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3.
欧债危机对我们加强地方债务管理有许多启示。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焦点问题,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通过多种有效手段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理顺地方政府与投融资平台的关系;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无偿还能力的负债;加强对地方债务的审计与监督;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培育地方债务发债主体。 相似文献
4.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各地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稳妥化解存量债务,坚决遏制隐性债务,有效防范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但仍有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还未有效化解,处理债务约束与支持发展的难题也未从根本解决。本文在借鉴欧债危机处置经验基础上,归纳总结某省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的实践,在"内循环""双循环"背景下,对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了思考,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地方政府专项债作为积极财政政策的有力抓手,在拓宽地方政府融资渠道、加大项目投资力度和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实践情况看,地方政府专项债在发行、使用和偿还等方面仍面临一定的挑战,如发行主体范围相对较小、定价机制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健全等.针对以上问题,需要健全专项债发行管理模式,持续推动专项债... 相似文献
6.
7.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打好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任务。本文立足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中存在的问题,重新回顾了欧债危机的应对措施及成效,重点分析了欧债危机处置对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化解的三点可借鉴之处。据此提出四点启示,即处理好四个关系: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经济结构调整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短期和长期目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了地方政府举债影响工业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并分析两者呈正向相关的作用机制;基于空间关联模型,采用2010-2015年全国30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的面板数据,对地方政府举债的工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地方政府举债对工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地方政府通过对国有土地的绝对垄断来经营城市,利用土地抵押融资来大规模举债,并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吸引投资,促进工业经济增长;(2)地方政府举债对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不明显.地方政府债务主要投向了市政建设、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对邻近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2020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以下简称国常会)决定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用于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创新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新途径。今年4月6日,国常会再次要求做好用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等工作,提升中小银行信贷投放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本文从中小银行资本补充政策的背景入手,对该政策各项要素展开深入剖析,包括政策要求、实践模式、政策作用、优势分析,指出当下专项债补充小银行资本还存在涵盖范围有限、退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并针对性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该项政策实施,推进专项债资本补充中小银行资本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对经济的影响涉及宏观、微观、金融、财政、区域发展等多个层面.其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的同时也可能助长地方政府负债冲动,对中央财政的影响则取决于地方政府自身的偿付能力及发债规模的控制.在微观层面.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会促进地方性公共品的供给,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公共品受益的代际公平;在宏观层面,有助于克服利用外资的本币化倾向,规避汇率风险问题.此外,地方政府债券的推出也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取决于发债地区的选择标准.在推出地方债券的同时,必须通过审慎的管理来防范其风险.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通过对广西与江苏1978-2007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得出在不存在政府干预行为下,两省的金融发展仅能微弱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当存在政府干预行为时,江苏的金融发展能明显的促进经济增长,而广西的政府干预行为由于削弱了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的能力,从而阻碍了经济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李嘉图主义的国债经济效应观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嘉图等价长期以来遭到了理论和实证上的批判,它与凯恩斯主义的国债经济效应观存在明显的差异,根源在于二者看待国债的角度完全不一样.家庭代际之间的利他主义为李嘉图等价成立提供了现实基础,流动性约束及市场的不完全性又使李嘉图等价脱离现实.由此,李嘉图等价既基于现实又脱离现实. 相似文献
17.
由于1994年《预算法》限制了中国地方政府凭借自身信用发行政府债券的能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融资平台的方式发行了大量城投债券。虽然城投债被普遍认为是含有政府隐性担保的,但隐性担保主体认定尚未有共识。本文通过加总地方政府下属融资平台有息债务总额的方法,构建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指标,并通过分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对城投债一二级市场信用利差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市场对城投债隐性担保责任主体的认定。研究发现,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高的地方城投债信用利差偏高,并且这种影响随政策以及宏观形势而变化。自滇公路违约函事件后,投资者在城投债定价中开始普遍关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负担率的信息;而在43号文明确了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措施后,省级政府的隐性债务负担率开始成为城投债定价的重要影响因素。这说明投资者认可的地方隐性担保的责任主体是随时间变动的。 相似文献
18.
有关地方政府能否发债的争论从来就没有中断过,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失衡以及地方政府资金的短缺现状与地方政府缺乏有效的自我约束机制的事实是各方论证各自观点的有力的论据。而这些也的确成为目前推行地方债的两股推动与牵制的力量。究竟,目前中国发展地方债券的时机是否成熟,发展地方债还需要扫清哪些障碍,为此本刊特邀中国博士后特华科研工作站刘华博士为读者解读其中的“玄机”。 相似文献
19.
在那些财政高度分权的国家,不仅有准许地方发行债券的法律,还有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更有一个处理地方政府破产、清算的司法基础。而这些在目前的中国,是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