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坚一直对诗的抒情性持排拒态度,并把其与传统的"升华式"、"诗化"写作混为一谈;本文从他的诗作入手,指出其诗中存在的抒情倾向及抒情风格的变迁,进而廓清了抒情性与"升华式"写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妈妈呀,姐姐呀》是朝鲜近代诗人金素月创作的一首抒情诗歌,诗歌以民谣体为基调,缠绵温婉、真挚柔美,具有重要文学价值。论文试图对诗歌中"江边"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揭示隐藏于作者内心的"爱"与"恨"。  相似文献   

3.
"典雅爱情"的文学轨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精神恋爱"理论.此后经过阿拉伯人的英雄传奇、贞情诗歌、苏非派诗歌和一些理论著作的进一步发展,然后被到过阿拉伯地区(包括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法国普洛旺斯抒情诗人所吸收借鉴,并最终在安德烈·勒·夏普兰的论文<纯真爱情的艺术>中得以理论固化,在克雷蒂安·德·特罗亚的系列创作实践中得以定型.  相似文献   

4.
艾米丽·狄金森,美国最伟大的抒情诗人之一,英美20世纪意象派诗人崇拜的先驱,她的诗歌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诗歌特征。本文主要从诗歌创作思想和技巧、表现形式和内容等几方面对狄金森诗歌的现代性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华兹华斯的《致布谷鸟》中诗歌结构和意象的陌生化为这首抒情短诗注入了艺术活力和美感。这首抒情短诗之所以使得读者对布谷鸟和童年之间萌发美好的情感联想不仅在于诗人字里行间真挚的浪漫情怀,而且在于诗人巧妙的陌生化艺术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现实主义文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界定和创作原则。《诗经》是否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伟大开端在文坛上尚有争议。《诗经》是一部有着现实主义精神的、侧重于抒情的诗歌总集。  相似文献   

7.
崔国发是当下散文诗坛重要的散文诗人之一。他的散文诗为我们找回了诗歌的传统和现代性的藕合因素,显示了传统和现代性强大的包容力;他的文本实验,缓解了当前散文诗创作的题材和文本形式的单调与饥渴。他注重诗歌精良的抒情品格,却又向异质事物充分敞开,以灵活多变的语言和文本策略致力于散文诗的创造;在精神气质和美学追求上,他的散文诗不仅体现了力与美的交响,而且还表现出暗藏力量的阴柔风格,具有强大的视觉性和听觉意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抒情小诗篇幅短小而意境优美.本文举例分析了此类诗歌所蕴涵的丰富意象、动人情感和生活哲理;针对当代青年学生的特点,从美育角度阐述了诗歌欣赏教学的独特作用;并认为这种欣赏活动对当前深受物质主义冲击的青年学生来说,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9.
唐代闺情宫怨诗的创作有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男子代女子抒情表意的,即运用了代言体。与此同时,有些诗歌还寄托了诗人难以直接言说的隐衷。  相似文献   

10.
三国至隋唐时期的辽东,虽有三国初年的相对稳定,但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人口流亡,文化几近荒芜。但这一时期的辽东诗歌仍然独具特色,内容或以辽东历史为背景,怀古咏史;或取材辽东现实生活中的征战戍边、风情典故、神话传说,写景抒情。反映了辽东将士以身许国、建功立业的慷慨悲歌,以及征人的离愁别恨,题材丰富,在我国诗歌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诗的国度,抒情诗伴随着历史的变迁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由于抒情诗与生俱来的抒情特质,在它与小说自觉融合后,为小说的叙事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在《红楼梦》中就是完美的例证,它使作品更具诗意风格和意境。  相似文献   

12.
唐代以前,诗人们对叙事诗这一体的思考与关注是不够的,或说还是不自觉的。杜甫是唐代比较自觉关注和思考叙事诗体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创作实践中体现了“以诗言史”和“以诗立传”的叙事诗体意识;韩愈对于诗歌的叙事功能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和认识,那就是“以诗叙事”。自居易在论及自己的创作时,频频提到“以诗言事”,说明了他对叙事诗之叙事性的深刻认识所在。他们对叙事诗体的思考和关注,都是叙事的体意识。  相似文献   

13.
一向以田园诗著称的王维在其代表作《渭川田家》中一如既往地展现了闲逸恬适的田园生活以及自己淡淡的惆怅,而诸体兼擅尤以叙事抒情诗为世人称道的伟大诗人杜甫在其诗作《日暮》中则同样展现了一幅田园生活图,但其感情却是纷繁复杂而又刻骨铭心的.同是写田园,一个是情结,一个是情殇,二者相同点与不同点,背景与原因如何,对此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
义山与叔原分别为晚唐大家和北宋著名词人,无题诗是李商隐独创的抒情诗体,千古流芳;令词是晏几道创作流传的代表,百世传颂。纵观二人生平、情志、作品,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以二人无题诗歌和令词审美意象的自然意象作为重要的研究出发点和切入点,力求得到一个深入的解析,为李商隐无题诗和晏几道令词的研究提供更为广泛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西汉班婕好作《怨歌行》,自比团扇,将自己的身世遭遇融入其中,引发了后人的同情。自此班婕好其人其事成为后世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典故,团扇也因此成为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唐诗在继承了前代诗歌的基础上,对典故运用呈现出一定的新特点,团扇诗因此产生了更加丰富的意蕴。唐诗中的“宫怨诗”在写作上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16.
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代表作《错误》,被称为“现代抒情诗绝唱”,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对它进行了解读,并得出了各不相同的结论。文章以《错误》的阅读反应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清华大学期刊网1980年至今对《错误》进行研究的42篇论文的研究成果,从文本生成和文本间性的角度探究了不同阅读反应的原因,并基此对现代诗歌的教学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美学的独特魅力。在中诗英译过程中为再现原诗"音象美",应尽量保存原诗最显著的风格,努力顺应西方当代诗歌的审美要求;同时,应慎重选择理想的诗歌译者,使译作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情感的艺术,诗人把内隐的丰富多变的情感外化为磁性的诗化语言,使之传承、发展与升华。阐述了诗歌情感的层次特性及在语言、押韵、节奏、意境等方面的表现,力图唤起人们对诗歌情感内在层次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南社女诗人徐自华早期诗词具有明显的闺阁感伤气质。受秋瑾人格和诗风影响,逐渐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悲壮的色调和感愤时事的现实精神。她创作于清米民初以悼念秋瑾为主要内容的诗作,在表现内容、风格与气魄上,为当时的诗坛增添了“新质”;她尽其所能积极赞助革命,特别是在秋瑾牺牲后甘冒危险义葬秋瑾的行为,显示了坚强的反清革命意志和无所畏惧的侠义性格,显现出妇女解放发轫期所特有的人生景观。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文学艺术史上,于画上题诗源远流长,屈原的《天问》可认为是可证的源头;自六朝以至唐宋以后,则屡见不鲜。林声是诗文书画并作的艺术家,而作画又自题诗,并专成一本自题画诗集则于史少见。以林声的题画诗为例,将题画诗的意义概括为三点:追求艺术的转体之妙,借画创生诗意和衍生为别具意义的独特创造。在题画诗研究方面提出中西题画诗的比较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