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泛珠三角区域会展业的现状扫描会展业作为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既依赖于区域内统一的大市场的形成,也对区域经贸发展合作有着显而易见的推动作用。本部分着重对泛珠三角区域各地区会展业进行简单的介绍(广东部分在下文中专门说明)。1、香港。香港是亚太地区重要的会展中心城市,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澳门会展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澳门发展会展业的优劣势和重要契机,比较香港和广东在这方面的优劣势,认为促进澳门会展业飞跃发展的重要手段是认清楚三地的互补,认清楚新时期背景下所赋予的契机。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会展业起步很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市场前景看好。但由于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的会展业发展存在着不少隐患,阻碍了我国会展业的良性发展。消除这些隐患,让我国的会展业健康、稳步地发展,是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颖 《商场现代化》2007,(35):278-280
随着会展业的快速发展,会展业专业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会展业健康发展的一大瓶颈。会展业是一个整合度极高的行业,要求从业人员是既懂外语、计算机,又会策划、营销、招商、管理等复合型的专业人才,而且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历程较短,这本身也导致高级会展专业人才一将难求。目前吉林省会展业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会展经理人职业化观念尚未形成,会展从业人员分工不明确,人员流动性大,应用高新技术的能力差等问题。会展业人力资源严重不足是摆在会展业界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河北省会展业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中,它与多元化的旅游产业不断壮大河北省的经济发展。从发展过程中看,会展业和旅游业具有综合性强、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效应明显等特征,会展旅游既是会展产业的一个环节,也是带动旅游业的一种延伸。为了加强全省会展业与旅游业的相互联动,寻求会展业与旅游业最佳的互动发展模式,拉动全省经济的增长,就要让会展业与旅游业成功有效地对接,整合资源,让会展业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又以旅游来促进会展业的完善发展,发挥会展业和旅游业的产业功能,引导会展业和旅游业稳步、可持续的发展。推进促使会展活动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以此来推动河北省会展旅游业共同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会展业与北京会展业的比较,分析了两个城市在会展业发展上的共性和特性,此外,在分析重庆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和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会展业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发达国家会展业对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总结发达国家包括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及地区的会展业发展经验;然后分析我国会展业发展的基本状况,包括优势和劣势;最后,结合发达国家会展业在管理体制、场馆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会展营销方式、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经验,提出应如何发展我国会展业。  相似文献   

8.
会展业的发展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密不可分。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区域内会展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各主要城市会展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产业优势不明显、定位不准确等问题。为了明确各城市会展业发展定位,促进区域内会展业协调发展,本文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城市会展业关联产业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该区域会展业整体发展定位和各城市的具体定位。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会展业发展环境及运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展业是伴随着第三产业发展日趋成熟而出现的一个综合性更强、关联性更大、收益率更高的经济形态。本文以重庆会展业为例,通过对重庆市会展业所处的经济阶段进行分析,提出构建适合重庆市自身的会展业运作机制,以期对重庆市会展业和会展企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仿佛是昨天,那个令无数中华儿女热泪盈眶、花火满天灯如昼的夜晚——1997年7月1日,"东方之珠"回归祖国。十年间,香港经济经过市场的洗礼,在稳步提升,并为全球所瞩目。在这3600多天里,作为香港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会展业又走过了怎样的日子,发生了哪些变化?香港会展业的未来会是怎样?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邀四位嘉宾,和我们一起共同读一读香港会展业的十年——  相似文献   

11.
王宁 《商展经济》2023,(21):4-7
作为河南省的省会城市,郑州市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会展业在郑州市迅速兴起并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会展业给郑州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力,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郑州市会展业发展的优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有助于促进郑州市会展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文章阐述了创意城市的基本特征,分析了发展会展业与建设创意城市的关系。文章认为:我国当前会展业存在重数量轻质量、重硬件轻软件、重眼前轻长远、重投入轻产出等问题,提出要重视前期创意策划,结合城市自身产业特色和市场需求选好会展主题,形成专业化发展的格局;以文化创新促进会展业发展,形成会展业的文化特色和品牌效应;政府鼓励和支持的手段要有科学态度,必须重视投入的实际效果效益,以创意提升我国会展业。  相似文献   

13.
重庆会展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会展业发展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庆发展会展业的对策建议,探索加快城市会展业发展的多种途径,为将重庆打造为中国西部"会展之都"拓宽渠道。  相似文献   

14.
会展业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态势和方向正在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影响黑龙江省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品牌展会数量少、影响力小、经济效益较低,特别是会展组织、策划、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黑龙江省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黑龙江省会展业做大做强还有赖于政府重视扶持,会展业发展应走向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道路。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  相似文献   

15.
会展业作为黑龙江省经济发展中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态势和方向正在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目前影响黑龙江省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是品牌展会数量少、影响力小、经济效益较低,特别是会展组织、策划、管理人才的严重匮乏,已成为黑龙江省会展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黑龙江省会展业做大做强还有赖于政府重视扶持,会展业发展应走向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道路。高校和相关培训机构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  相似文献   

16.
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及未来发展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冬梅 《北方经贸》2008,(1):136-137
改革开放以来,会展业在我国得到迅速发展,涌现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一大批会展中心城市。文章在分析大连会展业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一要提高认识,增强发展会展经济的紧迫感;二要加强会展经济的研究,尽快制定会展业发展规划;三要建立健全会展业管理机构和体制,实现会展业高效有序运作;四要组建会展企业,培育会展定型项目;五要加快会展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相似文献   

17.
顾及人  童琦 《现代商业》2014,(15):60-61
近年来,会展业与旅游业成为了城市经济的增长点。会展业与旅游业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目前杭州会展业与旅游业发展并不协调,两者间的关联带动性发挥得并不充分。本文首先阐述了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异同点,以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对杭州会展业与旅游业的关系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杭州会展业与旅游业在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两者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全球范围内,会展业和会展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元化、全方位和高增长的积极态势。由于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和要素禀赋的差异,世界范围内会展经济发展表现不平衡,并演化出各具特色的会展经济发展模式。欧洲会展业发展历史悠久,会展业成熟高端。美洲会展业得益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平台,发展快速,规模巨大。亚洲会展业开始起步,新兴会展城市发展潜力大,后发优势明显。借鉴会展经济典型的发展模式,中国应客观评价发展会展经济的必要条件,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特色;推动会展业朝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使会展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正向带动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并且以发展会展业和会展经济为契机,提升所在城市及地区的国际化水平,实现开放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会展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已经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许多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积极推动会展产业发展为自身带来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但另一方面会展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有效地发展会展业,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陈珂 《中国会展》2021,(7):36-43
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办好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以及首届消博会等重大展会;精心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等与会展业有关的大事件。今年年初,各地政府大力支持会展业,出台了相关政策促进会展业发展。在新发展阶段,会展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