花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在旧城改造中营造了一批新的延中绿地、华山绿地、黄兴绿地等城市公园,它不仅成为城市的绿肺和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而且提升了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品位。顾村公园是上海近年来营造的又一座具有特色的大型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7.
舒万 《农家之友》2009,(10):57-58
高压喷射灌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日本在化学灌浆的基础上首创的,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我国,80年代在水利工程中获得推广应用,90年代国际承包商在二滩工程和小浪底工程完成的高喷防渗幕墙,设备精良、技术先进、工期短、质量好,带动了我国高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使得我国不得不逐步开放国内市场,打破关税壁垒,取消政府保护,并且要遵守国际通行的贸易法律、法规及惯例。这势必吸引更多的国外大型跨国企业到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国的中小企业只有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断改善生产技术,转变经营理念,开拓发展市场,才能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纵观20世纪90年代至今,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上海投资对上海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对推动上海世界级城市建设进程,对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正以磅礴的经济爆发力,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浦东开发开放和市中心区旧城改造目标的基本实现,上海城市建设重点正在向郊区转移,这标志着进入新世纪,城乡一体化将成为上海建设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向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大都市迈进的重要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1.
目前普遍认为,农业发展是整个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自从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经济发展以不同程度,不同形式在整个世界持续下来.工业革命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发生的变化,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农业经济.尽管自18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是经济学家一直所关心的问题,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才为西方学者和政界人士着力研究.在50年代,发展经济学家趋向于把农业看作是在经济发展大系统中微不足道的因子.他们认为,经济发展只能通过对资本密集型工业的大规模投资才能起作用,农业只???????的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大国的富裕之路——绿色食品开发战略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一、绿色食品开发战略实施的依据  (一)可持续农业是21世纪理想农业,绿色食品工业是可持续农业的必然延伸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可持续农业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声明、公约发布以来,可持续农业在国际众多国家的参与论证与各自实践中,逐渐成为公认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可持续农业将经济、生态、社会融为一体,相互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农业机制的本质关系和发展规律,被称为21世纪最理想的农业模式。我国于1994年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将其作为进入新世纪…  相似文献   

13.
上海市自20世纪80年代末实行"菜篮子工程"以来,在蔬菜生产和出口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2009年金融危机以及国外进口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蔬菜出口出现下降趋势,如何充分利用上海的区位地理优势、人才科技优势、生产设施优势和品种资源优势,发展名、优、特产品,面向国内外市场,是21世纪上海"菜篮子工程"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增长点,未来上海蔬菜出口企业将有如下几点变化:  相似文献   

14.
经过20世纪90年代的大发展、大转变,上海已从国内工商业城市转变为内外开放的经济中心城市。国内外环境的重大变化,都将对上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接轨世界、融入全国的上海,必须深刻把握国内外发展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WTO后,国内经济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增强,中国经济逐渐融入日益变化的国际经济大潮之中。作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中国农业银行,如何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按照市场法则配置金融资源,实现农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应当实施五大战略。21世纪将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创新、知识创造性应用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人类将进入全球化知识经济的时代。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才资源的银行,毫无疑义将具备不断发展一路领先的潜在力。农业银行要真正具备这种潜在力,当务之急是要…  相似文献   

16.
战略成本管理是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形成的成本管理新思想、新方法。它的特征是把成本管理放到改善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地位的大前提中来考虑。本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主要探讨了战略成本的基本程序和实施的现实意义,以期为企业的成本管理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一、循环经济的提出及在我国的发展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环保意识兴起的20世纪60年代。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在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国际社会两大趋势下,才引入有关循环经济的思想,起步较晚。此后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8.
《农民科技培训》2008,(12):37-37
自20世纪初在黑龙江北安县及嫩江流域,当地猎人养赤狐以来,我国的养狐业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了。20世纪50年代前,由于社会的变迁和经济技术落后,养狐业始终未能发展起来,真正的发展是从1956年起步,大发展是在20世纪80-90年代。当时形成国营、集体和个体一起上的局面,1996年底达到高潮,全国存栏种狐约100多万头。  相似文献   

19.
韩乾 《上海综合经济》2003,(10):45-46,67
1990年4月18日,中国政府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提出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浦东开发开放为上海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经过十三年开发开放,浦东经济高速发展,城市面貌发生了惊人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而在浦东的发展过程中,引进外资一直是其开发开放的强力杠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浦东引进外资的基本情况 浦东在开发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的原因,吸引的外商投资项目寥寥无几,从1981年到1990年近10年共批准项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饮料消费量迅速上升,全球饮料业进行了高速的产业集约,而且消费地域差别也更加明显。改革开放以后,几乎世界上所有的饮料巨头都在逐鹿中国。目前,中国软饮料市场比重最大的碳酸饮料市场一直被百事可乐、可口可乐两大企业占据。如何与国际品牌巨头进行市场竞争,如何在开拓国内生存空间的同时向国际化迈进,是我国饮料业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