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彦伟 《魅力中国》2013,(17):156-156
人类即将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培养能适应新时代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前瞻意义的小学信息技术课是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是培养小学生信息技术道德和意识、培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及提高他们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信息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做为教师,应该科学地、准确地预测未来社会的需求,必须在教学中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为突破口。渗透信息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高师教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高师教育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新课程的直接承担者和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但目前我国教师的基本素质还不能较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其原因很复杂,但从教师教育的课程设计来分析,主要是教师教育中课程结构存在问题。教师教育课程应以系统理论和教育理论为指导,优化显性课程,开发潜在课程,实现显性课程和潜在课程有机结合,发挥"大课程"的整体功能,提高教师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从而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时代要求教育教学方式必须发生重大变革。全方位、大容量、多渠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才能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实现这一教育目标的必有之路就是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学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多媒体作为教学的主要工具引入课堂,进行一次全面的课堂改革,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高校地理教育存在地理课程不能很好地反映学科特点、不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教学模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实践课程所占比重少、地理教育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提出高校地理教育在地理课程设置上应既突出地理学科特点,又具有专业特色,力求培养出具有专业特长的学生;在教育观念上,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促进自身改革,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充分发挥地理教育的多种功能,在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实施,首先需要开发综合实践课程资源。这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加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根据教育目标、学校特色、区域位置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不同,可以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7.
自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工作启动以来,得到了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广泛共识。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的实践教学,还应注重通识课程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途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首先,阐明加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总结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探索的经验;最后,讨论通识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的发展关键在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学教育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追求的目标,为此,首先要明确创新型人才的内涵,把握个性培养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突出个性的各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个性化复合型人才采用"通识教育—专业培养—多元发展"三阶段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育人体制,培养个性化应用型人才,我们尝试提出构建"专业基本技能—综合实践技能—实践创新技能"三层次的实践训练系统;搭建自主探究平台,培育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提出建立起"教育环境—训练体系—激励机制"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0.
地方普通师范院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探索非教师教育发展道路.成人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借鉴;成人高等教育多年的办学实践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为"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注重理论应用以及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培养.通过实施资源共享、分段教育、专业衔接、创建"双师型"队伍、调整课程、成职渗透和提高素质的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一体化"办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1.
崔娜 《发展》2009,(11):92-92
新课程体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质,强调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基础物理课程的设置同样也顺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全方位的更新与变革,制定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课程标准,下面就谈一下新课程标准对中学物理教师的一些要求。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需求,是市场营销本科专业教育的重点。《商务谈判》是该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科特点要求该课程教学必须突出实践性。过去,仅以教师为中心单方面讲授的课堂教学方式,满足不了《商务谈判》教学的需要。为有效达到教学目标,应提倡实施由案例教学、情景教学、模拟谈判等构成的一套较为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王卓慈 《黑河学刊》2008,(3):110-111
面对时代转型,大学教学都面临如何调整步伐适应社会需求的问题。而将教师的教学实践转化为科研成果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当推以精品课建设为重点的课程建设,并以此作为中文系列课程创新思维的节点,是大学教学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形态不断演化,应用型本科税法课程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湘南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团队基于OBE教育理念,通过近几年税法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尝试建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应用型高校税法课程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遵纪守法、业财税一体化人才。  相似文献   

15.
彭世武 《理论观察》2013,(4):118-120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现代社会需要实施现代公民教育以培养现代公民。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不能适应培养现代公民的需要,而且本身也处于一种困境之中,实现向公民教育转型成为一种现实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公民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政府、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联动教育模式,才能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6.
李红 《湖北经济管理》2014,(21):102-103
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对国际贸易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既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应用型高校在培养国际贸易专业人才时,要适应时代要求革新本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因此,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标应由以往的单纯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向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培养转变,由单纯注重课堂教学向模拟实战、社会实践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转变.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核心课程的教学方法要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与变革。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建设课程能力体系,培养高素质知识技能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8.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以适应社会对高层次职业人才的需求。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培养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复合技能型人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知识技能型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技能人才紧缺状况。建设课程能力体系,培养高素质知识技能人才成为高等职业院校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9.
应用型高校会计学科"情景教室"实验课程教学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如何培养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高级经济管理人才,课程建设是关键.会计学科的"情景教室"实验课程教学作为应用型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做到既保证普通高校人才的扎实理论素质,又"注重实践"的具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解决了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下厂实习"眼看手不动"的尴尬待遇.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因而在课程教育以及开展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融入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实践中。基于此,文章首先表明析"课程思政"的主要理念以及其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应用的重要性;其次分析"课程思政"应用的不足;最后结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专业课程以及实践,探讨"课程思政"应用要点,以强化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培养出德才兼备、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