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地区边坡具有坡度陡峭、基岩破碎程度高、坡积及残坡积层分布复杂、地下水活跃以及边坡治理施工条件困难等特点。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该崩塌地质灾害成因进行了论述,通过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提出了治理方案,对类似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深基坑边坡支护技术中,高压喷射注浆法是一种较新但技术较为成熟的支护手段,在很多深基坑边坡支护中应用。本文针对高压喷射注浆法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问题研究,分析了高压喷射注浆法的一系列技术优点,主要从施工简便等三个方面展开分析,随后对高压喷射注浆法在实际的基坑边坡工程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了某市一高层大厦深基坑边坡支护问题,从方案的确定到整体过程效果的评价整体进行了技术探讨。本文对高压喷射注浆法的研究及其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中的应用问题分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稳定性好的岩质边坡可设置飘台种植槽,并采用锚杆对其进行固定,边坡化整为零,不仅能增强整体稳定性,减少岩体拉裂破坏而发生局部崩塌,更有利于实现生态景观修复,丰富景观多样性。本文结合工程案例,开展边坡稳定性分析,设计边坡支护方案,研究飘台种植槽在岩质边坡支护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飘台种植槽在岩质边坡支护工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实现边坡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4.
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对公路项目的整体施工有重要影响。文章是基于笔者立足多年公路设计经验与实践,对公路填方路基的边坡防护设计进行探讨。在设计中应遵循质量保证、生态维护及安全节约等原则,重点就排水方案、防护方案加以论证。实践证实,科学的设计可提升路基稳定性,延长公路使用寿命,有效防范雨水等因素对路基边坡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岩体边坡稳定性问题是岩石力学领域一个长期存在的课题,基于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由只考虑内摩擦角与黏聚力的传统抗剪强度折减法,发展到包括变形参数和强度参数在内的多参数协调折减方法.针对有限元强度折减法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不足,考虑岩体弹性模量的沿深度递增关系,基于Hoek-Brow n准则提出一种针对弹性模量进行折减的方案;结合边坡算例进行稳定性计算,通过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以塑性区贯通作为边坡失稳判据,模拟岩石边坡的渐进劣化失稳破坏.将计算安全系数与传统抗剪强度折减法所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比较,证明所提出的折减方法用于边坡劣化折减计算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6.
格构锚是利用格构梁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加固技术,在岩质边坡支护设计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工程实践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以思南县工业园区饶家坝边坡为例,阐述边坡区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岩土参数建议值和边坡基本情况,然后对其开展稳定性分析,设计边坡支护方案,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孙晓雷  夏强  申政 《科技和产业》2024,24(6):295-301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综合管廊工程(gas-insulated rnetal-enclosed transmission lines, GIL管廊)以其安全、可靠的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变电站建设。GIL管廊安全施工的前提是保证开挖基坑边坡稳定。基于Mohr-Coulomb强度准则,采用ABAQUS模拟上软下硬地层GIL管廊土方开挖边坡地层变形情况,利用地应力平衡法和强度折减法确定边坡安全系数,验证工程支护方案的合理性,进而分析边坡失稳机理,为边坡地层变形预测、支护方案确定提供参考。结果表明,ABAQUS可以有效模拟强度折减;加固后边坡的最大位移减小60.5%,地面沉降不再出现,安全系数由原来的0.987提高至1.527,增大54.7%;上软下硬地层边坡开挖时,上部软弱土层形成按地层分布的多个潜在滑移面,下部岩层会以楔形体滑移模式对坡脚形成挤压作用。  相似文献   

