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小一朵棉花,在中国举足轻重。棉花是我国重要战略物资,棉花对纺织业的重要更是不言而喻,棉价变动向来紧牵行业神经。与大众熟知的"豆你玩"、"蒜你狠"相比,棉价并不示弱,去年以来的棉价飙涨让人只有一种感觉:疯狂。如今接近18000/吨的棉价置众多纺织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在恐慌性抢购中,囤棉运动在纺织服装整个产业链全面展开。除了少数囤棉成功的纺纱企业喜笑颜开,大多数纺织及其后道企业愁眉紧锁,无米下锅的企业只能面对停关困境,仍在坚持的企业为棉价头痛不已。时下单多利少的局面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让企业不禁感叹:我曾经问个不停,棉花涨价何时停……此次棉价涨幅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棉价依然未见峰顶之势。恐慌依然在蔓延。是什么推动了棉价的如此涨势?棉价已经如一个被多方势力乱扭而成的一个魔方,让人难懂,难解。棉价困境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中国的棉花体制必将面对越来越多扣问。棉价魔方,谁来破解?  相似文献   

2.
第二届中国纺织原料市场论坛召开7月5日,一则数据让正在张家港参加会议的某山东纺织企业负责人黄先生坐立不安。因为这一天,国内外棉价价差达到了近4500元/吨。"去年高棉价已经让我们很被动,而今年棉价内外的倒挂更是加剧了我们的困难,日子不好过呀!"黄先生对记者抱怨说。棉价内外的倒挂,这正是2012年我国纺织原料市场最真实的反映。进入2012年以来,以棉花和化纤为主的纺织原料价格的大幅度震荡,给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很多纺织企业已明显感觉到纺织原料价格所带来的压力,让他们"难以前行"。  相似文献   

3.
李靖 《中国纺织》2012,(8):84-88
"我国长期以来实施限制国外棉花进口的政策,通过国储棉制度、棉花进口配额制和滑准税三项政策组合的方式,来保证我国纺织企业在采购国产棉和进口棉比例上的平衡。然而,从去年以来,国际棉价一路下滑,而由收储价格托底的我国棉花价格不变,导致国内外棉价差持续拉大。在国内棉价远远高于国外棉价的情况下,我国棉花政策的作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但最初通过工业反哺农业以保护棉农的主要目标难以实现,而且致使我国纺织企业在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的情况下被迫加快向国外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6月份国内市场棉价涨势明显,郑州商品交易所棉花期货、全国棉花交易市场电子撮合价格大幅上扬。国际市场棉价快速上涨。棉花进口比上月有所增加。纺织生产和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国产棉销售九成以上国内棉价上涨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统计,6月底棉花加工企业平均销售进度92.14%,同比增加21.72个  相似文献   

5.
国庆节后,棉价飙升让每一位棉纺企业老总神经紧张。然而,棉花减产、棉价上涨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第六届(2009)中国国际棉纺织会议即将召开之际,《纺织服装周刊》特从棉花现状、未来对棉花的需求以及面对棉价上涨应如何解决等几方面详细解读,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市场     
春节前棉价将稳定 在全国棉花形势分析会上,棉花流通企业和纺织企业对后期棉花市场的走势形成了共识:春节前棉花价格仍将保持目前的稳定态势,但是春节以后,棉花的供求缺口以及人们的心理预期将会推动棉花价格进一步走高,纺织企业的大浪淘沙过程将不可避免。 参会代表一致分析认为,由于年底企业普遍面  相似文献   

7.
5月份,国内棉花市场运行平稳,国产棉销售较快,棉花市场价格稳步回升。随着美棉出口加快,国际棉价上涨。纺织企业优先使用国产棉,棉花进口减少。纺织生产和出口继续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棉花价格,在几次抵达峰顶之后又落入谷底,这样的高幅震荡,已经波及到整个纺织行业。从去年8月以来,全国棉花走上涨价通道,一路上扬,直至今年2月,登上35000元/吨的价格巅峰。但3月后,棉价却转入下降通道,4月,以平均每3天500元/吨的速度狂跌,如今已回落至2.4万元/吨,暴跌近三成,下降趋势仍在继续,在这个8月棉价又回到了原点。棉花价格的大起大落,直接冲击着纺织服装企业的脉搏。无论棉价大涨还是大跌,纺织企业都没得到什么好处,作为中国纺织业重要原材料的棉花,已经成为行业不得不尽快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近期(2月9日至16日),国内棉价继续处于盘整状态,在总的供求形势下,保持稳中略升之势。 对于棉花经营企业来说,盼望已久的春节过后棉价大涨的局面迟迟没有出现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近期棉花企业的销售积极性较春节刚过的时候大大增强,惜售心理有所减弱,但出于前期高收购成本的支撑和对后市总体抱乐观态度使得国内棉花企业不愿将报价降低,一度出现了棉花企业报价与纺织企业实际成交价拉大的情况。另一方面,纺织企业不愿在此高价位大量买进,观望心理浓厚,导致国内棉花市场的成交非常清淡。  相似文献   

