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挖掘经济学境界是如何受人类境界的影响是本文的主题。经济学是受人类功利、道德和天地三种境界影响并也相应地呈现出三种境界;在每一境界中,都相应地存在着自身所追求的目标,了解这一目标,将有助于了解经济学的全貌,进而增强开拓经济学领域的神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吃点苦吧     
正居安思危是一种境界,知难而进是一种能力。别在最能吃苦的年纪选择了安逸!这是最近微信朋友圈中被疯狂转发的一篇文章。错过了人生最为难得的吃苦经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晤就会浅薄。这是其中最撩拨人心的一句话。如果一个人以为来到这个世上是追求各种欲望的满足,那么他在大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3.
抬头做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民间俗语,不仅妇孺皆知,且演化为激励人的格言,鼓舞、鞭策着人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生命不息,奋进不止。人往高处走,就要有目标、有追求。对共产党人来说,这个目标与追求,不是高职位、高薪酬,而应该是高品位、高情操。人民日报《人生境界》栏目中  相似文献   

4.
庄子与斯宾诺莎均执着人生圆满境界的追求 ,但因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实质性差异 ,所以导引出庄子的悲观、消极 ,而斯宾诺莎乐观、积极的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又由于他们在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方面的某种相似性 ,在他们的人生境界里又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不俗的人生情怀。  相似文献   

5.
"道"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要本,在他看来人生至高境界是体道行道与道合一。因此与道合一、逍遥自适成为其人生的终极追求。由于庄子生活背景和人生体悟使得庄子在求得自己逍遥自适的同时也希望人民能够全身保性天放自得。可见庄子的人生理想不仅在说明和探究宇宙本源,更主要的是诠释人生,扩展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生态伦理在理论架构上以天人合一为框架,融合了生态本体论与生命实践论、生命境界论,在肯定自然生态内在价值的同时,高扬人的主体性,把生态本体化为一种生命意义的定位、生命价值的实现和生命境界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中国诗学历来就强调人在艺术作品创构中的主导作用,重视人和人生,强调人在宇宙中的崇高地位。究天人之际,揭示人的本质和价值,关注人的命运,注重人格精神,坚持诚信,妙解人生的奥秘,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中国诗学所追求的最高目标。中国诗学这种特点,又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诗意生存境界的人文追求上。中国诗学的这一人文传统对现代诗学说是一种稀有的精神能源,并为其所吸取,而成就其一种亮色。  相似文献   

8.
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和最高追求是"道",在其思想起步的地方并无专门之心去"求美",但"道"在运行过程及对人生的影响中,不期然而然地指向了一种最高的美学精神,也即庄子说的"大美"。一方面,"大美"是一种道的可感形式;另一方面,对"道"的体认需借助于美的活动和精神。天地运行是道的显现形象,天地之大美即是道的可感觉形式,而天地的审美之维在于其整全、无限、无为的特性。道家美学思想通过对道和天地大美的体认而立足于人和人生,对走出现代教育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天地大美立教,强调"内养"之"修道",此修道过程也是成就生命之大美的过程:其培养的理想人格是完整而丰富的人,因此需要警惕现代教育中知识技术对"道"的分裂和遮蔽;教育之本性在于以有限的"教"启示和通向无限的"道",因此需要注意解脱于有限的教育内容和载体的束缚;教育应无为而无不为,因此需要顺任自然而非威慑强制,以道主知,还天地万物以生机。  相似文献   

9.
刘颖 《全国商情》2011,(5):30-33
“掌握自主,分享关爱”,不仅是一种人生追求,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从自主到分享,从自我到家庭、国家、社会,从内炼到外修,15年宝健(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的历程,证循了这一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0.
休闲是人的存在方式和自由生命状态,它充分体现着人的本质,是对人性的一种回归.旅游更是人们对自由的追求,对人性的发展,并逐渐成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休闲时代的临近,休闲与旅游的关系日益紧密,旅游也愈加成为人们休闲的重要方式.而就旅游的本质而言,休闲旅游是人类旅游活动达到最高境界的途径,休闲充分彰显着旅游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自杀或者他杀事件时有发生,缺乏追求、虚度光阴现象更是常见,大学生此类事件的频繁发生,凸显出现代高等教育生命教育的缺失,导致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生活质量不高及生命意义缺乏。高校在认清当前大学生"生命困境"的基础上,从生命意识出发,引导大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寻找生命意义,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2.
用“生命美学”界定方东美的美学思想并不合适,因为方东美美学思想中的生命内涵乃是一种形而上的价值性存在,不同于伯格森把生命当成一种物质。这个生命的情感内涵不是伯格森哲学中的本能或者冲动,而是一种超越性的、非感性的同情论的爱之情感。中国人这样的宇宙观使得现实具有了审美意味,审美世界并不在现实世界之外,审美与现实乃是合一的。如此,也就解决了科学与人生观争执的实践问题。因此,我们把方东美美学思想界定为“人生论美学”范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人学是关于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的本质、人的主体性、人的需要、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自由和平等、人的理想和信念等理论,它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拓展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从马克思人学角度出发来探析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将会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起到一个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天下"皆为利"与善因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肯定人们求利、求富的合理性,在等级森严,"小不得僭大,贱不得踰贵"的秦汉社会,具有明显的进步性。亚当.斯密"经济人"与"看不见的手"的假设亦强调尊重个人的求利行为与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司马迁与斯密研究求富、逐利行为,尽管皆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条件,但因各自所处的时代不同,研究的社会经济现象及视角各异,二者又是两种性质完全不同的经济思想。前者代表了庶民地主和工商业地主的利益和要求,而非为替资本主义辩护,后者则是上升时期工业资产阶级反对重商主义和国家干预政策,要求自由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化的源头,是世界文化史上永恒的丰碑,古希腊文学突出地表现了古希腊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涵着他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追求世俗自由,实现自己的价值与尊 严成为其文学精神的主要特征,这种以世俗个体自由为重心的人文精神,就是古希腊文化的根本精神,也是中国构建以 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出发点.研究分析古希腊文学中的人文精神,将对中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构起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浮士德》是人类审美精神自由表达的诗意的范本。浮士德崇尚自由,追求情感,蕴涵着对个体生命意义的执著追求。我们应对浮士德精神进行生命美学的审美观照,辨证地看待《浮士德》的生命启示性。  相似文献   

17.
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和最终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深刻内涵。人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主体,解放、发展生产力是人解放与发展的物质前提;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实现人自由、平等和发展的基本前提和制度基础;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发展的归宿,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8.
"经济人"与"公共人"是人们在政治研究中所进行的制度设计的人性择拟.在人的本性依需要而定的逻辑判断下,引导人的行为主要有道德说教和制度规范两种方法."经济人"预设与"公共人"导向都以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为中轴.作为对人性的正当引导与合理预期,制度设计的目标并不仅仅是防止利己主义的发生,更重要的是通过制度创新来更好地实现公共利益.基于此判断,公职人员在事实上可能以"经济人"的方式生活,但在价值层面上必须坚持以"公共人"为导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