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非高管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高管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可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进而影响公司债券的信用利差。本文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在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中,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性,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而股票期权股权激励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对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负向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且实行多次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更能有效地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分析表明,较高的融资约束程度、较强的管理层权力和较高的产品市场竞争水平更有助于发挥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尤其是限制性股票股权激励降低公司债券信用利差的作用。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建立并完善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其相关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慧  胡佳妮 《中国外资》2012,(8):132-133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公布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公司为样本,分三个阶段研究了激励对象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06-2008年期间,激励对象并不明显影响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但在2009-2011年和2012-2014年两个阶段,激励对象显著影响了股权激励方式的选择。主要表现为,当激励对象中高管所占比例越大时,公司并未选择更适合高管的股票期权,而是越倾向选择获利空间较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限制性股票,且在管理层权力越大的公司中该现象越明显。以上结论表明上市公司对不同激励对象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一定程度上存在机会主义行为,这势必会影响股权激励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自《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于2006年1月1日实施以来,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从2010年第4季度开始,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方案的节奏在明显加快,其中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以创业板、中小板为主体的民营企业公司成了股权激励的主角,一些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公司也纷纷加入到股权激励的队伍中来,把公司高管的利益与上市公司的发展捆绑在一起,以此调动公司高管的积极性.国内不少关于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但并不显.说明我国目前的股权激励制度还不完善.本文以友阿股份公司实施股权激励为例,来分析研究该公司的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是否过低,从而影响到股权激励的作用.并为其他公司的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本文实证考察我国民营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对银行信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股权激励强度越高,公司获得的银行借款越多,但主要体现在短期借款增加,而长期借款没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实施经营持股激励的公司,实施股票期权或限制性股票激励的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银行借款尤其是短期借款,而长期借款在两类公司不存在显著差异;相比激励型股权激励公司,福利型股权激励公司获得显著更多的短期借款。研究证实,高管激励机制的完善有助于民营企业获得更多银行借款,缓解"信贷歧视",但面对股权激励的风险承担效应与福利效应,银行会通过调整贷款期限来降低自身的信贷风险。  相似文献   

6.
借鉴权变思想,结合委托代理和生命周期理论,本文提出了股权激励方式与企业生命周期存在适应性匹配的设想,认为企业会根据所处发展阶段的治理重心和激励目标,差异化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实证结果显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股权激励方式存在异质性偏好,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股票期权,成熟期企业更倾向于采用限制性股票.异质性考察发现,适应性匹配关系在高管权力较小、市场竞争充分和股价崩盘风险较低的样本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实施了与其发展阶段相匹配的激励方式后,股权激励能产生显著更高的业绩提升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股票期权是通过风险承担效应驱动成长期和衰退期企业的绩效增长,限制性股票则是通过利益协同效应驱动成熟期企业的绩效增长.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有的放矢地选择股权激励方式及监管部门制定相关监管政策和管理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实施包括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的上市高科技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与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能够促进创新产出,且创新产出与激励比例显著正相关。经区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模式的要素研究发现:激励差距与模式无关,差距越大越能促进创新产出;授予范围在两种模式下作用相反,范围较大(较小)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以及只在股票期权模式下得到,有效期较长更能促进创新产出,特别是发明专利;业绩考核较为严格更能促进创新产出,但过于严格会抑制创新。本文结论为上市高科技公司实施非高管员工股权激励及要素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令银 《会计师》2019,(11):7-8
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首要选择,但两者具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对上市公司的财务影响也不尽相同,上市公司如何选择适合本公司实际状况的激励方案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难题。本文通过介绍两者的特点、会计处理、激励效果以及对损益的影响,为上市公司选择何种股权激励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自2014年《关于上市公司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试点的指导意见》出台之后,员工股权激励的治理效应备受关注,其与高管股权激励的互动效应则一直是有待突破的迷雾。本文以2006-2017年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强度对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的预期作用并不确定,不过员工股权激励充当了有效的补救角色,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关系在实施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股权激励有效期较长、员工搭便车程度较低、激励员工人数较多以及企业性质为非国有企业的条件下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于企业完善股权激励制度并充分发挥员工股权激励的价值效应提供了明确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翟亚星 《时代金融》2012,(30):250+263
作为一种激励制度,股票期权是在二十世纪中叶出现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企业委托代理的问题。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以及2006年《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实施,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制度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资本市场也越来越完善,这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制度,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因此,本文首先对股票期权激励作用机制的理论进行了分析,然后分析了实施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之上,对我国股票期权激励效应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股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即股权激励是否会给公司的业绩和带来明显改变。本文将试图通过回归来验证股权激励(股票期权)规模与公司业绩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和实施股权激励(股票期权)与公司短期股价波动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这两个假设。  相似文献   

