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行为公司财务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基于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正成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本文在简要介绍管理者过度自信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重点就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三大经典资本结构理论提出的挑战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管理者过度自信视角的资本结构决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选取深沪A股上市公司2006-2010年数据为样本,对董事会勤勉及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过度投资的关系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分析了董事会勤勉对企业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的治理效应。结论表明:董事会勤勉与企业当年过度投资水平不存在显著相关性;董事会勤勉度的提高也不能改善企业下一年过度投资状况;管理者过度自信会引发企业过度投资;董事会勤勉对企业由于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导致的过度投资没有显著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3.
管理者过度自信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地  万迪昉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8):143-145
管理者个人特征是公司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文章针对行为公司金融理论广泛关注的管理者过度自信现象,从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基本内涵、管理者过度自信的度量方法、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公司决策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回顾和总结了国内外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而指出了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局限及对国内学者后续深入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我国2017—2021年间的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系统GMM模型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社会责任与现金持有动态调整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企业调整现金速度会越快;进一步探究在不同程度下履行社会责任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调整现金的影响,结论显示高质量的履行情况会加快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调整现金的速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逻辑回归分析方法对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示,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并购决策呈现正相关的关系.也就是说,在公司并购的过程中,管理者过度自信更容易导致发生公司并购.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过度自信管理者典型行为特征出发,通过研究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公司治理产生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将管理者这种典型行为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对管理者的有效激励行为能有效降低公司过度投资的风险。同时,对约束管理者的行为以及更好地治理公司起到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郎亚男 《中国经贸》2014,(13):143-143
本文以2009-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连续四年共2904个样本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文章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股权资本成本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2007-2010年我国深市A股上市公司中管理者持股的公司为样本,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实证检验管理者薪酬对其过度自信的影响,结果发现:管理者薪酬对其过度自信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与非国有上市相比,提高国有上市公司管理者的薪酬更容易导致其过度自信.当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不同时,市场化程度越高,管理者薪酬越高越容易导致其进度自信.  相似文献   

9.
传统理论认为,人们在作决策时是理性的,但近期研究认为.人们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本文研究管理者的过度乐观对企业内部现金流的使用、对公司投融资水平、投资方式均有影响,矫正过度自信的方法是通过自我学习调整和加强外部控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更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活动开拓海外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然而,尽管我国企业的并购规模及频率日趋上升,但企业并购成功后的长期绩效却未能改善。本研究选择2010—2016年的企业海外并购数据样本,在管理者有限理性的前提下,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政治关联与跨国并购绩效之间的联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管理者过度自信会负向影响跨国并购的绩效;企业跨国并购的长期绩效与政治关联负向相关,政治关联程度越深,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越显著,且管理者过度自信在国有企业样本组中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1.
现代公司金融理论隐含着理性人的假设,然而近年来行为金融学的兴起对这一假设提出了挑战。在行为金融学的影响下,公司金融的研究也开始重视管理者非理性对企业融资行为产生的影响。管理者非理性有很多表现形式,过度自信就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有关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融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一直滞后于理论的发展,其原因在于难以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来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本文在总结和梳理国内外研究目前使用的衡量指标的基础上,试图找到一个更适合中国实际的衡量变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理论和实践上分析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资行为与投资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法律机制与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管理者以往的成功经验往往会导致管理者过度投资,而过度投资对企业绩效存在着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了2008-2014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高管团队的个人背景以及公司财务方面的数据,分析了在不同产权性质下管理者年龄异质性、过度自信以及企业成长性的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非国有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年龄异质性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国有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过度自信与企业成长性负相关,非国有制造业企业高管团队过度自信与企业成长性正相关,同时管理者年龄异质性与管理者过度自信之间存在着不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丰富了管理者特征与企业成长性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从高层管理者的角度为我国制造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公司资本结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证实,一些管理者存在过度自信的行为偏差,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高估其控制资产的价值和投资项目的收益。文章基于有效市场和管理者最大化现有股东利益的假设,运用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决策模型分析指出,过度自信CEO的资本结构决策准则具有先内部资金后外部资金,筹措外部资金为必须时,先债务资金后股票资金的择序偏好。  相似文献   

15.
企业财务决策历来是财务理论研究关注的重点。新兴的行为公司财务理论从“非完全理性人”假设出发,重点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决策的影响,能够合理解释许多决策中的异常行为,为企业财务决策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文章较系统地梳理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并购和融资这三种企业财务决策影响的最新国外研究成果,以期为该领域的深入研究进行理论铺垫,并为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决策行为、完善财务决策及治理机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在企业中,财务弹性属于战略决策范畴,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会否遭受财务困境,也影响着企业面临良好投资时的机遇,是能够从中获得资金的能力,因此企业维持良好的财务弹性对自身的长足发展至关重要。从其影响因素看,除了会被实际财务状况影响外,管理者的个人倾向也不容忽视,若管理者过度自信则会使企业陷入较低财务弹性,最终面临财务危机。因此找出管理者过度自信在财务弹性方面的不利影响,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规范管理者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展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2004-2011年国内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治理结构差异如何影响高管过度自信,进而改善企业绩效。研究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对企业绩效有消极的负向影响。而独立董事比例对高管过度自信不产生影响。此外,企业前5大股东持股集中度对高管过度自信有抑制作用.并且能够通过这种抑制作用使企业绩效朝着有利于股东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过度自信融入具有竞争关系的多代理人委托代理模型,分析了过度自信对代理人和委托人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对称信息时,代理人对能力水平和所掌握信息准确性的过度自信水平与自身的努力水平和其竞争对手的努力水平均成正相关;代理人对能力水平的过度自信水平与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自身努力程度的下降幅度及代理成本呈正相关,代理人对所掌握信息准确性的过度自信水平则与之呈负相关。这对企业招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孙莉萍 《中国经贸》2014,(19):96-97
本文基于行为公司金融的视角,以2012-2013年间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六个因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主成分分析提取有效主成分,按照熵权法赋予客观权重,得出一种新的衡量管理者过度自信的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20.
投资者过度自信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过度自信的定义、成因和特征,梳理了有关过度自信这一认知偏差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的成果,最后论述了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管理层和投资者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