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序数量转移和空间动态分布特征,为实现耕地“非粮化”分类管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文章以西北旱区农业生产典型县陕西大荔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的遥感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探究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时序数量转移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结果](1)数量变化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类型呈多元化增加趋势,且近10年“非粮化”率急剧上升;(2)转移类型上,20年间粮食作物是耕地“非粮化”面积增加的最大转出者,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增量较小;2010—202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增量巨大;(3)空间动态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加强,其中粮食作物和撂荒地向南部地势较低区域集聚;杂果树类、苗圃花卉和设施农业向北部海拔较高区域扩张;而水产养殖向东部河流集聚。[结论]根据西北旱区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政府分类管控“非粮化”现象、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边境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保障粮食安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文章通过构建耕地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指标体系,运用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及Tobit模型从动静两方面研究了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的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时空格局变化及分区域影响因素。[结果](1) 2008—2018年中国陆地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经历“小幅下降—快速上升—稳步上升”3个阶段,耕地利用综合效率高值区总体上呈“多点式”向“带片状”转变的态势,连片集聚度不断上升。(2)边境地区耕地利用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波动幅度较大,由2008—2014年的“倒V”型反转向2014—2018年的“V”型增长过渡。从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结果来看,西南边境地区>西北边境地区>东北边境地区,这与各片区发展的资源禀赋、区域定位等差异有关。(3)东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农业劳动力,西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有化肥施用量、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机械总动力,西南边境地区耕地利用综合效率影响因素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判断畜牧产业及内部行业集聚时空特征、分析集聚影响因素,对于优化畜牧产业内部各行业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文章基于2003—2018年中国畜牧产业产值、要素投入及相关产业产值等数据,采用区位熵指数、空间自相关指数判断中国畜牧产业及内部行业集聚时空特征,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和空间GMM从横、纵两个维度分析中国畜牧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结果](1)中国畜牧产业空间集聚效应在“上升—下降—上升”中呈现“高—高”“低—低”两极分化结构;“北高南低”“西强东弱”的“连片化”空间格局中呈现“梯度化”特征。(2)草食型家畜行业集聚在“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中马太效应明显,其空间集聚效应强于耗粮型畜禽行业;耗粮型畜禽行业集聚空间分布呈由东南非沿海地区向西北递减、中部向东北和西南递增的特征。(3)中国畜牧产业集聚影响因素中劳动力投入和技术投入表现出显著的行业异质性、产业关联影响力度不足。[结论]各地区应继续因地制宜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加大技术推动、人才支持,积极延长产业链,促进畜牧产业由集聚式发展到集群式发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迁及“非粮化”影响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揭示1978年以来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变化规律,量化“非粮化”对耕地食物生产变化的影响程度,为“非粮化”治理、保障食物安全提供基础依据。研究方法:食物热量计算模型、LMDI分解法。研究结果:(1)经过波动增长(1978—1998年)、波动减少(1998—2003年)、快速回升(2003—2016年)和缓慢增长(2016—2020年),2020年中国耕地食物热量达113.23×1014 kJ,是1978年的2.58倍。(2)耕地食物生产结构呈现口粮减少而蔬果、油料、玉米快速增长的特征,其中口粮热量占比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且西北、广西和青海的耕地食物热量主体分别由口粮转为玉米、糖料和油料;蔬果生产增速最快,热量占比增加了5.02倍。(3)1978—1998年和1998—2003年耕地食物热量变化主要由口粮引起,影响程度分别为46.31%和-64.84%;2003—2016年和2016—2020年耕地食物热量增加分别源于玉米和蔬果的贡献,程度为53.42%和28.30%。(4)1978—1998年、1998—2003年和2016—2020年,“非粮化”分别在14.63%、73.30%和23.81%的程度上抑制了耕地食物热量增长,其中,2016—2020年,“非粮化”是上海、江西、海南和贵州耕地食物热量减少的主因。研究结论:中国耕地食物生产在总量增长的同时向多样化转型,“非粮化”抑制了耕地食物供给增长。要树立大食物观,以耕地食物增产作为分区域、分次序推进“非粮化”治理的重要原则,重点关注“非粮化”导致耕地食物供给减少的地区。  相似文献   

5.