12.
自2006年以来,股权激励开始在我国迅速盛行开来,到2014年为止已有500多家企业提出过股权激励方案,大部分会选择限制性股票或者股票期权这两种最常见的激励方式。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检验发现,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效果往往优于股票期权。  相似文献   

13.
刘骏  付春 《税务研究》2016,(10):115-120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股权激励计划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全面梳理的基础上,对其所包含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比较和辨析,包括首次将股票期权区分为是否上市公司、是否公开交易。文章还分析了股权激励的征税机理,针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认为应从出台税收新政弥补政策"断层"、细化征税条款减少税收筹划空间、"后移"征税环节以吻合税款征收原则等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途径之一,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其可能反而引起道德风险。本文以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管理层股权激励影响并购决策及其经济后果的内在作用机理。结果显示,股票期权和价内程度低的股权激励会驱动管理层实施大规模并购交易,虽然这类并购在实施后的第一、二年业绩较好,但效果未能延续至第三年;股权激励会提升并购后的高管减持水平,绩效越好则次年的减持水平越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为推动业绩上涨以便减持套利,管理层将会削减研发资金用于并购;在管理层超额薪酬较低时,股权激励对并购绩效的正向影响更强。本文结果丰富了股权激励经济后果的研究,对监管方优化股权激励制度、上市公司改善并购决策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多数的上市的企业都进行了股权分置改革,上市的企业实行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数量上升.因为实施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可以解决经营权和代理权利益不完全一致的问题,笔者先假设实施此激励计划可以对公司业绩产生正面的影响,进而用实证分析法来验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本文以高层管理层的持股比例为解释变量,公司业绩为被解释变量,采用Eviews软件的回归分析对2012年的40家样本公司的数据进行处理和运算,验证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对公司业绩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从限制性股票的基本理论问题出发,以光明乳业实施的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为例,结合其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效果分析,从而进一步重点分析上市公司选择限制性股票的动因、条件及影响实施效果的因素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改善我国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有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慧 《财会学习》2016,(11):238-239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逐渐成为主导的股权激励方式。但这两种股权激励方式的激励效果孰优孰劣至今并无定论。本文选取两家上市药企,通过比较分析两种股权激励方式在提升公司绩效方面存在的差异,以研究其激励效果之差异,希望为相关企业在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时提供较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探索长效激励机制的合理适用性,对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公平利益分配、提升企业价值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契约结构理论,构建了以关键契约要素的选取与科学设计为前提的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性框架。结合昆明制药限制性股票激励方案,从股权激励契约结构的内生性出发,解析股权激励契约的合理适用性,提炼了"回购+动态考核"的关键内核。并从回购股票的市场效应、算数效应和实施激励计划后的业绩表现三方面验证了其方案的有效性,对探究股权激励的作用机理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9.
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股权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的研究和应用。企业开展股票期权激励,在会计核算上,应遵循企业会计准则;在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上,要符合国家相关股权激励办法的规定;在税务处理上,应当依照国家相关税收法规执行。各种法规制度规范要素和侧重点的不同,使得股权激励在财税处理上较为复杂。本文主要对企业股票期权实施过程中的财税处理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我单位对高管实施了股票期权的激励措施,但是,高管取得的股票期权到底如何计税,是并入当月工资还是单独计税呢?是否要区分股票认购权和股票期权政策?(广东省田月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