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短三十多年,国际上以低收入群体和微小企业为主要客户的小额金融已经从无到有,发展成一个成熟的金融业务分支。2006年以来,我国的小额信贷开始步入快车道,目前,各地已经设立3000多家小额贷款公司和400多家以村镇银行为主体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资产高达2000多亿,如果加上商业  相似文献   

2.
一、准确定位小额信贷,将财政救济与小额信贷相区别.要明确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和政府部门的扶贫救济的定位目标,前者主要针对一定生产能力的中、低收入群体,为其提供的是可持续信贷服务,后者主要针对贫困、无生产能力的群体,采取的是社会救济的方式、不强调业务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小额信贷是由英文单词"microcredit"翻译过来的.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一般来讲,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或组织提供.  相似文献   

4.
李晓娟 《时代金融》2014,(5):282-283
小额信贷是指金融机构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本文根据对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赤沙信用社的实地考察调研,分析该信用社发展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及对策,并对当地金融机构发展小额信贷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探索发展小额信贷的有效模式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按照国际通行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服务于贫困人口,无担保、无抵押,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构(或组织,简写MFI)提供。对小额信贷组织,国际上并没有统一标准的定义。一般而言,小领信贷组织是指专门针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小额度信贷服务的商业机构或民间团体。按照业务经营的特点。小额信贷组织一般分两类:商业性小额信贷组织和福利性小额信贷组织,也称为制度主义小额信贷组织和福利主义小额信贷组织。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差异及支农目标的共同特征,并从信贷行为角度解释其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增加。贷款余额的扩大、期限多样性的增加、审批效率的提高及涉农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政府的支农政策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借款者数量,仅关注支农深度及涉农比例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数据造假行为。信贷政策上,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期限弹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涉农贷款成本,并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创新,更有效地完成支农目标。  相似文献   

7.
<正>小额信贷是由英文单词"microcredit"翻译过来的。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一般来讲,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  相似文献   

8.
时昆兰 《云南金融》2011,(1Z):31-33
<正>小额信贷是由英文单词"microcredit"翻译过来的。从国际流行观点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向低收入群体和微型企业提供的额度较小的持续信贷服务,其基本特征是额度较小、无担保、无抵押,服务于贫困人口。一般来讲,小额信贷可以由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正规金融机构提供,也可以由专门的小额信贷机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利用山东省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调查数据,分析了三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行为的差异及支农目标的共同特征,并从信贷行为角度解释其支农目标的实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目标主要体现为借款者数量增加。贷款余额的扩大、期限多样性的增加、审批效率的提高及涉农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加借款者数量。政府的支农政策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借款者数量,仅关注支农深度及涉农比例只会干扰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运行或鼓励支农数据造假行为。信贷政策上,应鼓励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增加贷款期限弹性、提高贷款审批效率、降低涉农贷款成本,并通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模式创新,更有效地完成支农目标。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正规金融体系难以适应低收入群体的融资需求特点,导致长期以来我国低收入群体金融服务严重缺位.小额信贷在扶贫效果和可持续性方面取得的成功,为金融制度创新、金融支持低收入群体摆脱贫困恶性循环拓展了思路.本文介绍了琼中县的两种小额信贷模式--"琼中模式"与"格莱珉模式"的内容和绩效,通过制度层面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合理运用政府外力、市场力量和因地制宜构建完善小额信贷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