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上一篇《自由谈》里我说过,上海和香港最富有的东西是“企业家精神”。有了这个东西,市场经济就不再是空洞的概念。因为企业家是市场经济的“人格化”,是“market-marker(市场的创造者)”。企业家精神虽然蕴藏在每个生命体当中,却不是轻易能够开发出来的。一些比较彻底的市场派经济学家干脆把市场经济体制叫做“自由企业制度(free—enterprise—system”,其道理在于:必须赋予每个人创新的自由,市场经济才  相似文献   

2.
香港有今天的经济成效,众所周知,与上海的人才及上海资金的流入有密切关系。香港的上海实业公司,就是由上海人经营的一家上市公司,“上实”为人熟悉的业务,包括红双喜香烟、美加净牙膏、位於闹市湾仔的南洋酒店,以及在沪港两地的多家商厦、宾馆等。在1996年年初,“上实”开始计划上市。但是,“上实”最吸引证券界以及投资者的,倒不仅在于“上实”本身的业务经营,而在於它的背景——上海市政府始终强调的对上海实业发展的支持。市长徐匡迪曾作过以下承诺:“上海市所有有效益、有前景的项目,在适当条件下,都有可能注入上海实业。”“上实”在1996年5月30日上市,首日挂牌已报升25%,一度因太多买盘令联交所的电脑系统应  相似文献   

3.
温情画展诠释沪港精神 一方画布一寸光阴,色彩氤氲、线条交错间,在上海88铜仁路,上海与香港生活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近些年的上海和香港的经济飞速增长,公众舆论常常围绕着“金融中心”的话题,谈论着维多利亚港的繁华灯火,陆家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却没有好好端详这些年隐秘在繁华之下的沪港情怀. 上海与香港真正应该被人称道的,绝不仅仅是他们的高度繁荣.上海独特的狭窄巷弄,多少人在这里度过了大半生;而香港上环、中环的传统社区,又勾起了多少人的童年回忆.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香港人讲究衣着,西装革履,言必称“名牌”。据香港人称,这种风气是由上海人带过去的。确实,当年10里洋场的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上海人“先敬罗衣後敬人”的民风,随着上海人的南迁也逐渐传到香港,渐渐形成了服装大市场。踏上香港的商业区,服装店鳞次栉比,对游客来说,可能是五光十色、眼花缭乱,但是,明眼人还是能够看出,香港的服装市场既繁荣又有序。对不同阶层、不同收入及不  相似文献   

5.
《沪港经济》2010,(7):50-51
上海与香港,在历史上、在文化上相互影响,而香港企业家在上海耕耘贡献,推动上海经济成长,更是功不可没。本期刊载香港商会(上海)举办的"首届商汇年度人物"评选结果,集中展现了在沪港人的香港精神。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来,香港在物业开发实践中形成了批地、建筑、销售、按揭及金融资产证券化等一系列运作的机制,不仅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而且有律师楼、测量行、房地产代理公司等中介机构为之服务,从而使投资者、开发者、销售者和最终消费者在房产交易中得心应手。一且不说香港开埠初期地少人稀,经济极为原始,谈不上投资房地产,就是二战结束後,也无人致力於物业开发。直到五六十年代,香港已从华南一隅的转口港扩大为整个内地的进出口渠道,而1949年前後来自上海、广州等地的纺织和其他轻工业企业家也开始发展制造业。这反过来,又带动了香港的金融业和进出口贸易,从而吸引了东南亚地区的“逃资”来港购买楼宇,经营房地产。於是香港在人口增加,就业机会增多,居民收入渐增的条件下,住宅和写字楼出现供不应求,  相似文献   

7.
鼎宕 《沪港经济》2001,(4):24-26
近来翻开报章,常常可见香港人在大声疾呼要重新找回“香港精神”,特别是一些有识之士更是苦口婆心,要港人虚心向内地学习,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一向很感觉良好的香港人会如此放下架子一“作践自己”呢? 开始时我也感到很纳闷,难道香港人的精神真的这么脆弱?当我了解了香港精神以后,我方才明白,这就是香港人的可贵之处,他们善于思考,勤于探索,不回避矛盾,输得起也站得直。 什么是香港精神?勤奋工作,灵活多变,不畏艰险,勇于创业和勇于承担风险”。这23个字的香港精神,曾经为香港人带来过许多辉煌,也曾经给香港人创造了无穷的财富。 现在香港人又在重新呼唤香港精神,这对我们上海人来说,是不是能有所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香港以“食”闻名,弹丸之地汇聚着祖国大江南北和世界各国的特色风味。虽然香港人口以广东人为主,但上海菜仍深得港人欢心,而雪园饭店的上海菜,可说比上海的上海菜还要“上海”。 15年前,首间“雪园”饭店在北角电器这开张。此角素有“小上海”之称,从50年代至70年代,都为上海移民聚居之处,故而“雪园”选址在此。时至今日,“雪园”已发展至有4间分店,其中以位於铜锣湾新宁道的“雪园饭店”最受欢迎,不少政界商界名人,都会专程驱车来用膳,李嘉诚、利国伟、杨铁梁等,都是“雪园”的常客。  相似文献   

9.
“生意越来越难做了!”10年前的企业家们常这样说,但此时这句话,和北京人见面说“吃了吗”一样,在很大程度上是老板们见面谦虚客套的无心之语;10年后的企业家们也这样抱怨,不过,此时的这句话就具有很大实际意义了,他们是真为难了。  相似文献   

