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力资源对甘肃人文生态的影响●刘安诚人类不仅仅生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也生活在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即人文生态系统之中。在人文生态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人,特别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素质。一般认为,人力资源因素应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等四个...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的发展在促进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同时,也连带的打破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自然、社会、精神生态业已失衡的现实语境中,各种功利主义、投机主义盛行。在唯发展论、经济先行的旗帜下,自然生态遭受毁灭性破坏,社会生态由失衡走向断裂,精神生态裂变后的社会焦虑日趋蔓延。欲恢复生态系统的效能,需厘清各自存在的问题,以三者逻辑理路与实践反思的视角,从观念、制度等方面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黄河流域甘肃段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 ,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甘肃省生态补偿机制构建的思路:从利益分配视角完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方案;生态补偿应该是多层次组成的;优化甘肃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生态补偿现行制度;建立支持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体系;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优化甘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融合共建;增强节约意识,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构建低碳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背景下,基于生态承载力的内涵以及甘肃民族地区的区域特征,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甘肃民族地区21个县(市)进行评价,从而为甘肃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发展能力以及农牧业生产能力的提升、天然草场的保护、人均经济增长能力的增强对生态承载力影响较大;地处甘南高原地区的县(市)生态承载力普遍较弱,以甘南州的玛曲、碌曲、迭部最为脆弱。  相似文献   

7.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强调所有文学都是自我表达,面对自然生命,体悟各种生命的真切,都需要自然无声的表达.文章将从自然生态角度,解读劳伦斯的诗歌、随笔与小说中自然人形象、自然生态思想以及劳伦斯创作的乡恋情结,勾勒出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突出劳伦斯的生态批评精神.  相似文献   

8.
甘肃少数民族牧区草原生态产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肃牧区既是甘肃省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 ,又是具有全国意义的水源涵养区、生态功能区和野生生物保护区 ,同时也是我国典型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草原生态退化最为严重的地区。构建以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和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牧区绿色产业体系 ,既符合加入WTO后的国际国内市场需求走向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要求 ,又能充分发挥甘肃牧区资源禀赋优势和经济结构优势 ,同时还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草原生态环境 ,是甘肃牧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西藏是我国自然生态和环境风格最为独特的地区之一,青藏铁路开通后,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西藏有可能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变化最为明显的地区。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把保护与开发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努力达到保护和开发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中经济的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中国工业化进程以牺牲生态环境和文化财富为代价。纵观甘肃盛衰交替的经济发展史及中外经济发展的成败历史 ,甘肃经济大开发不能停留在几个项目建设上 ,而应该从综合、系统、次第发展的全方位去深入研究和组织。  相似文献   

11.
刘鹏飞 《发展》2014,(2):33-35
正甘肃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以及北方荒漠和沙漠交汇处,是黄河和长江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具有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环境净化、气候调节和生物多样性保育等多重生态功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甘肃,对确保国家生态安全、西部边疆稳定、民族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甘肃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影响,十分脆弱。一是受人类开发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期,受人定胜天控制自然和有人就有一切等人类中心主义影响,全国人口迅速增加,各地盲目开  相似文献   

12.
开展生态环境调查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本研究采用向县级生态环境部门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河北省自然生态保护总体状况,摸清河北省自然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地服务河北省生态保护监管,为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张政民 《发展》2011,(12):23-25,28
生态文明从一般意义上讲,是人类在遵循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同时,既获利于自然又还利于自然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首次将其作为国家战略任务确定下来,继而又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重要的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4.
高益群 《发展》2013,(11):43-44
一部《三国演义》,以作者的生花妙笔,把三国这一不算长的历史时期描写得有声有色,给后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那段诸侯争雄的年月,陇右自然也不得安宁,诸多角色走马灯似地在这里亮相,一些重大事件通过正史记载、野史传说、戏剧演绎,在寻常巷陌不胫而走。特别是散落于陇原各处的遗迹,成为现代人身临其境,感悟三国文化最佳窗口之一,也是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需要浓墨重彩之处。  相似文献   

15.
张高平  颉鹏  刘鹏飞 《发展》2011,(2):40-43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对于农业的发展,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和相关生物产业,保障粮食和主要农产品安全,实现农产品优质化、营养化、功能化,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构建我国生态高质农业和生物产业体系,建成农业高质转化的产业体系,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  相似文献   

16.
黑圣果、黑土豆、黑番茄、祁连冰提……没人能想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是在沙漠里长出的。 北纬38度地带丰富的光热资源,沙漠干燥、祁连山区冷凉的气候资源和珍贵的雪水资源……在柴在军看来,这正是河西走廊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大生态观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包括自然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藏区影响最大的传统文化,藏传佛教对五大藏区两大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在自然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它依正不二、 万物有灵的自然观有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众生同体、 众生平等的生命观让人们养成了尊重生命的习惯;因果报应伦理观有助于保护藏区野生动物;动物崇拜、 宗教活动有助于对野生动物与环境的保护.在藏区文化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藏传佛教的生命修炼文化有益于社会民众的身心健康;其平等的文化精神能吸引并接纳不同的文化;其包容的文化心理有益于藏区文化多元化的共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名牌战略与甘肃经济发展●高新才吴小宇(兰州大学经济系兰州,730000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名牌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舞台的主旋律,实施名牌战略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形式。同时,名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着广泛而巨大的积极效...  相似文献   

19.
黑圣果、黑土豆、黑番茄、祁连冰提……没人能想到,甘肃河西走廊的特色农产品是在沙漠里长出的。北纬38度地带丰富的光热资源,沙漠干燥、祁连山区冷凉的气候资源和珍贵的雪水资源……在柴在军看来,这正是河西走廊发展现代农业得天独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9月23日,丁文广从兰州出发,自驾车经武威、永禺到张掖。这是他第四次对兰新铁路双线甘青段的甘肃段(下称“兰新铁路双线什肃段”)周边环境进行野外实地考察。丁文广,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陔校两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他做出了《兰新双线项目(甘肃段)施工建没对草原影响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兰新铁路双线甘肃段周边草原的破坏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