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市场决定论的背景下,竞争成为企业获取资源的最常规方式,而品牌则日益成为企业竞争的最有力武器.企业品牌如何打造?习总书记说,中国对外宣传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我觉得,企业的对外宣传也需要讲好企业故事,传播好企业声音.讲好企业故事,就是讲好品牌故事;传播企业声音,就是传播企业文化.品牌故事如何讲?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一、品牌故事由谁讲? 1.明星代言品牌 站在广告的角度来看,品牌代言人是品牌故事的第三方讲说人.回顾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广告实践,名星代言品牌是较早采用的品牌传播方式.这种做法,常见于日常消费品的宣传.  相似文献   

2.
本土品牌"洋务运动的困局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徒有其表披洋皮我国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评价普遍要高于本土品牌,他们将外国品牌与时尚流行、高档、品质好等联系在一起。鉴于此,我国很多企业为了迎合消费者这种思维定势,纷纷主动向洋品牌靠拢,在品牌建设上企图通过徒有其表的披洋皮带来品牌档次的提高,然而最终往往陷入了品牌发展的误区。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无形资产之一。它是企业的形象,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们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将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其他产品产生认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2005年笔者与香  相似文献   

4.
企业把一个产品推向市场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是先推广产品好,还是先推广品牌好.一些企业认为先推广品牌好,因为他觉着品牌认知之后消费者就会买他的产品;也有的企业会认为,产品销售能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品牌我不管,只要产品卖好了,品牌自然就出来了.两种想法都很朴素也很直接,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要根据市场条件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5.
本文聚焦于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对品牌态度的作用效果及其内在机制。基于叙事传输理论,本文构建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心理距离、叙事传输与品牌态度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通过三个情景模拟实验对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完全虚构的品牌故事,素材来源于真实事件的品牌故事对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更为有效。其中,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通过心理距离-叙事传输的链式中介机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影响,心理距离-叙事传输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品牌故事获取方式对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与心理距离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具体而言,相较于被动接收,消费者主动发现品牌故事时,消费者与故事之间的心理距离更近。研究结论揭示了品牌故事素材来源真实性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理,拓展了叙事传输理论在品牌故事营销领域的研究,为品牌故事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从品牌体验的视角来重新审视和制定品牌战略将为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和独特的竞争力。从本质上讲,品牌体验具有互动性、情感性、情境性三个基本特性。品牌体验背景下的消费者行为与传统消费行为存在明显差别。"企业─消费者行为模式"通过控制企业行为,创造品牌体验情境去影响消费者行为,使得品牌战略创新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很多企业都愿意对顾客讲故事,但怎样的故事和讲法才是科学的如同儿时父母讲“狼来了”的故事,为孩子种下了诚实的种子,如今企业也愿意用故事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将品牌的种子植根于消费者心中。故事容易记忆,易于传播;故事贴  相似文献   

8.
很多企业想对外"说"自己的品牌,往往不是无从说起,就是在"搭车营销"和"造车营销"越来越昂贵的费用面前却步.我们从本土品牌中找到几家,它们用故事作载体,收获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当然,并不是每个企业背后都有一个经典故事,谨作品牌传播之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比以前更加注重生活和关注产品品质,而虚拟品牌社群的出现能使这些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聚集在一起,所以虚拟品牌社群成为形成企业形成持续竞争力的来源之一,研究虚拟品牌社群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主要论述虚拟社群品牌的形成原因极其特点,旨在希望对研究虚拟品牌社群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6个危机品牌发布的40个沟通微博及其5510条消费者评论的内容分析发现,消费者网络口碑态度受企业品牌危机沟通策略、危机发生的背景、危机源、企业特征和消费者特征的影响.品牌的微博沟通更倾向于采取否定回应策略,而消费者对于品牌危机沟通微博多呈现负面网络口碑态度.企业、环境和消费者三个方面的各种因素对网络口碑态度的影响是不同的,根据这些因素对网络口碑的作用方向(正向或负向或二者兼有)可将这些因素分为激励因子、保健因子和关键因子.在典型的3种危机情境下,企业不同危机沟通策略对消费者网络口碑态度的影响呈现出权变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科技与企业》2007,(12):36-37
如同儿时父母讲“狼来了”的故事,为孩子种下了诚实的种子,如今企业也愿意用故事来传播自己的主张,将品牌的种子植根于消费者心中。  相似文献   

