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卫宏 《西部论丛》2010,(12):96-96
我国银行业有效性监管的现状 中国银监会成立以来,在保持银行监管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监管机制创新和法规制度的建设,更新监管理念,完善监管手段,在清理现有监管规章的基础上,出台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一系列新的关于市场准人、风险监管的审慎监管规章,“管法人、管内控、管风险,提高透明度”的现代监管理念正在逐步建立。通过综合运用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窗口指导、风险提示、约见谈话等手段,  相似文献   

2.
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就在于通过监管手段弥补市场运行不足,熨平经济周期给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波动,因此,逆周期监管,有利于配合中央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促使经济加快复苏步伐,同时,对于防范银行业风险、保障银行业整体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总结了银监会成立以来,积极倡导逆监管理念及采取的逆监管措施,分析了当前我国经济下行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提出了逆周期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香港《大公报》8月9日】银监会成立以来,为促进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努力按照银行业监管标准、理念和手段对邮政储蓄机构实施了持续性合规监管和风险监管;通过加大现场检查力度查处了大量违规经营行为,对案件进行了跟踪治理:对邮政储蓄网点进行了清理整顿并纳入规范化管理,积极督促邮政储蓄机构从内部管理上逐步向商业银行转型。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邮政储蓄体制改革,在广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邮政储蓄体制改革的框架设想和意见。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的监管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行业监管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银行监管职责只能由政府来承担.然而,信息的不完全以及政府的内在缺陷往往导致"监管失灵",致使银行监管体制与监管目标激励不相容.本文在具体分析我国银行业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在我国银行业引入激励相容监管理念的必要性,并从银行内部管理激励机制、外部作用市场约束、体系相容三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激励相容监管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由于经营经验不足,监管缺失,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我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存在很多风险隐患,整个金融业的监管依然扮演着消防警察的角色,缺少对金融业较为完善的风险监管体系.构建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系,很有必要在借鉴国外先进制度和方法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各自的风险监管指标进行甄选和整合,从而提炼出针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指标.  相似文献   

6.
阐述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的必要性和监管目标。在此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新形势下加强银行监管的新举措 :建立有效银行监管的微观基础 ;改进银行监管方式 ;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 ,保护我国银行业安全 ;更新金融创新监管理念 ,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7.
刘奕伟  陈碧舟 《中国经贸》2011,(10):131-132
当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同时,国际银行业在监管理念上也进一步达成共识,巴塞尔协议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巴塞尔协议Ⅲ的出炉运用提高资本充足率、流动性指标,并建立留存缓冲资本、逆周期缓冲资本等方式加强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本文着重对巴塞尔Ⅲ协议的监管要求与我国的监管要求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巴塞尔Ⅲ协议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发达国家,银行业混业经营是很普遍的事情。而混业经营的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不止是来自信用风险,还会涉及到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监管失控导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所以对混业银行加强监管是非常必要的。BaselⅡ协议上有很多监管方法,有些适合我国的银行业,有些不适合。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提出了TRM整体风险管理和信号博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一个奖励系数,加强对银行业的管理,完善目前的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9.
由于次贷危机导致西方银行业经营陷入困境,再度引发业内银行关于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争论.在此背景下,文章提出了银行业综合型经营模式是银行业发展的趋势,银行业"强身健体"有效抵御风险的根本是加强监管,同时提出了对银行业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监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8年的《统一资本计量与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及1999年的《新的资本充足比率框架》等后续文件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史上划时代的纲领性文件,它推动了风险监管的规范和统一,并成为国际银行业监管信用风险的指导蓝本和实践框架,对这一框架的分析研究既是把握信用风险监管最新趋势的基础,也是指导我国银行信用风险监管实践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巴塞尔协议》及后续文凭搓于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监管演变分析,探讨银行信用风险及其风险暴露的计量、银行最低资本充足的标准要求及资本充足率的计算等,为防范银行业信用风险进行技术及理论上的铺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的银行业有了很大程度的进展,但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壮大,伴随而来的银行风险、金融监管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面临着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及金融监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我国加入WTO后,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变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及可操作性对于我国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由于存在金融市场失灵的问题,所以金融监管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着法规建设滞后、非现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不完整、风险分析及评价不系统等问题,应修改和完善法律法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建立管理信息系统,提升监管合力。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存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具有其他监管方式所不具有的作用。建立并完善银行非现场监管是实现银行持续监管目的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我国银行非现场监管制度还存在规范性不够、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合理、手段还较为落后等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该制度,以充分发挥银行非现场监管的风险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不断爆发,银行业金融机构必须要加强监管,有效的抵御一些系统性的风险。因此我国银行为了抵御系统性风险,必须要结合监管体制的变化以及经营策略做出相应的调整,才能够适应监管法规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在宏观审慎监管体制下我国银行存在着很多的系统性风险,这给其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结合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文章主要围绕基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下我国银行业系统性风险展开分析论述,首先,介绍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特点;然后,分析我国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最后,提出宏观审慎视角下我国银行业应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5.
观点集萃     
《产权导刊》2016,(4):52-54
需尽快形成资管业务协同监管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日前表示--相对于国际成熟市场,当前我国资管行业尚处在快速发展、加速分化和日渐成熟的阶段,对资产管理能力关注还很不够,投资者的投资理念也需要更加理性,尤其是资管行业监管未能有效协同,存在监管不统一、监管套利和监管盲区,迫切需要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系统化的针对整个资管行业的监管理念、规则、手段和要求,以支撑整个资管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政府有必要出台统筹支持资管行业发展的政策或者指导意见,并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管协同,以促进资产管理行业健康发展。应尽快修订信托法,使其能够规制“类信托行为”,为资管业务的开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6.
宋刚 《中国经贸》2010,(12):116-117
如何有效地实现对银行业小企业信贷差异化监管,己成为银行业监管当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分析我国银行业小企业信贷业务差异化监管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差异化监管可行性,并结合差异化监管必要性以及监管实际,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目标,提出了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高健 《特区经济》2005,(7):215-216
非现场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一项重要手段,而非现场监管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则是非现场监管模型。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监管机构所使用的非现场监管模型顺应监管的需要几经变化,到现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非现场数据分析及早期风险预警体系。一、美国早期使用的非现场监  相似文献   

18.
新旧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变革,可以看作是风险计量的改革历史。2004年推出的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作为国际银行监管的新标准对我国银行业和监管当局将产生重大影响,新协议确立的“三大支柱”对我国的银行风险监管的手段和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尽快了解和掌握“三大支柱”是我们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在自贸区背景下我国对外资银行市场准入的监管问题。自贸区既为我国银行业公平竞争带来了活力,也对我国现有的银行业造成不小的冲击。本文针对自贸区外资银行带来的风险,从市场准入监管角度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张子元 《理论观察》2004,(5):124-125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银行业监管未来发展模式将是以风险监管、法人监管为主导.现场检查向非现场监管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是我国金融监管统计前所未有的课题挑战。由于银行业是信息密集型行业,信息化的“非现场”监测及风险防范将是新的监管模式成败的关键。面对机遇与挑战,必须完善金融监管统计制度和体系,以适应新形势下的银行监管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