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必须深化企业的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在当前新形势下,深化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基础条件企业的工资制度改革必须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环境的制约,必须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必须实现“三权归一”(即:控制权、收益权、分配权)归位企业。因而,企业工资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条件是:一是要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这是工资分配的载体;二是要建立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国家核算、企业核算在内的社会核算体系,使收人分配透明化,这是工资分配的基础;三是企业经营机制与市场接轨,…  相似文献   

2.
工资分配 ,历来是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山东省地矿局结合地勘单位实际 ,紧紧围绕全局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 ,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 ,在局、队两个层面的工资分配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各地勘单位所采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 1)模拟实行年薪制 ;( 2 )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 3 )以效益工资为主体的浮动工资制度 ;( 4 )以费用包干为主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3.
工资分配,历来是职工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山东省地矿局结合地勘单位实际,紧紧围绕全局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搞活内部分配,在局、队两个层面的工资分配上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各地勘单位所采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1)模拟实行年薪制;(2)建立以岗位工资为主要内容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3)以效益工资为主体的浮动工资制度;(4)以费用包干为主的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4.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是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勘单位的工资分配是一种高度集中的分配管理模式,执行的是国家政策规定的结构工资。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平均主义,严重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制约了地勘经济的发展。地勘单位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应强化工资分配的激励作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其构成应包括基本工资、物价补贴、年功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等五项。同时要实行改革的配套措施,以激活内部分配。  相似文献   

5.
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是企业工资制度和工资计划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取决于经济效益的增长,职工个人的劳动所得取决于企业经济效益和个人的劳动贡献,企业内部分配制度、分配形式,在核定的工资总额范围内,由企业自主分配。国家规定,企业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脱钩,实行工效挂钩,国家不再统一安排企业职工的工资改革和工资调整。因此农垦企业是否实行工效挂钩,采取什么样的分配形式,如何建立企业职工正常的升级制度,就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弶港农场工资分配制度改革首先是在农业单位展开,然后向非农单位渗透。工资分配的弹性也是随着改革的深入而逐步加大的。 一、工资制度改革的实践 为适应我场劳少地多(全场耕地4.8万亩,大田劳力仅600多人)的场情,以充分挖掘土地潜力和发挥机械化优势,从1988年起,我们将近4万亩耕地由分场、作业区及机站集体承包;将不足1万亩田承包给农工个人,建立了以“少数人种多数田,多数人种少数田”的机农利益共同体。其工资分配的主要做法是:集体承包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社会分配中存在的平均主义和分配不公的问题,加快分配制度的改革,最近国务院决定立国务院分配制度改革委员会。 该委员会下设三个小组:1、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小组,以人事部为主组成。2、企业工资制度改革小组,以劳动部为主组成。今后企业将不再搞普调升级。企业可以实行岗位结构工资,国家只把企业的工资总额控制住;岗位结构工资按劳动条件、技能、工作质量、贡献等因素而定。今后,企  相似文献   

8.
实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环节,2006年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旨在建立符合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绩效和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河北省林业系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从2010年正式开始实施,23个事业单位建立了不同的绩效工资评价指标体系,笔者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为决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国企工资分配制度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无论是从企业所受的外部竞争环境考虑,还是从企业内部员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国有企业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尤其是十五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鼓励资本  相似文献   

10.
一、内部年薪制的由来公司的内部年薪制是伴随着股份制的改革推行的。为了规范运作,加速向现代企业制度的迈进,公司实行股份制改造后,对沿袭了近30年的工资制度进行了改革。把职工工资分划成岗位工资、工龄工资和效益工资三大块,加大效益工资的比重,直接与经济指标挂钩,较好地解决了职工利益分配中的责、权、利关系,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对中层以上干部的工资,鉴于其承担的责任大,同时考虑到在工资制度改革中须妥善解决好两大"棘手"问题:一是在对干部业绩考评上难以量化确定,干部与干部间争利益、争待遇;二是干部与职工在工资分配上吃"大锅饭",个别单位的中层干部与职工争效益工资。对此,迫切需要建立一种便于公司  相似文献   

