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基于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分析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迄今为止,中国的经济改革基本上延续了改革之前的城乡分割、经济分权和关系型社会几个特征。这些政治和社会的结构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对积累资本、促进激励和履行合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带来了一些改革的代价,并集中表现为收入差距的扩大。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不利于经济增长、削减贫困和提高社会流动性,这使得当代中国的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改革的代价日益积累至其临界点时,中国需要通过渐进式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的调整来应对自己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如果这些调整能够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那么中国将可能形成一种独特的“大国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新书速递     
《中国报道》2012,(6):95-95
《中国经济到了最危险的边缘》 “单靠经济改革已经无法完成改革的使命,我们需要以社会公平和遏制腐败为目标,重新构思整个经济改革的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3.
最近,苏共中央六月全会(1987年——下同)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分别通过了《根本改革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苏联国营企业(联合公司)法》,提出了一项社会经济改革的方案。这一改革方案是在经过一个较长的酝酿和斗争过程后提出来的,无论从它的提出过程还是本身的内容看,都反映了近年来苏联的社会经济形势,是苏联错综复杂的社会经济矛盾发展的结果。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六个方面论述毛泽东关于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战略思想。(1)搞改革、抓管理一定要从国情出发,要紧紧扣住中国各个发展时期的具体情况。而基础的东西是准确了解和把握国情。(2)抓住所有制改革这个基本点。走社会主义道路,进行所有制改革是势之必然。这是一切关系的出发点。在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社会主义因素只能是越来越多。(3)搞好生产布局,促进平衡协调发展。这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要通过新的科学布局,实现整体性的平衡协调,推进社会生产力健康发展,逐步缩小和消除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保国家长治久安。(4)改革就是政治,管理也是社教。改革、管理,需要围绕社会成员结成的生产关系进行改造、改革和改善管理,目标就是使社会主义因素不断增加,逐步占据主导地位。(5)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不二选择,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思想和精神要伴随经济改革与经济管理的整个过程。(6)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经济改革和经济管理的正能量蕴藏在人民群众之中,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广泛动员、精心组织、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无往不胜。  相似文献   

5.
正各种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表明,必须把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上来。邓小平在上世纪80年代就指出过,没有政治改革,不仅经济改革不能深化,而且经济改革所取得的成果也不能得到保障。现在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应验了邓小平的预言。很多年里,各级政府官员中间GDP(国内生产总值)主  相似文献   

6.
毕小龙 《特区经济》2007,(7):125-126
借鉴和吸取国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探讨在经济转型和人口老龄化背景下,针对中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中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革和完善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7.
冯仑 《民营视界》2007,(5):44-45
几年来,中国继续步入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开放与改革相互促进,经济改革进入攻坚,社会政治和文化改革渐次拉开帷幕,曲线推进,和谐社会呼之欲出。可以预见,在完备的自由、民主法制制度下的一党长期执政和在中小企业的汪洋大海中由市场化的国营企业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以及在多元文化取向中确立新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将是未来社会经济改革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重要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改革十年来,总的大政方略是成功的,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十年改革至今,在我国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经济过热增长、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使我们的改革丧失了一些好措施出台的适宜时机,阻碍了改革的进程。因此,笔者以为,只有从整治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着手,才能重新造就深化改革的契机,把改革推向深入。本文仅就整治社会经济环境中的财政对策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是指社会全方位、多方面的急剧变革,它对于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具有普遍适用性.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经济、政治、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的角度来说,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出经济体制改革超前,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相对滞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王延中 《市长参考》2000,(12):37-40
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它面临的主要困难是经济滑坡、严重的就业压力和失业问题。我国在经济改革过程中,保持了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成为目前为止经济转轨比较平稳的国家。其中一个重要经验,是十分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与改革。中小企业成为促进我  相似文献   

11.
<正> 我国农村的改革正在从农业生产领域向其他领域扩展,已经诱发和酿育成为一场总体性、全局性的农村社会经济变革。充分认识和把握这场变革的深刻性和全面性,不仅要求我们注重变革的有形形态,而且更要注意变革的无形形态,以便充分地估计到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一、农村社会经济变革的两重性:有形变革和无形变革农村社会经济变革实际上具有两重形态:有形变革与无形变革。所谓有形变革,是指变革主体自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广东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燕  方兆康 《南方经济》2005,(11):91-93
人民币汇率改革将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改革对广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转变对外经贸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关注公众心理和加强政策研究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3.
程极明、李洁同志的新著《五大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比较研究(1990—2005)》已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从五大国基本情况、高科技、经济全球化、国有经济改革、政府改革、农业现代化、制造业、金融业、人口和社会保障、可持续发展等10个方面对1990年到2005年这16年的五大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加以比较研究。得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结论。该书观点明晰、论述透彻、材料翔实、信息量大,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国别经济和社会体制比较方面的佳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初期,行政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变迁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行政改革却举步维艰。近年来在行政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高速的增长,经济增长与行政改革的滞后形成了强烈的落差。这种落差使得中国的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关系。行政改革滞后所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需要维持高速的经济增长来解决,而经济的增长则不断强化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得行政改革的阻力增大。打破行政改革滞后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依赖关系迫切需要新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创新与改革节奏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整个社会的建设与发展当中,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但是随着经济发展节奏的改变,目前国内很多企业在经济创新与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也严重限制和约束了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企业的经济管理创新是其发展的根本所在,尤其是在新常态经济背景之下,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具体状况开展经济管理创新,探索创新路径,从而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6.
巴加 《中亚信息》2000,(3):18-18
当"伟大的老人"邓小平于1978年首次提到要进行一场高质量的经济体制改革即建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时候,中国的许多朋友和反对者很长时间不能深刻理解日后的改革将给中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带来的影响,因为国际社会清楚地看到中国前几次改革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都未成功。  相似文献   

17.
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领域,而且也涉及政治、社会、文化诸方面,需要各种条件与之配合。本文试图就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条件及其改革对策选择作一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阿玛蒂亚·森建立的社会福利与收入分配差距和收入水平两因素间的关系式推导出中国所有制改革的边际社会福利公式,以从社会总体福利改进的视角研究中国所有制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国有经济相对规模的扩大导致社会福利的下降;不同时期国有经济的社会福利效应不同;在集体经济比重不变时,非公有经济与国有经济之间的结构变动带来社会福利的增长。随着整个改革的深入,非公有经济成分的边际福利上升;非公有经济比集体经济更能提高社会的福利水平。经过各种路径的福利比较得出:由公有向非公有的调整应是所有制改革的基本路径;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比重的缩减均具有合理性,在现阶段,由国有经济向非公有经济调整的改革选择优于由集体经济向非公有经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王雅靖 《魅力中国》2013,(22):70-71
本文对低碳经济概述做了简单介绍,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面临的新问题,提出了低碳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中应用的策略。希望本文的看法对当前的社会经济的改革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吉尔吉斯斯坦实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这些年来,国内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转变都与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及形成市场经济有关,但吉尔吉斯斯坦仍然坚定地沿着市场经济之路前进。根据世界银行的建议,吉尔吉斯斯坦制定并通过了一项国家规划——《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综合发展基础》,其目的是在实现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