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高管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高管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本文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在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中,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而股票期权股权激励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负向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实行多次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分析表明,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较强的管理层权力和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水平更有助于发挥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尤其是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建立并完善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柏荣甲 《会计师》2019,(24):39-40
当前,股权激励已成为上市公司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企业内部应用股权激励有利于长远发展。但从审计实践中可以观察到:部分公司运用股权激励尚未达到预期的效果,部分财务人员尚未能理解股权激励个人所得税的处理问题。本文以案例形式详细解读了当前股权激励的个人所得税政策,指出了实践中遇到的估价模型问题,并给出了股票估价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股权激励已成为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股权激励使经营者以股东的身份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对引导经营者长期行为,防止其短期行为,具有较好的约束和激励作用,从而使经营者勤勉尽责地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服务。本文以境内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阐述了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和记录,税收负担及计量,以及二者差异的处理。  相似文献   

4.
论企业高管股权激励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高管股票期权激励制度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依据股权激励的内在机理,结合我国股票期权激励的制度基础,在重新审视相关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从提升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角度,提出了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与审慎处理期权费用化、尽快调整股权激励的税收政策等相关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上市银行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旭 《福建金融》2006,(3):18-20
实施股权激励是国际商业银行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国股权激励模式存在明显缺陷。本文针对上市银行以股票期权计划实现股权激励并对激励对象、认购资金来源、行权步骤安排、考核指标设定、税收优惠、期权收入占比、股票价格过度下跌时的应对措施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公布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分三个阶段研究了激励对象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期间,激励对象并不明显影响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但在2009-2011年和2012-2014年两个阶段,激励对象显著影响了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当激励对象中高管所占比例越大时,公司并未选择更适合高管的股票期权,而是越倾向选择获利空间较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限制性股票,且在管理层权力越大的公司中该现象越明显。以上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对不同激励对象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这势必会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发现,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以及净资产收益率水平远远高于深市平均水平。采取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公司对业绩影响的测算远不如采取期权激励方式的公司测算过程清晰,公司披露的详尽程度也有较大差距。殷权激励的作用已经初步显现,截至2007年4月30日.16家样本公司的激励股份已经实现了约83.65亿元的增值。同时,股权激励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监管问题,须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强化监管,合理引导更多的上市公司建立适当的股权激励制度,以推动上市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夯实证券市场基础。  相似文献   

8.
自2006年我国正式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以来,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目前,在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中,制造业公司数量最多,但国内针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进行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06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公告的股权激励草案为样本,对制造业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终极控制人性质、资产负债率、独立董事比例等是影响股权激励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以来,股权激励开始在我国迅速盛行开来,到2014年为止已有500多家企业提出过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会选择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这两种最常见的激励方式。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检验发现,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往往优于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0.
股东与高管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是公司治理研究的热点话题,有关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现有研究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通过梳理分析国内外有关股权激励的研究文献,重点关注股权激励与企业业绩之间的关系及实施股权激励的动机,通过对深圳万科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推行的股权激励方案的研究,对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具有一定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付明 《中国外资》2012,(6):147-148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是现代企业的重要标志。当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目标之间产生不一致的时候,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就会带来问题。股权激励是解决公司股东与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问题的一种有效激励制度。本文通过对目前主要的三种股权激励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对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激励能在境内上市公司大规模推行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经生 《中国金融》2005,(20):49-50
2005年8月23日,中国证监会、国资委、财政部等国务院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第10条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可以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9月9日,国务院国资委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中国有股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指出,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探索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股权激励问题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股票期权是公司给予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权利。美国迪斯尼公司和华纳传媒公司最早在高级管理人员中大量使用股票期权。随着20世纪90年代美国股市出现牛市,股票期权给高级管理人员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全球500家大型企业中已有89%对高层管理实施了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是缓解现代股份制公司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我国的经济体系中,国有企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企高管的股权激励问题尤为重要。对此,本文结合现实与政策背景,研究2005~2018年中国国有上市企业股权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随着我国国企高管薪酬制度的逐渐完善,股权激励机制会推动企业综合绩效的提高;2.在目前两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方式中,股票期权有利于实现企业绩效的可持续增长,而限制性股票由于具有惩罚性特征,会对企业绩效长期增长形成限制。这表明,引导和支持更多国有企业引入长效的股权激励机制,有利于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包括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与激励比例显著正相关。经区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模式的要素研究发现:激励差距与模式无关,差距越大越能促进创新产出;授予范围在两种模式下作用相反,范围较大(较小)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以及只在股票期权模式下得到,有效期较长更能促进创新产出,特别是发明专利;业绩考核较为严格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但过于严格会抑制创新。本文结论为上市高科技公司实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要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依据中国沪深两市实施股票期权的37家制造类上市公司业绩数据,对实施股票期权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司的股票期权激励水平与公司业绩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公司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与公司业绩也呈正相关关系,而公司资产负债率与公司业绩负相关.股票期权激励水平越高,资产规模和营业收入增长率越大,资产负债率越低,则公司业绩就越好.  相似文献   

17.
股权激励契约是弥合代理冲突的工具,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会产生直接影响,但鲜有文献将高管与核心员工纳入统一框架进行研究。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非国有上市公司,研究发现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的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于高管股权激励,对核心员工实施股权激励更有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2)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提高企业创新、抑制高管代理问题是核心员工股权激励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制;(3)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当内部控制较好、股权激励深度较高、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较高时激励作用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利于识别企业股权激励的主要作用对象,而且可以为企业设计更具针对性的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委托代理和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股权激励方式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适应性匹配的设想,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治理重心和激励目标,差异化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实证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股权激励方式存在异质性偏好,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票期权,成熟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异质性考察发现,适应性匹配关系在高管权力较小、市场竞争充分和股价崩盘风险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了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激励方式后,股权激励能产生显著更高的业绩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股票期权是通过风险承担效应驱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绩效增长,限制性股票则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驱动成熟期企业的绩效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和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刘瑞 《财会学习》2016,(22):219-220
近年来股权激励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迅速推广,但安然事件等一系列公司丑闻逐渐暴露出该制度的弊端.股权激励在当代企业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实施过程中也涌现出来大量的问题,部分企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已被公司管理层看作是牟取利益的工具.本文从股权激励模式及相关理论出发,进一步论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目前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银行业普遍存在的管制,使银行面临着有限的控制权市场和接管威胁,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约束银行管理者的能力,因此对银行而言,通过股权激励机制协调股东和管理者的利益、降低代理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实施股权激励不应盲目照搬西方国家的范例,应慎重选择股权激励的实施范围,目前最好只局限在高级管理人员,通过对股权激励机制的合理设计来充分发挥其长期激励效应,切不可盲目扩大激励范围,将股权激励演变成一种新的福利措施.应尽快建立起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业绩考核体系,在经济资本的约束下实现业务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的转变.股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实施离不开完善的银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