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99年以来,每年的六月份,社会各界都会翘首期待李金华审计长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上所作的《审计工作报告》。新闻媒体也都会把目光聚焦在李金华审计长身上,期盼披露一批大案要案,期盼能够刮起更大的“审计风暴”。 相似文献
2.
2004年6月23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审计工作报告,该报告随后被国内外媒体争相摘播,从而掀起一场史无前例的“审计风暴”。之后,就连审计署正常的审计结果公告和审计通知书下发等日常工作都被媒体称为“审计风暴”。2004年12月28日,李金华荣获“2004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大奖,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政府官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涟在内的主任评委会对他这样评价:“他突破障碍,让公共财政更加透明,他坚守诚实,不打折扣始终认真。一个人和八万审计干部,共同担当国家的啄木鸟。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维护国家利益,是重于泰山的责任”。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国成立审计机关至今。审计人员在困境中凭着自己的良心履行着职责,终于使审计工作取得了老百姓满意的成就,而且这些成就与民众关心的事情产生了“共鸣”。国家审计的成就和广大民众对审计的认可,也给内部审计带来了良好的环境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审计结果的公开披露早在1999年开始,目前累计达四次,但能够引起公众的注意却是在2004年,2004年的“审计风暴”持续时间之长,参与人数之多,舆论影响之大,这都是历史上没有的。事实上审计署每年都查出多起大案要案,从审计质量上来讲区别并不太大。为什么以前年度没有那么大的反响而到了2004年却有所不同?为什么通过了审计公告会引起这样的轰动和效果?未来的审计公告应如何进行?笔者认为,审计公告是迈向我国审计信息披露制度关键的第一步,但这种披露可以说是先有实践后有理论,目前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的研究还主要是对审计公告的制度方面的研究,还没有对审计信息披露制度进行全面的研究。对此,我们建议构建一个国家审计信息披露的理论框架,为理论和实践提供指导,在此基础上形成全面的、具有前瞻性的国家审计信息披露制度。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进国家审计服务于国家治理,以"审计风暴"为观察起点研究审计信息披露与审计整改的关系。通过收集2006~2016年省级审计机关的审计与整改信息,将审计整改情况创新性地划分为整改效力和效果两个指标,结合传播学理论,构建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审计整改情况对公开审计信息的数量并不敏感,但与公告、报告的信息质量有关;向人大提交的审计报告比向政府提交的审计报告在整改效力和效果方面均有更好表现;审计提出建议的详细和具体程度与审计整改效力呈正相关关系,但与整改效果之间的关系不明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民众的审计需求越大,则审计整改效力越大、效果越好,这说明应加强审计信息在民众之间的流通,发挥媒体监督的作用。这些结论不仅印证了审计信息披露差异确实会影响审计整改成效,还彰显了现代社会对打造多元共治格局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5.
1999年以来,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做出的“关于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都因“问题严重,触目惊心”而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审计风暴”。然而,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开后,在公众对查出的问题及其落实结果关注程度不断增强的同时,审计整改工作将如何落实,落实的结果是否理想?国家审计署2004年的审计报告则再次显示“有些问题甚至是屡审屡犯”。 相似文献
6.
陈少强 《财会研究(甘肃)》2005,(12):60-61
从国家审计署最近提交的审计结果报告来看,38个中央部门存在虚报多领预算资金、转移挪用或挤占财政资金,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等违规行为。这次审计查出的各类违规问题金额庞大,涉及面广,暴露出我国政府预算管理中带有共性的一些问题,应引起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国家审计公告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审计署计划在2007年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实现审计结果全部公开。届时除了涉及军事等国家机密机关,凡是财政财务收支的单位在接受了审计后,审计结果将完全公开。从以往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告所引起的社会影响看,审计公告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8.
《经营者》2004,(8):20-21
<正> 谁是中国政坛今年的风云人物?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肯定算一个!为什么这样肯定?因为他掀起的“审计风暴”令无数贪官胆颤心惊,令众多百姓拍手称快!忠于职守,愿当“看门狗”翻开李金华的简历,可以发现,从1985年起,李金华便进入审计署,从副审计长一直做到审计长。按照中央关于正部级干部任职的规定,李金华正好还可以干满一届,到65岁“光荣退休”。如果不出意外,李金华的审计生涯足足可达23年。这样的人生履历说明一点:李金华热爱审计工作,因为没有人能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不想离开这个位置,因为在这个位置上我能干很多事……”。来自江苏农村的李金华,大学期间每月拿13.5元的助学金,进校时的一件卡其布短大衣,一直穿到参加工作。李金华常说,他能够从小学读到 相似文献
9.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是体现宪法赋予公民知情权的需要,是有效利用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促进被审计单位纠正违纪问题,警示和规范其他单位经济行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国家审计署加大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地方审计机关也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尝试,深圳市审计局从绩效审计入手,对外公告的审计结果也逐年增加。由于审计结果公告,使一些过去鲜为人知的经济问题通过国家审计机关这一权威机构客观地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审计的知名度扩大了,社会期望值也提高了,同时也加大了原本就存在的审计风险。因此,如何在审计公告制度下进一步防范审计风险就成了摆在各级审计机关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6月23日,李金华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关于200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吴忠市政府分管审计工作的副市长马宇祯在收看有关报道后,批示市审计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审计风暴"已经刮过将近一年了,有个问题不知大家想过没有,那就是"风暴"究竟是谁刮起来的?要回答这个问题,的确还需要讨论一番-- 有人说,"审计风暴"其实是因媒体炒作而刮起来的.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李金华审计长自1999年以来,每年都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审计报告,每年都揭露了经济领域一些重大的违法违纪问题,每年都得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高度称赞,为什么唯独2004年才掀起"审计风暴"?这就是媒体炒作的结果.审计长向全国人大作审计报告是法律的要求,揭露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是审计的天职,本来就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如果不是媒体的炒作,象以前年度一样,就没有什么"审计风暴"了.有人还以李审计长在"风暴"初期拒绝接受媒体采访为依据,认为李审计长起初也不接受"审计风暴"之说.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当"审计风暴"越刮越猛、越刮越大之后,李审计长才不得不改变初衷,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16.
17.
18.
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防范国家审计公告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当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无论从法律法规体系,还是从实际操作过程来看,都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规范和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合理选择审计公告项目、建立审计公告质量控制制度和审计公告结果信息反馈制度等是防范和控制国家审计公告风险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