11.
一、摒弃收入分配的资格主义1.应逐步取消资格性收入,增加岗位性收入比例。在现实环境下实行岗位系数工资与档案工资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分配办法。岗位系数工资就是在岗期间的实际工资收入;而档案工资则不作为在岗期间的分配标准,可以用此标准来计提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职工福利费及其他各种应提经费,更主要的是要将档案工资作为退休、退职费发放的基数。这种方法对老同志而言,既可以消除其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后的后顾之忧,也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竞争聘用力所能及的工作岗位,与年轻同志比干劲、比业绩、比价值,通过勤奋的工作提高收入,从而更好地促进工作的开展。对年轻同志而言,这种分配方法既为他们提供了展示才能、证明自身价值的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正确认识现阶段农发行经营的现状,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收入分配结构和分配方式,拉开收入分配的差距,提出和在实践中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途径是我行的当务之急。一、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总书记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体现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信用社收入分配改革的必要性目前,大部分农村信用社执行的仍然是农业银行行员制工资制度,依照行政级别计发工资,员工获得的工资报酬已不能准确体现员工的劳动价值,对优秀人才缺乏吸引力,而且,工资在员工收入中所占比重也越来越低,非工资收入比重越来越高,而非工资性收入各地差异较大,名称各异,计发渠道、标准不一,也很不规范,有的地方甚至设立账外账或小金库提高员工待遇,其根本原因就是目前的工资制度已经脱离了按劳按效分配原则,加之农村信用社分配自主权未被固化,收益和分配政策都具有不确定性,没有对员工起到应…  相似文献   

14.
国家经贸委、人事部、劳动及社会保障部日前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 ,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这三项制度改革的意见包括 :一是要求取消国有企业的行政级别。国有企业不再套用国家的行政级别 ;管理人员不再享有国家机关干部的行政级别待遇。二是生产经营严重困难和濒临破产企业 ,可依法经济性裁员。三是企业的专业人员可实行关键性技术折价入股和股份奖励、股权等分配和激励形式。国企改革新政策@郑言  相似文献   

15.
企业职工对工资分配的公平感,也就是对工资发放是否公正的判断与认识,是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在设计工资制度和进行控制管理时首先需要考虑的因素。工资的公平性可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6.
实行行员等级工资制的难点及对策黄臣良,杨武胜对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进行重大改革,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次工资制度改革与以往不同的明显区别是建立了符合机关、事业单位各自特点的工资制度。农业银行作为事业单位的第五类,干部实行行员等级工资...  相似文献   

17.
破除“铁工资”建立内部分配机制侯广平,周光成加快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强化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重点。以问种模式分配,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笔者就破除“铁工资”,建立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谈点粗浅看法。一、建立新的分配形式及管理...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基于教育强国的战略考量,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在吸引优者从教、焕发教师教学活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职本位思想”“平均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于现行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中,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情况,其次分析现行高校教师绩效工资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希望能为教师工薪待遇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新工资制度在工资构成上分为职务(技术等级)工资和津贴(活的部分)两个部分。职务工资占60%,津周占占40%。我场是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属于差额拨款的林场。根据人事部、林业部人薪发(1994)26号文件精神(津贴是林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活的部分,与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数量和质量直接挂钩,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和经费自立程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人事部门核定编制的实有人数的基础上,实行内部工资总额包干,采用符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方法,对津贴实行二次再分配,搞活工资分配制度,逐步向工效挂钩过度,做到自…  相似文献   

20.
当前,企业内部分配变革主要有以下趋势: (一)突出岗位工资的职能。岗位是最能体现职工劳动差距的基本单位。为了体现岗位工资在职工工资结构中的主导性,首先是对现有繁杂的工资结构予以简化。英雪纳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在国际航运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改革工资制度,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将原有工资单元归并,取消了各类补贴、津贴,在中青年职工中取消了年功津贴。上海南方企业(集团)公司各子公司尽管原来分配模式各异,但工资单元内涵重复,津贴、补贴项目繁多,成为共同的问题。这次内部分配改革中对原有的工资结构动大手术进行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