10.
棉价从18000元/吨一路暴涨至34000元/吨,然后又狂跌到19000元/吨,"过山车"似的棉价让棉纺织企业惊心动魄,也给整个纺织产业链上的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呼声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棉纺织     
新野纺织公司原料采购打好时间差近期棉价暴涨,而身处我国"棉仓"河南省新野县的新野纺织早有预见,去年底公司动用募集资金15000万元收购了大量棉花,低价"囤棉",打了一个漂亮的时间差。新野纺织主  相似文献   

12.
采访对象: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高芳中国棉纺织信息网副经理郭维乐稳2012年国家收储了大量的棉花,2013年将主要以国储棉抛储为主,进口棉的配额会相对减少。在此影响下,国内棉花价格将会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稳2012年,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棉价是一柄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制约着纺织企业的发展。尤其是每吨5000多元的国内外棉价差,把纺织企业堵在存亡的边缘,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3.
棉纺织     
棉花现货市场平淡 纺企购棉意向不高春节过后,棉花现货市场比较平静,价格稍有上涨,2月9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为14385元/吨,较节前1月27日上涨59元/吨。棉花企业对后市的看法分岐很大,部分企业认为增发配额对市场的冲击有限,棉价只会涨不会跌;另一部分已则认为增发配额将对棉市造成巨大的冲击。各地现货成交甚少,纺企购棉意向不高,织厂的开机率也很低。春节前纺织企业棉花库存维持在1个月左右,有人预计纺织企业补库时间可能会推至节后。可是,据从河北、江苏、山东的纺织企业反映的情况来看,纺织企业春节后恢复生产已经将近一周时间,却…  相似文献   

14.
作为企业,如何应对棉花价格的剧烈波动,并做到未雨绸缪?湖北力达兴建棉花交易中心的初衷正源于此。2011年对于棉纺企业是惊险的一年。棉花价格由2010年9月的1.6万元/吨,到2011年3月的3万/吨,不断走高。从事棉纺行业二十多年的湖北力达纺织有限公司提前预测到棉价  相似文献   

15.
棉花专页     
9月23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为10110元/吨,较9月16日下降66元/吨,较8月份平均价格指数10308元/吨下降198元/吨。国内棉价开始呈现止跌趋稳的势态。 近一个月来因国内纺织企业缺乏购棉积极性,棉价一直呈下滑趋势。上周这种情况终于有所缓解。周二棉市依然略显平淡,棉价在震荡中继续小幅下探;周四开始各纺织企业询价增多,各等级棉花报价均有所上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是  相似文献   

16.
纺经新闻     
近日,中纺网络公司与中国棉纺协会联合召开了棉花形势分析座谈会,来自陕西、山西、山东、湖北、河南、河北、四川等地多家大型棉纺企业的领导参加了这次会议,美国艾仑宝棉花(中国)公司也派人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对当前棉花市场形势和棉纺企业面临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各地的棉纺企业认为,他们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国际棉价大幅度回落,而国内棉价居高不下。目  相似文献   

17.
近日,发改委发布2009年7月棉花市场月报,其中数据显示,7月以来,国家储备棉销售有序进行,国内棉价稳步回升,国际市场棉价出现上涨,棉花进口减少,纺织出口环比继续增加。  相似文献   

18.
"过山车"的棉价不知道压垮了多少企业,棉价似乎成了众多企业的阵痛点。在经历忽高忽低的棉价之后,很多企业劫后余生般地难以翻身,而本期走访的湖北力达却在这个时候手持大笔贷款当机立断地建立了一个10万吨棉花交易中心,虽然目前项目还未投入使用,但企业的胆魄却令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9.
发改委近日发布10月棉花市场月报:今年10月,全国大部分产棉区气候正常,新棉购销进度加快。10月以来国内市场棉价继续上涨;国际棉价涨幅较大;棉花进口增加,纺织生产继续增长,出口下降。  相似文献   

20.
6月份棉纺织行业生产、出口和经济运行均处于正常态势。炎热的六月天气、冷凝的纱布市场,″急躁″的棉花经营商和″谨慎″的纺织生产企业构成了在内外因素夹攻下的六月中国棉花市场特有景象。6月份的棉价急剧下降,纱价也随之下降。尽管如此,在千方百计克服了停电和资金的困扰后,6月份的纱产量达95.83万吨,给了大家一个″料想不到″的结果。棉纺织制品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棉价大幅下降对于大部分存储棉花不多的中小企业和对棉花价格走势把握较好的棉纺企业来说,六月份的利润稍好于上月,所以从整体看,全行业经济运行基本正常。一、生产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