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使用含工具变量的离散时间Cloglog生存分析模型,基于2000—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企业交易信息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中国企业持续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呈稳健的正向影响,且对内资、大中规模、技术密集型和高行业集中度企业的正向作用较为突出;基于成本加成机制,进一步验证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持续出口的促进作用,发现在出口产品多元化企业表现更甚;此外,利用构建的生存分析模型识别出口产品范围调整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对外贸易“优进优出”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支撑。  相似文献   

2.
僵尸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疾、国内大循环的梗阻,也是产能过剩的根源,如果处置不好,将对构建供给需求动态适配的新发展格局产生不利影响。有别于既有基于政府强制破产清算以及市场化改革推动僵尸企业处置的研究,本文从产业集聚视角切入,探讨产业集聚外部性对僵尸企业处置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城市面板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以城市平均坡度作为城市产业集聚的工具变量,系统探讨城市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形成、复活以及退出的影响作用以及中间机制。结果发现,城市产业集聚显著降低城市僵尸企业数量与资产占比,对僵尸企业处置表现出显著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的僵尸企业处置作用表现出显著的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以及企业年龄异质性,对非国有僵尸企业、规模较大僵尸企业以及年老僵尸企业的处置效果更明显;机制检验发现,产业集聚对僵尸企业的处置是通过预防新僵尸企业形成、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以及退出市场三条渠道实现的。此外,产业集聚通过金融外部性作用显著降低城市金融资源错配,这一机制在以上三条渠道中均显著;产业集聚通过技术外部性发挥提高城市创新能力,并且通过这一机制促进僵尸企业复活;产业集聚通过补贴效应的发挥不利于僵尸企业的退出。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要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改革,促进要素流动与产业集聚;完善集聚区企业信息披露机制;减少集聚区政府补贴,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以市场化手段淘汰僵尸企业  相似文献   

3.
进口高质量中间品是发展中国家实现技术追赶的重要途径;贸易自由化会降低进口高质量中间产品的贸易成本和相对价格,促进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升级。基于此,本文利用细分关税数据、海关数据和工业企业数据,将加工贸易作为控制组、一般贸易作为处理组,采用倍差法经验分析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影响。结论发现:伴随关税下降,中国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整体增长,且一般贸易组增长速度远快于加工贸易组。同加工贸易相比,关税下降1%一般贸易进口中间品质量增长高出0.06%~3.74%。这一作用在持续进口企业中,在基础设施完善、市场化水平高、经济集聚程度高的地区更明显。上述结论通过了同趋势假设、内生性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标:探究外资银行进入对制造业企业加成率变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异质性企业和新增长理论,将企业异质性和新熊彼特模型有机整合到统一框架中提出命题,根据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数据库,通过外资银行进入这一外生冲击对银行业开放后的制造业企业“加成率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总体上外资银行进入后,进入区域内企业平均加成率显著增加。行业层面异质性渠道检验表明,行业与技术前沿差距越小、行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越高、与银行业投入产出关联度越大,外资银行进入“加成率效应”越大。分所有制类型的结果显示,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正向效应更为显著,且大型民营企业的正向效应值最大。分地区和要素密集度的结果显示,东部和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正向“加成率效应”较大。研究创新:首次从企业盈利水平视角出发探讨外资银行进入对下游制造业加成率的影响。研究价值:证实金融业开放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企业市场势力。  相似文献   

5.
区域经济韧性已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以产业多样性实现区域经济韧性水平提升的相关研究受到重视,但其影响路径还存在争议。基于中国31个省域2010―2021年面板数据,对产业多样性及区域经济韧性进行具体测度,并进一步运用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正向相关关系;产业多样性以知识溢出、协同效应、增强要素流动性以及分散风险实现区域经济稳定;产业多样性对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门槛效应,且正向效应随创新人才集聚门槛值提高而逐渐增加;产业多样性与区域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相关性且产业多样性具有正向溢出效应,而创新人才集聚溢出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是集聚企业区位决策的结果,集聚因子是企业区位选择的约束条件。文章通过分析集聚区内的企业依据与其它企业经济关系来选择获得最大集聚因子的行为,得出企业的区位描述了集聚现象空间特征,揭示了集聚形成的机理的结论。为我国的地方政府利用产业集聚制定区域经济增长政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不完全竞争的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研究以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削减为代表的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市场势力的影响。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数据,本文构建了企业层面的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实证研究表明,中间投入进口关税削减通过成本节约效应和要素替代效应扩大企业产出规模、增加企业的进口中间投入要素占比和使企业向产业上游移动,从而增强企业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这一结果对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势力衡量方式、中间投入进口关税衡量方式、回归样本等都是稳健的。在推行贸易自由化的同时,应当限制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合谋,提供多元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完备的公共服务,增强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和竞争性,保障劳动者权益。  相似文献   