12.
1、成功的营销往往需要充分的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心里变化。当代消费者在心理与行为上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企业才能进行正确的营销决策与品牌管理,否则,企业就无法参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韦华伟 《经营者》2007,(10):72-72
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往往就是品牌所散发的文化气息。而让品牌充满了文化内涵不容易,因为文化是个很复杂和微妙的东西,企业必须深刻思考文化的要素和构成,为品牌注入文化的同时,也是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品牌。需要关键战在我们营销策划与实操的过程中,发现销量爆涨的两大定律:一是强品牌卖点以不同面貌的创意呈现,与消费者沟通并获得其认知认可;二是做品牌不同于做企业运营,企业运营涉及面广需要一个缓慢积累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品牌仅是面向消费者,因此品牌的确立往往只需几场关键战。好比要让一个女人爱上你,往往只须凭借几次高光时刻即可将其芳心俘获,“英雄救美”就是众多高光时刻中最老的一个桥段。  相似文献   

15.
邱雪晨 《企业导报》2014,(20):120-12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已经不在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逐渐更多侧重于精神需求。品牌不仅能够为其所有者和顾客创造价值,而且能够使顾客能从品牌中获得成就感与幸福感。如今,任何一个行业的产品,品牌价值已经成为其占领市场的制高点。一个好的品牌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它是商业社会中企业价值延续,意味着利润回报。企业不仅要清楚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想方设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要不断地创造消费需求和引导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密切品牌和消费者的关系,保持发展的活力,走上名牌之路。所有品牌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物质需求,更要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为消费者创造精神价值,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极大满足。只有这样,品牌才能获得超越本身的生命力和市场竞争力。品牌的精神价值就是品牌的灵魂,是驱动消费者认同、喜欢和眷恋品牌的核心力量,是品牌区别于商标名称的根本特征,是消费者对品牌建立忠诚度的奥妙所在,也是品牌价值的品牌资产构成的核心基础。  相似文献   

16.
已有研究表明消费者怀旧与消费者细分、品牌复兴和广告策略具有密切的联系,中华老字号由于具有深厚的品牌文化、持续性的经营理念和丰富的品牌故事而较为适合怀旧营销。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品牌重构、产品创新、消费者激活等中华老字号品牌怀旧营销策略,对消费者怀旧相关理论在品牌营销中的应用和中华老字号的品牌复兴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品;市场已经由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消费者从过去的没有选择变得不知从何选择,于是消费者转向求助于品牌,购买名牌产品,品牌效应应运而生,品牌争夺战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优秀的企业家往往通过品牌延伸策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应变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的品牌传播活动已经成为市场营销中重要的一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品牌传播是企业让自己的产品进入千家万户的第一道门槛,是打开消费者心灵,取得消费者认同的第一把钥匙。然而,一些人往往把品牌传播简单看作是“花大钱,作广告”,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娃哈哈品牌的成功传播中,我们不难看出,品牌传播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千头万绪,怎一个“钱”字了得!  相似文献   

19.
刘伟刚 《价值工程》2011,30(35):69-70
网络品牌就是企业的网络形象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总和,它具有相对独立性、效果难以衡量,载体丰富的特点。网络品牌和传统品牌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网络品牌通过企业门户网站、网络推广和网络信息传播表现出来。一个好的网络品牌会给企业的形象、网络销售、传统销售、客户服务都带来改善提高。  相似文献   

20.
市场上的药品有时往往有多种名称,给您选购药品带来诸多不便。弄清了药品的通用名,商品名(品牌名)和别名的区别后,也许会对您大有帮助。 通用名:即国际非专有名称,指在全世界都可通用的名称。如阿司匹林。任何药品说明书上都应标注通用名。选购药品时一定要弄清药品的通用名。 商品名(品牌名):许多生产厂家或企业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品牌,往往给自己的产品注册商品名(品牌名),以示区别。如巴米尔为阿司匹林的商品名,药品宣传大多使用商品名(品牌名),消费者也对商品名(品牌名)比较熟悉,选购药品时,要注意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