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分“非自愿贫困”与“自愿贫困”,构成考察贫困的新视角。以新视角研究贫困,将获得扶贫的新观念。这时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工作力度,提高扶贫工作针对性,强化扶贫攻坚成效,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创新财政扶贫资金管理机制,促进和推动财政扶贫资金真正落实到贫困农户,大幅度提高财政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使千千万万个贫困农户尽快摆脱贫困,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先后深入到临县、方山、石楼、柳林等4个固定和省定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广泛听取了县、乡、村各级领导干部和贫困农户对现行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3.
雷青秀 《老区建设》2008,(19):43-45
我国十分重视妇女的发展与进步,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然而现实表明,妇女较之男性往往更贫困。鉴于贫困中存在的性别差异,从性别角度考虑贫困、缓贫及脱贫问题十分重要。笔者从移民搬迁扶贫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出发,在调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农村贫困地区妇女贫困的新情况以及江西省移民搬迁扶贫后妇女贫困状况的改变进行分析,诠释移民搬迁扶贫是缓解和消除贫困地区妇女贫困的有效途径,并提出一些粗浅思考,旨在夯实移民搬迁扶贫工作,推进贫困地区妇女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扶贫的公平原则○赵海东扶贫的公平原则是指对不同贫困地区进行扶贫资源分配时,分配的数量多少必须与贫困程度成正比,越贫困的地区分配的扶贫资源应越多。扶贫资源主要包括扶贫资金(如以工代赈、扶贫贷款)、扶贫人力(如部门挂点扶贫)、扶贫物资等资源。扶贫资源主...  相似文献   

5.
2008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全面改革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的通知》精神,江西省全面改革了扶贫贴息贷款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了新的信贷扶贫机制,信贷扶贫资金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户的信用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扶贫贷款的到户率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贫困农户的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能力更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扶贫贷款在扶持扶贫龙头企业发展、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化发展、帮助贫困农户增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和成效。  相似文献   

6.
到户贴息扶贫资金的管理是扶贫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贷款贴息的制度性问题已经逐步暴露出来。如何使用和管理好财政贴息资金,提高扶贫效益,特别是如何进村入户,如何改变贴息贷款还贷率低、不良贷款率高、贫困农户贷款难等问题,真正使贫困群众共享扶贫资源是个大难题。涪陵区的“大户扶贫”,即“大户承贷、帮贷贫困”模式作出了勇敢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应从三个层次全方位认识贫困。旅游业由于自身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它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扶贫工作的有益途径。因此,要全方面认识旅游扶贫,积极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旅游业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喜鹊登枝     
喜鹊登枝赣州地区科技扶贫显成效赣州地区在老建扶贫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把提高科技扶贫含量和贫困人口素质作为科技扶贫启动点,以科技促扶贫。促发展,使全区贫困县乡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贫困人口由1994年的101万,下降为1995年底的81万,贫困...  相似文献   

9.
贫困问题与广东扶贫措施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纪坤 《南方经济》2004,(12):12-15
如何搞好扶贫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贫困问题的解读和广东扶贫措施的回顾和分析,使我们了解什么是贫困,扶贫的重点应放在哪里,以及应注意避免哪些误区。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中国扶贫基金会努力推动、促进社会各界参与、支持扶贫事业,以多种方式实实在在为扶贫办实事,1998年投入扶贫资金2000多万元,实施扶贫项目45项,帮助6万多贫困农民改善生活环境、建立生产自立的基础条件。迄今为止,中国扶贫基金会已动员社会各界捐资5亿多元,实施贫困人口直接受益的扶贫项目200多项。为帮助我国最贫困的西南、西北地区的贫困农户建立生产自立的基础条件,中国扶贫基金会自1997年开始实施“贫困农户自立工程”项目,包括:贵州石山区搬石造地项目、四川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贫困规模的测度体系以及反贫困效果的评价体系。该体系主要包括贫困识别、贫困加总、贫困分解三个模块。得到的主要结论是政府扶贫政策达到的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其扶贫的手段的不同,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贫困问题,政府必须制定出亲贫困增长战略。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着绝对贫困相对缓解,而相对贫困、发展贫困、贫困刚性、贫困波动性等特征凸显的新形势。为应对新挑战,必须围绕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这一核心,对扶贫目标、贫困标准、扶贫方针进行战略性调整,并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强化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发展的外部支持、产业支持、资金支持和项目支持。  相似文献   