8.
运用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进行评价。通过云南公路边坡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分别建立边坡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层次分析模型和风险评判集,实现对边坡地质灾害风险的模糊综合评判。将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应用于宜昭高速公路边坡的风险评价中,得到各边坡的风险级别,边坡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边坡失稳情况基本一致,验证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边坡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快速准确获取边坡安全系数对预防边坡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考虑,利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科学,以神经网络方法为基础,运用BP模型,进行边坡安全系数快速预测,建立了快速预测系统并实现了界面化操作,以黄土边坡实例为样本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快速准确获取边坡的安全系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边坡工程研究智能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郑争锋  钟信林 《科技和产业》2024,24(11):289-294
电厂建设过程中场平形成的高填方边坡是威胁电厂安全的危险源之一。对高填方边坡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了解边坡失稳普适性规律,为同类边坡治理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印尼某电厂高填方边坡进行地质勘测、稳定性评价、数值模拟、长期监测,综合探讨高边坡变形机理和防治措施的可靠性。研究结果显示:填方高边坡破坏模式主要是围绕软弱结构面,如表层填土和煤层等滑移或出现不均匀沉降;坡面防护体系、坡体内加筋格栅等防治措施可有效提高高填方边坡的稳定性;长期监测是评价边坡加固可靠性的重要依据,也是提前评价边坡潜在隐患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某工程边坡为典型的岩质高陡开挖边坡,其稳定性对工程的安全施工和后期运行影响重大。为分析分层开挖对高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本研究建立了高边坡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ANSYS软件数值模拟了开挖过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处于临界稳定状态、滑坡体安全余度很小的高陡岩质边坡,分层开挖滑坡体,可提高边坡整体安全系数,对于边坡的稳定有一定的提高,但是考虑到降雨及地震等情况的发生,为获得安全盈余,建议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12.
大多数土质边坡的破坏是由于地下水的渗流作用所引起.文章在非饱和渗漉理论的基础上,利用GeoStudio的sweep/w和slope/w两个分析模块对深圳市松白路改进工程K9+300处路堑边坡进行了渗流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边坡的安全系数会随着φb的增加相应增加,随着渗透系数增大而减小.所以,渗透系数和φb可作为边坡稳定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是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体现,露天开采矿山容易形成高陡岩质边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很容易造成安全隐患。做好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的修复治理已然成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内容,要充分了解治理地区的地形地貌、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等地质环境条件,进而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方案。本文结合高陡岩质边坡存在的环境问题,分析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技术手段,进而探讨高陡岩质边坡生态环境修复治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遗留矿坑边坡的稳定性问题一直都是岩土工程界非常重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遗留矿坑边坡问题复杂,矿坑边坡的稳定性评价仍比较困难.本文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以长沙恒大童世界乐园地块矿坑边坡为例,选取其中一个代表区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并提出了支护治理建议,以提高其稳定性.本文的分析结果能降低工程造价,为工程后期治理提供...  相似文献   

15.
吴吉林 《魅力中国》2010,(22):93-93
植被护坡技术应用于高速公路边坡治理中可以解决边坡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矛盾,同时也可以很好地保护边坡表层,阻止其进一步弱化,对边坡的防护起到很好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植被护坡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应用,充分说明植护坡技术可以有效地对高速公路边坡进行防护治理。  相似文献   

16.
为寻求一种西宁寒旱黄土区防治浅层滑坡的护坡草本植物,本研究对3种植物条件的黄土边坡进行人工降雨试验,通过采集降雨过程中素土边坡模型、耐寒型麦冬草边坡模型和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分析总降雨量、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对应时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两次人工降雨过程中,高羊茅边坡模型的土壤体积含水量达到稳定状态所需时...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路堑边坡整体治理效果,通过现场实际监测获得了关于边坡土体变形情况、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水位变化情况等数据,利用相关向量机(relevance vector machine, RVM)对各监测指标监测期后的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之后利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e hierarchy process, AHP)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赋值,形成一套基于RVM-AHP模型的路堑边坡治理效果评价模型并以绥大高速K26+800-K27+320处的路堑边坡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利用RVM-AHP模型所得评价结论与现场情况一致,边坡治理效果为“较优”,评价模型可靠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以十堰某扶贫产业园挖山填沟工程形成的高填方边坡为背景,基于Geo-Studio软件的SLOPE/W模块,对边坡进行稳定性计算,确定其最危险滑面.此外,对于局部小边坡分别考虑天然、饱和以及地震作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系数,给出不同计算工况对边坡稳定性的一般影响规律.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滑体一般沿着土和岩体接触面滑动;此外,考虑水和地震作用的边坡稳定性会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降雨诱发堆积体边坡地质灾害是中国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其失稳力学机制是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云南某典型堆积体边坡,统计当地降雨事件分布规律,分别从降雨模式、降雨量和降雨时长3个角度对边坡内部渗流场、应力场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获得了不同降雨条件下滑坡演化机制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在降雨量相同的条件下,波动型降雨模式对边坡稳定性影响最大,降雨强度的增加迅速降低边坡安全系数;降雨量的增加导致坡体内部孔压消散区域面积明显增加,渗流场与应力场的互相扰动作用导致岩土体有效应力和基质吸力发生降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进而导致边坡失稳.研究成果可为降雨型滑坡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杨东卫 《魅力中国》2014,(24):350-350
我国的水利资源丰富,水利工程建设发展迅速,而边坡的稳定是关系到水利工程安全的核心因素。本文主要就边坡的几种加固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