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知识产权对"三农"问题的解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地理标志产品庐山云雾茶、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的生产农户进行实地调查,获取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数据,分别运用OLS回归和分位数回归的方法对影响农户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药肥料的购买、病虫害的防治方式、销售方式、企业利润返还、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组织情况等因素对农户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经济效益有显著的影响,但各因素在经济效益的不同分位点上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还对如何提高我国农户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的经济效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地理标志使用地区,农产品质量普遍较高,农户安全生产表现较好,因此有必要分析地理标志认知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影响。[方法]文章采用陕西"洛川苹果"地理标志的实地调查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1)地理标志认知显著正向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以及行为意向,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主观规范显著正向影响行为意向;(2)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分别对地理标志认知和行为意向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最强的路径是"地理标志认知→主观规范→行为意向"。[结论]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一方面直接影响安全生产行为意向,另一方面通过安全生产行为态度、知觉行为控制以及主观规范间接影响行为意向。最后从政府、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以及农户3个层面提出提升农户地理标志认知与加强农户安全生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霍州市康益达苹果专业合作社等单位申请对“霍州苹果”等45个产品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业部拟准予登记,依法实施保护。现将本次拟予登记保护的45个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内容予以公示。公尔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山东省16市的232户地理标志农产品或特色农产品的生产者(农户)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户选择使用地理标志行为决策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的文化程度、农户的经营年限、经营规模、期望收益、是否加入合作组织、是否签订合同、是否得到政府的支持、对虚假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担心程度和对地理标志使用实际意义的认可程度对农户申请使用地理标志的行为决策有正向影响;而决策者的年龄对其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5.
地理标志申请认证和保护运用,是区域优质特色产品产业化、品牌化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新疆兵团各师优质特色产品资源进行调查统计和整理,并对兵团地理标志申请、保护与运用的现状进行访谈分析发现,兵团优质特色产品资源丰富,并主要集中在优质特色农产品方面;同时兵团优质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工作中存在申请保护滞后、地理标志品牌意识缺乏、参与主体之间生产合作不顺畅等问题。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地理标志宣传与培训、加快优质特色产品地理标志的培育和申请、加强兵团地理标志保护与运用、完善地理标志参与主体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地理标志服务专业化水平、创建区域优质特色产品品牌体系等措施,依托地理标志助力兵团优质特色产品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6.
张进  周奕君 《山西农经》2022,(9):110-1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地理标志农产品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但在发展过程中,许多优质地理标志农产品未进入大众的视野,提升自身知名度受阻,未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文章以四川省九寨沟县特产、地理标志农产品——九寨沟柿子为例,基于扎根理论,探讨其知名度影响因素,找到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的提升路径,丰富特色地理标志农产品知名度研究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围绕苹果产业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种植户技术经济效益评价,采用农户技术选择假说和分位回归方法以及陕西洛川苹果重点生产县302户苹果种植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劳动节约型、劳动密集型技术选择对种植户苹果生产收入变动的影响机理、方向和程度。实证研究表明:对苹果生产收入水平高的种植户而言,家庭中从事苹果生产经营的劳动力数量的投...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探索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国实施农地质量提升行动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层级回归法的中介效应分析。研究结果:(1)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的农地质量提升行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市场激励在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农地质量提升行为影响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3)相较于短期生产性技术,农户采纳长期保护性农地质量提升技术更多来自于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研究结论:应当充分发挥农产品地理标志溢价的市场激励作用,促使农户主动参与农地质量提升行动,推动农户转变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可为降低农产品成本、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提供新的解释。本文利用陕西8个苹果基地县的苹果户调查数据研究发现,随着农户经营规模扩大,苹果单位生产成本呈现下降趋势,规模经济效应凸显,但尚未达到理论上的适度规模经营水平;苹果生产成本较高与农户要素投入不合理有关,尤其是化肥、有机肥两种要素。本文认为陕西苹果生产需持续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以便降低生产成本;依托农村农业信息网络,注重披露要素及其技术特性与使用方法,引导农户优化要素投入;以规模经营助推苹果生产成本下降、提升陕西苹果国际竞争力为契机,关注规模经营对苹果生产成本及其结构的影响,及时调整苹果生产与出口策略。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传统名特优农产品的地理标志保护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实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将提高我国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使我国农业发挥显著的比较优势。本文分析了农业体系在农产品地理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对我国东北大豆实施地理标志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国后,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人民内部矛盾的根源性特征由于利益主体和具体的利益内容不同而反映出不同的时代特征,而党的领导人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为指导,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对人民内部矛盾根源性问题的解决也反映了党执政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执政能力的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2.
效率与公平历来都是经济学界争论最多的问题,本文从区域开发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内涵和关系入手,从理论、实践和社会主义本质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开发应遵循“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近年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合同效力纠纷案件大量发生,其中不乏当事人"恶意"起诉的案件。但因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规定与法院对宅基地相关法条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不同理解,导致案例判决结果差异较大。对比学说且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将公法权益与私法权益的对比权衡作为强制性规定分类的主要标准,赋予法官在此类案件中的自由裁量权,即依据实际情况认定转让合同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港口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统计显示,我国近90%的对外贸易是通过海运实现的,航海业的快速发展使港口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而港口对腹地有吸引和辐射作用,腹地的发展又是港口发展的动力来源,为了实现"港城互动,港城共荣"的目标,因此探讨港口与腹地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农七师位于新疆天山北坡综合经济带,怎样在西部大开发中实现二次创业,壮大农场、企业,富裕职工呢?一、机遇和面临的主要问题党中央、国务院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是农七师千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从国际上看,美国西部开发、巴西亚马逊地区开发、日本北部地区开发、前苏联西伯利亚地区开发、意大利南部地区开发都取得了显著成效,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从根本上改变了该地区的面貌。回顾农七师1950年以来的屯垦戍边创业史,军垦儿女在千古荒原上,开拓了一片片绿洲,创办了一座座工厂,建起了一幢幢商厦、学校、医院,兴建了奎屯新城。特…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的20多年,我国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为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农业的各项配套政策,从而有力的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农业前进的重要措施之一--农业投资体制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农业投资体制在某些方面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初探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三峡水库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人工湿地,库长约650km,平均水面宽1 500m,具有脆弱性、不稳定性及其多功能性的特征;分析了三峡水库湿地面临的3个问题:水污染现状及新污染问题的预测、泥沙淤积及其发展态势、生物多样性危机及其增多的趋势;提出了保证三峡水库湿地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制定三峡湿地地方性保护法、建立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三峡湿地重要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及搞好长江上游生态恢复重建等。  相似文献   

18.
北方部分小麦品质特性与面条品质评分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小麦籽粒物理性状与出粉率的关系、小麦粉成分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的流变特性与面条评分的关系、小麦粉淀粉特性指标与面条评分的关系4个方面,对影响面条食用品质的相关性因素进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蛋白质和淀粉共同影响面条食用品质,不是其中之一;在14个小麦品种中以郑麦98、济南20、豫农9676、周麦12、白硬冬1号制作面条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试论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从搞好农业推广的角度出发,阐明了分析农民采用科学技术心理特点的紧迫性和必要性;论述了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民采用科学技术的心理筘特点;进而提出了促使其采用科学技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看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有林场改革发展中,从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分析在改革推进过程中所遇到的动力和阻力因素,从而完善动力机制构建;同时也利用博弈理论的研究方法,分析国有林场改革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的博弈关系,并根据Nash均衡策略的最优解,给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