13.
艰难攻坚话扶贫曾代良湖南贫困乡村是自然和历史形成的落后经济文化圈。他们既是扶贫开发的主体,又是国家和社会各界扶持的落脚点。贫困乡村经济发展速度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目标。据调查,目前贫困乡村实施扶贫攻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生产...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一些贫困地区在扶贫后,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提高,但一旦脱贫后掐断了扶贫的供血渠道,他们的生活水平就比扶贫期下降。于是,一些地方的农民开始打起了小算盘,与其掉贫困的帽子,还不如继续戴在头上好。他们开始主动制造贫困,等待外面的救济。当地干部也十分留恋贫困这顶帽子,不思进取。  相似文献   

15.
扶贫攻坚要走出三大误区□周世荣/湖北扶贫攻坚是全党的大事,全国的大事,中国政府郑重向世界承诺,绝不把贫困带入21世纪,为此中国政府组织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去年下发了《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对解决贫困完成扶贫攻坚的任...  相似文献   

16.
韦革 《湖北经济管理》2008,(10):156-157
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以物质贫困论为基础,以政府行为为主要治理手段,以社会救济为政策核心,因而其扶贫的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文章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时城市扶贫政策的理论基础、手段和途径进行反思,提出缓解贫困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 一般来说,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都是贫困,都应该同情并给予一定的扶助。然而,在国家财力有限的条件下,扶贫以解决绝对贫困人口温饱为主要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有快有慢,人们富裕的过程必然有先有后,能够解决温饱的地区,应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加快发展,提高富裕程度。而连温饱还不能解决的地方,一般是条件特别困难的地区,特别需要国家和社会的扶助,使他们解决温饱,具备自立的能力。因此,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规定的目标是消除绝对贫困。一些地方在扶贫的实践中并未完全澄清和认真地贯彻这一指导思想,而是把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搅在一起,这无疑分散了  相似文献   

18.
扶贫工作以人为本,关键是要转变观念。首先要转变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观念。贫困地区要脱贫,离不开外部支援的推动。但是,只有广大干部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奋发图强,以干促变,才是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其次,要转变扶贫工作者的观念。扶贫工作不应只满足于给钱给物,更重要的是要扶贫扶志,从教育群众,转变观念入手,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抢抓目前良好机遇,增强脱贫致富信心,把政府扶持、社会支持同广大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合力战贫困,携手奔小康。扶贫工作以人为本,目的是要提高贫困者素质,这是治本…  相似文献   

19.
杨鑫  罗霞 《科技和产业》2023,23(18):116-123
随着我国脱贫攻坚结束进入过渡期,健康扶贫政策对巩固脱贫攻坚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2015年和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模型(PSM-DID),分析健康扶贫政策对农村贫困老人幸福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水平下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的积极情感,并在1%的显著水平下降低了其消极情感;机制检验发现,健康扶贫政策通过提升农村贫困老人实际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支出的路径提升了农村贫困老人主观幸福感;通过异质性分析发现,健康扶贫政策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提升了健康状况较差的农村贫困老人积极情绪。最后提出逐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拓宽健康帮扶边界、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树立大健康理念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西藏易地扶贫搬迁涉及26.6万贫困人口,生存空间的改变给搬迁人口带来一系列影响,由于思想观念传统、人力资本失灵、社会关系网络缺失、安置地经济带动作用小等原因,搬迁群体贫困特征将由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转变,由显性贫困向隐性贫困转变,由生存型贫困向发展型贫困转变,由整体型贫困向分散型贫困转变。文章认为需要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从安置地经济发展和搬迁家庭人力资本两个视角,提出了增量扶贫和流量扶贫相结合、思想扶贫和能力扶贫相结合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