8.
《江苏企业管理》2014,(12):10-10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加强进口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进一步优化进口管理,推进贸易便利化,改善贸易环境,鼓励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稳定国内需要的资源进口,促进节能减排:合理增加消费品进口,满足国内生产生活需求,促进国内经济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商务部对外贸易司负责人对《意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虽然现有文献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产业集聚的影响,却普遍忽视了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影响企业成长平等性,即智能化情境中企业规模分布问题,这关乎社会公平与效率。为此,本文从技术偏向和企业规模分布均等性入手,首次考察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改变企业规模分布状态,结合2004~2019年天眼查企业微观数据及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修正的Pareto指数测算地级市制造业企业规模分布情况,剖析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规模分布的作用,并检验不同技术属性企业和约束条件下的差异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技术会助推中小型企业规模均等化成长,多种稳健性和内生性处理后结论依旧稳健。这一表现依赖于企业技术属性和外部约束条件,即人工智能技术会使传统企业朝均等化方向发展,同时也会推动大型人工智能企业头部化;更高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水平有利于企业均等化成长,而更高的劳动力成本则将推动企业头部化。机制分析显示,人工智能技术会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这两条路径诱发企业规模分布发生变化。以上结论为拓展技术进步方向和社会平等性问题的研究,以及企业平等地享受技术红利和...  相似文献   

10.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下简称战新产业)集聚圈中,参与主体共同创造价值成为共生共赢的重要手段,但现有研究鲜少从参与主体层面分析战新产业集聚圈价值共创的实现逻辑。本文结合协同共生论和知识基础观,分析了战新产业集聚圈中企业共生导向对价值共创的影响机制,并基于佛山北部战新产业集聚圈330份企业调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共生导向正向影响战新产业集聚圈价值共创;共生导向可以通过提升战新产业集聚圈知识交换促进价值共创;组织距离在知识交换与价值共创关系间发挥倒U型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将“共生”精神嵌入发展战略中、搭建知识交换平台、重视知识交换、合理把握组织距离等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聚是指“在一个适当大的区域范围内,生产某种产品的若干个同类企业,为这些企业配套的上下游企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产业集聚使得各个企业之间形成一种既竞争又合作的关系,细化了分工,降低了成本,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解决了分工专业化与交易便利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我国油田化学产业环境分析入手,提出我国油田化学产业应当加快技术发展,实施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进而分析得出,油田化学产业的集聚发展模式为政府引导,大型技术服务公司为核心,研发、生产、应用纵向一体化的区位集聚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西安市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国际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和东部制造业向西部转移的历史机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战略,通过合理规划工业布局。推动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自主创新相结合.努力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围绕装备制造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产业链的延伸.加大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西安工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不断加大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建设项目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依据雅各布外部性理论探究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2007-2013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PSTR模型实证检验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有正向作用;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产生非线性影响;企业所有制性质不同,相关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非线性影响也不相同;随着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且突破某一临界值,在更高的研发投入诱导下,中、西部地区相关多样性对辖区企业创新产生更为强烈的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外商直接投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外商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对武汉市应该如何通过降低劳动力成本、增加产业集聚程度和开展投资促进活动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企业战略理论没有深刻认识到产业集聚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巨大作用。然而从经济发展和产业演化过程中,我们都可以证明: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地区集中化的特征,即产业总是集聚在某一特定的地区和范围内发展和壮大,而不是在所有的地区均质发展,这一规律意义在于,企业战略理论需要把产业集聚作为理论基础纳入到分析框架之中,从空间维度的视角研究企业战略。  相似文献   

17.
物流产业集聚是新经济形势下有效的物流发展模式。文中分析了常州地区物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选取区位熵法对常州物流产业集聚进行数据分析,得出常州地区物流集聚度较低,规模化、专业化运作不足的问题,最后,文中从政府、物流行业协会和物流企业三个层面给出了提高常州地区物流业集聚水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帼 《西部财会》2014,(2):64-67
改革开放以来,东西部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从商务成本的角度对西部企业面临的制约与障碍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西部地区除了在物流成本、政府效率、市场化程度等方面与东部地区存在差距,人力成本也远远高于东部地区,并且存在人力资源匮乏与过剩的结构性矛盾。可以降低西部企业的商务成本促进产业集聚的形成,形成共享和成熟的劳动力市场,降低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进而改变投资者的区位选择,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基于差异化产品竞争模型,将劳动保障法律附加成本嵌入企业生产决策、进入退出决策以及市场竞争决策框架,文章考察在区县—行业市场单元中,劳动法律保护强化通过门槛筛选和直接抵减机制对企业成本加成率分布的改善。本文创新性地选择爬虫获得的司法判例文书数量作为衡量指标,结合工业企业、地区经济、微观调查等数据进行多维度机制检验。研究结论表明:劳动法律保护强化为企业带来劳动雇佣法律附加成本,一方面通过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对成本加成率产生直接抵减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市场门槛,淘汰落后的低效率企业,导致总体上呈现“中值左移”“左截尾点右移”“整体集中”的企业成本加成率优化分布形态。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08年我国地级市新建工业企业的微观数据,将集聚经济纳入地方政府竞争模型,考察工业用地价格竞争行为如何与集聚经济交互作用,共同影响企业的区位选择。研究发现,在全国尺度和东部地区内部,由于集聚经济的存在,土地价格竞争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十分有限。虽然低地价总是有利于吸引投资的,但集聚经济的影响会超过土地价格竞争的影响,在企业区位选择中起到核心作用。然而,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行竞争时,由于集聚经济都比较弱,土地价格成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