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国有股权进入证券市场以来,国有股权收益问题,一直是经济界讨论的热点。但长期以来,受制于股权分置的制度缺陷,上至国务院国资委,下至各省、市地方政府以及相应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在对涉及上万亿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的管理方面,只  相似文献   

2.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的管理是一项意义重大的系统工程,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文章通过对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目标定位和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内容进行了界定,探讨了我国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的历史沿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收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肖条根 《企业活力》1994,(12):25-27
加强对国有股权代表管理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江西肖条根国有股权代表(以下简称代表),是在国有股份制企业里负责经营国有资产的国有股东代理人。他的职责是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目前,国有股在绝大多数股份制试点企业里处于控股地位,代表...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转折点。由非流通股和流通股构成的“二元市场”将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而终结。这场制度变革改变了中国股市“不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格局,也将占股市273的国有股和法人股推向了市场。2007年6月底,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转让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受让办法》,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在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相关监管制度的及时跟进,正是为了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行为,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将对国有企业改革产生深远影响,一些旧有的“痼疾”有望得到矫治。与此同时,这一新形势也对国有上市公司的治理和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新的挑战,在第二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之后,将不再进行新的试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将全面铺开。股  相似文献   

6.
加大对产权交易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完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监管体系,加强混合所有制企业的国有产权管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有产权制度体系建设,是下一步国有产权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一、对国有股权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国有股权管理的目标是要促进国有资产合理配置,优化国有资产投资结构,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但有的国有股持股单位将上市公司的股权管理视同一般的国有资产管理,除了按照法律程序委派股东代表出席公司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外,平时很少过问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发展问题,“重上市,轻管理。的现象较为普遍。 二、国有股持股单位与政府国有股权监督管理部门沟通不够。有的单位认为,政府已明确自己为国有股的持股单位。上市公司的所有重大问题不用再向任何部门请示汇报。有的…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为研究重点,识别股权分置改革这一制度转变过程中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取的策略。以沪深股市中江苏2004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使江苏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平均下降10%左右,但股改后国有股东主动减持意愿并不大,对某些一般竞争领域行业还进行了增持,这可能与国资管理部门害怕失去控股权有关。  相似文献   

9.
国有上市公司是国有企业的主体力量,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收益是体现国有企业经营好坏的主要考核标准。进一步对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收益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我国2010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截面修正Jones模型,从盈余管理程度、正向盈余管理与负向盈余管理三个角度系统研究了终极控制权、股权制衡度、终极控股股东性质与盈余管理的影响关系。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控制权比例越高,盈余管理幅度越大;股权制衡度越高,正向盈余管理幅度越小;国有上市公司由于受到政府的"照顾",正向盈余管理动机显著小于非国有上市公司,负向盈余管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全流通时代,市值成为衡量上市公司价值的重要标准。国本文主要从市值管理的内涵、山西省开展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重要意义、通过市值管理盘活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等三方面阐述应该如何加强国有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相似文献   

12.
黎玉 《活力》2013,(18):61-61
所谓国有股权转让,是指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和持有国有资产的企业依法将国有股权转移给其他单位或者个人的行为;按照国家规定无偿划转国有资产的除外。国有股权转让的主体包括:  相似文献   

13.
一、上市公司亏损的因素分析 1.上市公司亏损的制度因素分析。 (1)国有股东缺位。我国国有资产的委托经营链为:政府-资产管理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际上处于国有股权代理人的控制下。由于国有资产的“非己性”。上市公司中国有股东(资产管理公司)能否真正关心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便不得而知,这样就难以真正发挥其对上市公司董事会、经理的监督和激励作用,上市公司经营者只关心自己的利益而不去真正关心企业的业绩。  相似文献   

14.
国资委作为管理非金融营利性国有资产的实体机构将分三级政府设立国资机构,每一级国资委只对本级政府所管辖的国有资产和国有股权行使出资人职责。因此,设立国资委意味着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国家统一所有,地方分级管理”将出现重大变革,这也预示着上市公司重组提速,上市公司未来将面临更多的发展与重组机会,国资改革将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通过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并赋予其国有出资人的职责,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组织体系,为实现国有经济与股份制的对接创造了条件。但要使国有股权代表管理体系趋于完善.促进国有股权代表认真履行职责.建立一套有效的股权代表激励约束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终极控制人性质是影响对价的重要因素,表现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高于私有产权控制的上市公司;而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对价显著地低于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对价的因素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地存在。由于对价过高反映了大股东的损失,因此,本文的研究结论意味着,股权分置改革中可能存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相对而言,中央政府、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政府干预视角,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强度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为了确保上市公司管理层社会性任务的顺利完成,降低了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与只承担单项盈利任务的民营上市公司相比,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强度明显要小.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对上市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强度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越少,地方政府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来管理企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强度就越大.文章还发现,公司规模越大,实施股权激励强度越大,公司治理因素并没有显著地影响股权激励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我国将对大多数国有(集体)企业进行改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国有资产占有和使用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改制后的国有资产多以股权、债权或租赁经营、委托管理等形式存在于改制以后的企业,实现产权明晰、责任到位的目标。原来由主管局、控股公司、集团公司等具体承担的国有资  相似文献   

19.
黄玮婷 《现代管理科学》2011,(2):106-107,119
文章通过2006年到2008年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大宗股权交易的数据,对国有上市公司和非国有上市公司股权交易中的溢价问题进行对比,并对其中的控制权私人利益进行了度量。研究发现,在股权转让过程中国有上市公司比非国有上市公司存在更高的控制权私人利益水平,国有控股不利于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股权激励已经成为委托——代理双方建立利益共享机制的一种长期有效的激励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激励经营者在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追求企业利益最大化,从而使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追求目标相统一。然而,由于企业股权性质的不同,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状况并不相同,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偏重于履行监督职能,而民营上市公司则出现了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这对股权激励效果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基于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的角度,就大股东控制权对股权激励效果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