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部崛起:关键在于调整发展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的“中部”,是指安徽、河南、湖北、江西和湖南五省。中部五省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历来是我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能源和原材料产品的生产基地。在家电、汽车和部分高新产品的制造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在全国经济总量(GDP)中,五省合计所占比重多年稳定在20%上下:1978年为  相似文献   

2.
3.
建国以来实施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使我国中部地区成为经济政策的边缘地区。“中部塌陷”之势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由此中央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统筹的必然要求,是对我国既往发展方式的深刻反思,是“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的迫切选择,是保持和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扩大中部地区对外开放,扩大吸收外资规模,提高中部地区吸收外资水平,是加快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内容。文章从中部地区吸引外资所存在的优势入手,分析了中部地区利用外资中现存的问题,最后结合中部地区实际给出了中部地区吸引外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经济经纬》1999,(6):21-24
  相似文献   

6.
中部地区指的是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五省,是我国内陆最具发展潜力和后发优势的区域,是全国“东中西”互动的区域经济格局中的重要枢纽。当前中部五省已经呈现落后于全国发展步伐的态势。已尖锐地预示着“中部塌陷”的现实可能。中部五省的落后,根源在于制度环境的落后,从而制约了内资和外资的引进,造成经济“输血”不畅。因此,要实现中部崛起就要从根本上改善中部五省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邢震 《经济论坛》2004,(19):23-24
我国中部地区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它们位于我国内陆腹地,起着承东启西、接南进北、吸引四面、辐射八方的作用,在我国地域分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社会经济角度看,中部地区近几年发展相对缓慢,与东部差距拉大,与西部差距逐步缩小,如果中部地区不加快发展,则在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8.
中部五省跨世纪发展的定位与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课题组 《经济经纬》2000,17(1):44-47
(接1999年第6期) 四、中部地区区域形象呈现劣势的原因 造成中部地区劣势形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这里面既有历史和传统习惯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既有自生性因素,也有外生性因素.概括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中部地区东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东部地区,西濒我国资源充裕经济贫困的西部地区,是连接我国东西部地区,对建立我国区域间良好的产业合作交流机制和实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的核心枢纽要地。对于中部地区来说,如何利用自己的区位优势来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对于加快区内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地区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利用研制的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从实证角度研究中部与各区域的经济关系,对中部的崛起问题进行再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杨炽 《时代经贸》2007,5(5X):95-9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梯度开放”的策略,在发展过程中,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形势,因此中部崛起成为了我国二十一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产业集聚模式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获得经济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2.
论我国中部崛起中区域热点的培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育区域热点是中部承接东部传统产业转移和增强中部地区内聚力的需要;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是构建中部区域热点的首选之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区内外的交通和信息网络建设及强化一体化机制是促进武汉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成长为区域热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东部沿海、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加速发展的对比之下,中部地区陷入了全国经济增长的“盆地”,被喻为“中部塌陷”。党的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做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战略决策。要实现中部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部地区能否在发展战略上实现创新。本文就造成中部塌陷的成园以及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梯度开放"的策略,在发展过程中,中部经济整体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趋缓形势,因此中部崛起成为了我国二十一世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产业集聚模式作为促进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获得经济学界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相似文献   

15.
影响国家区域政策效果的因素包括地方政府执行力、国家政策对象、地方市场力量差异、外向型与内源型经济的有效结合程度等。解决中部地区实施国家政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主要措施包括成立国家区域经济政策评估中心;发挥中部区位优势,弱化物质资源劣势;加快非公有经济发展,健全市场体系;加快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等。  相似文献   

16.
王美飞  刘雅玮 《时代经贸》2008,6(11):126-127
本文在讨论中部崛起时,从产业转移的角度入手,通过分析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结构的地区差异,认为东部和中部之间存在产业结构上的梯度差和互补性,存在产业转移的可能性.利用东部地区面临产业升级的机遇,中部地区应该好好把握这个机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产业结构,发展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东、中、西部3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在不断扩大,不仅影响了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且也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优化配置的迫切要求。有鉴于此,党和国家及时做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而对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也进行了战略导向,本文对此展开了科学论证:中部地区必须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快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进程;必须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水平,面向国内外进一步增强市场经济竞争力;必须大胆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努力构筑全新的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必须大力加快工业化发展的现实进程,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进步;必须大力提高农村的城市化水平,按照中央决策逐步解决“三农”问题,才能跟上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步伐。  相似文献   

18.
李飞 《经济论坛》2005,(20):13-16
中部六省(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地处我国内陆腹地,总面积1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20%;人口3.6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8.1%,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农产品生产基地。然而,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日益同东部地区拉大差距,而且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举措的实施,其增长速度也日益落在西部和东北三省的后面。为此,中央审时度势,在200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中部崛起”战略。这一战略举措的提出,对于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如何加快地处我国腹地的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这是需要人们认真研究的大课题。近日,读到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马福祥教授等撰著的《谨防中部塌陷  相似文献   

20.
中部悬念     
王承舜 《新经济》2004,(3):36-38
凭借先发优势,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圈率先融入全球化经济大舞台;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三峡工程的推进,西三角经济圈又呼之欲出;当“三极论”进入宏观决策,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开始踏上复兴之路。那么,沉寂的中部地区是接受“塌陷”,还是酝酿隆起呢?这确乎是一个悬念,尤其是在本刊记者对河南郑州、信阳进行了深入采访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