10.
五十年代初,香港北角尚在炸山开路、建房造楼之际,随着不少楼宇平地而起,当时上海南下的移民,大都为有钱的商贾,他们听不惯“哗啦哗拉”的广东话的噪音,也不屑与本地人为伍,於是纷纷在北角渣华道春秧街一带择楼而居,自成一体。一时“阿拉阿拉”一片吴言侬语,令北角有了“小上海”之称。当年的楼宇多为四层楼的,尚未有电梯,今日香港人称这样的楼宇为唐楼。至令不少北角区的老住户,犹记得当年四周新楼林立,街边商铺毗邻的繁荣景象。後来,这批有资金、有大学文凭的上海人,不少又重新在香港发起来,纷纷再选上半山或其他豪宅区。至七十年代,当年的“小上海”  相似文献   

11.
香港还有一百多天便回归祖国的怀抱了。目前,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在广大香港市民的支持下,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特区政府的组建工作,越来越多的港人关心和参与为实现未来“港人治港”的民主实践。香港经济繁荣、社会人心安定,某些人曾预言香港临近“九七”会有的“灾难性危机”并没有出现,也不会出现,香港将平稳地度过“九七”,这是毫无疑问的。自从邓小平在1991、1992年先后发出抓紧开发浦东、开发上海,带动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指示后,上海成了中国  相似文献   

12.
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如果将它比喻为皇冠,那么繁华的商业大街——南京路和淮海路,就是皇冠上的两颗明珠;香港企业家曹光彪,就在这里投下巨资兴建了两座高级商业大厦。永新广场,位於南京路国际饭店侧畔;永新大厦,位於淮海路中段。凡是老上海都清楚,这两块土地是黄金地带中的白金,商家必争之地,它们的潜在价值是无限的。曹光彪为获得这两块也许永远不会再有同等价值的宝地而欣喜,但,同时也在自己的肩头压上了重担。他要在自己的第二故乡,开创一个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是香港回归1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出生在江苏,成长在上海,创业在香港的企业家,可以说,我的一生见证了香港从英国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怀抱的历史进程。这些年来,香港和上海的交流日益频繁,其中,沪港经济发展协会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致力於发展金融证券业,并提出了金融、证券先行的战略性口号。“九五”期间,上海将进一步提高金融业的开放度,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使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业开放度最高,资本市场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目前,上海金融业改革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逐步发展直接融资,积极、稳妥地发展证券市场,逐步充实国有企业资本金。同时,“九五”期间,上海要投入1462亿元人民币用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相当一部分要利用外资解决,这种发展趋势必然促进上海和香港证券市场的合作和发展。香港回归之後,上海和香港证券界的交流和合作将更加广泛、深入。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为沟通沪港两地金融界之间的联系,交流信息,探讨合作渠道和方式,由沪港经济发展协会,香港贸易发展局联合举办、香港上海实业集团协办,《沪港经济》杂志社参与策划、组织的“沪港金融合作与发展研讨会”於1996年12月18日上午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上海和香港金融界人士20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有中外记者近80人到会。当晚起,香港各大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将大会盛况作了详细报道。上海代表认为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拥有大批在国际上著名的金融机构。香港信息灵敏、资金雄厚、人才济济、技术手段先进、管理经验丰富,这对上海的经济发展十分重要。香港代表就香港在国际市场和亚洲市场中的地位和  相似文献   

16.
《开放潮》2002,(11)
在举世瞩目的中共十六大胜利召开的背景下,香港福建社团在香港发起“福建节”系列活动,在此期间,福建省人民政府也将在香港主办“闽港经济合作论坛”,这些活动得到了闽港两地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得到了闽港各界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这对于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深化闽港合作、促进两地经济的共同繁荣具有深远意义和现实意义。 过去的合作成果显著 闽港两地关系渊源流长,早年迁往香港的大批福建人都已融入香港社会,资料显示港人中的“闽人”约占六分之一强,他们在各个领域特别是经济领域为香港回归、香港的繁荣稳  相似文献   

17.
余明阳 《特区经济》1996,(10):55-57
<正> 人们总是很不愿讲危机,认为危机就是一种灾难,使人伤心、让人悲观.企业家,尤其是成功的企业家,面对的是荣誉、赞美、阳光、鲜花,听好话心里总比较舒服,听到“危机”特别刺耳、不顺心.因为企业家有权有钱,企业内外有不少人要求助于你;这个要拉赞助,那个想谋个职位;这个想换个岗,那个怕失去宠爱.既然你爱听好听的,那么就来个“报喜不报忧”,甚至肉麻吹捧、阿谀奉迎,一些企业家被嬉称作“戴高乐型”,一戴高帽子就乐,云里雾里飘飘然,全然不知哪里是北了,直到企业到了崩溃的边缘,还感到“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就这样,一些曾经辉煌且很有前途的明星企业连同他们的企业家一起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昙花一现,很快消声匿迹了.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不出企业家”。上海真的不出企业家吗?中国商界的这一“咒语”,正在被一群新生的上海企业家打破。1999年.携程、盛大创立;2002年,分众、如家创立。在此后的三五年间.这几家由上海人在上海创立的上海企业.迅速成为国际投资者的宠儿.成为中国企业界的耀眼明星。同样是“胆小”.同样是“算计”.同样是“崇洋迷  相似文献   

19.
地区经济的创新与增长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的成长存在集群现象,企业家集群成长的规模与地区经济活力高度正相关。企业家的集群成长,不是人为“设计”的结果,而是特定地区文化、观念等内在制度背景下的一个自发性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个上海人眼中的香港社会》文章推出后,据说反映不错。但也有人提出,既然这个栏目是快餐式的,那文章还可短一点、内容还可软一点、形式还可活一点。这可是标准的“三点式”。本人在此说声谢谢。丁笔但愿自己的文章能在以上的“三点”中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