中国耕地“非粮化”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耕地“非粮化”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国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保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GIS空间分析、空间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2004—2018年,中国整体的“非粮化”水平呈波动变化,2016年后“非粮化”最为显著;“非粮化”类型逐渐由蔬菜、油料、棉花等多类型向蔬菜瓜果转变。(2)“非粮化”在空间上大致表现出由东北向西南逐步严重的态势,类型多为蔬菜和油料作物,又以蔬菜为主导。(3)各影响因素中,人工成本和种粮比较收益在后期对非粮种植有显著负向影响;劳动力非农就业促进“非粮化”现象发生;机械动力水平在前期对“非粮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后期表现为正面作用;良好的政策环境对“非粮化”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应对耕地“非粮化”现象,应继续保障粮食种植收益、完善农业生产设施与服务市场、健全法律政策与制度,以稳定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剖析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中的新问题,构建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政策框架,为中国耕地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归纳法、演绎法。研究结果:(1)新时代背景下中国耕地保护管控面临着耕地利用与质量建设分割、耕地保护手段单一、国土空间管控对立等新问题;(2)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的目标为提高耕地质量抵抗力、保障非粮耕地恢复力和构造国土空间缓冲力;(3)依据数量、空间、利用方式的管理特征,形成耕地“四级分区”差异化的管控体系,通过全方位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粮食总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通过稳定生产和弹性调控,实现应对不同外部冲击情景下的耕地流量有序释放;(4)实现路径包括实施分区的全方位全流程的监测与治理,建立基于发展权和生态价值的补偿机制、“非粮化”复垦专项储备资金,设立保护性开发储备及应急复垦制度等。研究结论:构建中国耕地刚性管制与弹性调控框架,实现对现状耕地及潜力耕地分区差异化管控,可以有效应对外部风险冲击,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实现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管理,提高其利用效益,契合中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目的:从种植结构和农业生产结构两个方面揭示山东省耕地“非粮化”现状和空间分异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控制山东省耕地“非粮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整群随机抽样,多元线性回归。研究结果:山东省耕地种植结构“非粮化”水平为23.97%,农业生产结构“非粮化”水平为46.81%,两种“非粮化”水平均呈现中东部高于西部的空间格局,前者主要受气候生产潜力指数、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水源距离、表层土壤质地的影响;后者主要受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气候生产潜力指数、距水源距离的影响。研究结论:山东省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深刻影响着耕地“非粮化”水平的空间分异格局。需要根据自然条件适度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和种植结构,加快推进农业良种培育技术;在社会经济方面完善种粮补贴制度,多方位解决粮食销路问题,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耕地流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粮化”问题,文章基于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探讨不同类型耕地流转去向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并探寻实现粮食产业规模化经营的有效主体。结果表明:2011—2020年,中国耕地“非粮化”率在0.285~0.305之间波动且呈现上升态势,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平均耕地“非粮化”率大致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升高的格局;流转入专业合作社与企业的耕地面积比例分别对耕地“非粮化”率产生显著正向和负向影响,其中流转用于粮食种植的耕地面积所产生的中介效应发挥重要作用;控制变量中单位耕地面积有效灌溉率与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例显著负向影响耕地“非粮化”率。研究认为,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必然趋势,专业合作社是粮食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现实选择,应兴办粮食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完善粮食补贴制度以抑制耕地“非粮化”。  相似文献   

9.
中国耕地非粮化空间格局分异及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的总体态势,揭示非粮化空间分异及驱动机制,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多重共线性诊断与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结果:(1)2018年耕地非粮化面积约为54.47×106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29%;(2)非粮化面积主要集中于中南部和北部,但高非粮化率主要集中于新疆、贵州和东南沿海。非粮化面积与非粮化率呈现显著不同的空间集聚特征;(3)农业实际利用外资额、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农业机械总动力、乡村劳动力、土地流转面积与非粮化面积对数呈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共同驱动了全国非粮化的空间格局。但不同尺度、不同区域耕地非粮化驱动因子的空间异质性显著。研究结论:受经济、社会、政策和资源配置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不同尺度下非粮化时空格局差异悬殊、驱动因子空间异质性显著。今后应科学设定非粮化底线、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推进农业差别化补贴,严控非粮化无序增长、稳固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非粮化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研究非粮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门槛效应,有利于正确认识非粮化,也为制定差异化农业绿色发展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26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在运用SBM-GML模型测算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基础上,结合面板门槛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究了非粮化与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的非线性关系。[结果](1)样本期内所考察地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实现破“1”增长,且相较于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以及全国平均值而言,粮食主销区的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更为显著。(2)非粮化对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确存在以种粮利润为门槛变量的单一门槛效应,其门槛值为7.638,且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在跨过门槛值之后将显著大幅提升。(3)分区域来看,各区域非粮化与种粮利润之间耦合协调度的变动趋势,与其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基本一致。[结论]采取差异化的非粮化控制措施,可以最大程度上提升粮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低门槛地区可建立非粮化预警机制,而高门槛地区则应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但都须将种粮利润协同保护作为重要工具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