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开展农民培训对于提升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农业生产实用技能、加快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化农业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有着重要作用。但部分农民对培训缺乏信任和热情。研究哪些因素影响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新型农民为研究对象,期望能得到影响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了解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发现对农户土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以此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内蒙古自治区推动土地流转的实施提供借鉴,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土地合理充分利用。[方法]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Logistic模型,选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以及乌兰察布市1 500名农户为调查对象,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家庭劳动力人口数量和受教育年限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政策了解情况、养老保险情况、与亲朋邻居交往频率、土地流转合作组织、土地流转市场以及土地流转程序对农户参与土地流转的意愿具有较高影响。家庭纯收入和土地流转培训对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具有一般的影响。网络接入情况、土地纠纷情况、与中心城镇距离以及土地肥沃度对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影响较小。[结论]简化土地流转程序,入户进行政策宣传与培训。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完善和更新农户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开展农民培训是提高农民人力资本与扶贫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民族地区的农民培训长期滞后。以广西河池地区民族乡村农民为调查对象,利用二元Logistic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户个人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与培训特征各影响因素变量进行拟合与回归。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年龄、文化程度、健康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年收入、培训的时间对民族乡村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2015年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1259户农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贫困县农户培训的收入效应。结果表明,农户培训对农民收入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培训使云南、贵州和陕西三省六县的农民家庭总收入平均提高了21.75%;另外发现,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长、家庭土地数量多、家庭生产资产多、加入合作社、家中有村干部、家中有女性参与村里会议活动、家庭宗教支出多七个因素,均提高了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而家庭人员数量多和到市场的距离远两个因素,会降低农民参与培训的意愿。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重点考察农民土地产权认知对土地征用意愿的影响,并藉以探讨征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现行条件下,绝大部分农民不愿意土地被征用,他们普遍反映现行征地补偿费过低、征地补偿费分配操作缺乏规范,征地矛盾日益突出。农民不愿土地被征用的土地产权方面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征地制度安排与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不相一致,土地所有权、土地增值收益权、土地征用谈判权是影响农民土地征用意愿的关键因素。要提高农民对现行征地制度的满意程度,就必须根据农民的土地产权认知改革现行的征地制度。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大量的农业用地被征用,失地农民的人数不断攀升。在征地过程中,农民作为直接的利益承担者,其意愿和主观评价对于征地政策的执行具有重要作用。根据2012年湖北省失地农民保障调研的实际数据,使用logit模型,分析了个人、家庭、社会经济特征以及政策的主观满意度对失地农民被征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征地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预期等因素正向作用于被征地意愿,就业促进政策的满意度等主观评价变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提出构建科学政策体系,增强政府行为对失地农民的受益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长江中下游地区农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农民土地意愿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农业经营者的老年化、低知识化现象是导致农地经营效率下降的重要因素,这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地规模经营的推行;农民就业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既为一部分农民放弃农地经营权、实现土地的适度集中提供了可能性,但同时也造成农民农地经营积极性的下降,愿意实施规模经营的农户数量不足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个人务农年收入和农业生产流动资本的投入是激励农民扩大土地意愿经营规模的两个重要因素;家庭劳动力数量成为影响其土地意愿经营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对重庆市2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了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的婚姻状况、家庭规模、故土情结和对城乡生活节奏差别的关注程度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负向影响;农民的家庭总支出、子女的城市求学状况、成员外出务工状况和是否有城市亲戚关系等因素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有正向影响。此外,土地流转补贴、社会保障覆盖面和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等政策支持情况对农民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也有正向影响。而农民的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家庭总收入和政府设定的计划生育政策过渡期等因素则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其户籍制度改革参与意愿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土地流转对农民收益的效果评价——基于DID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并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还对影响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人均务工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出租土地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家庭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DID模型对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参与和未参与土地流转农户的收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流转后参与农户与未参与农户相比,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土地流转后务工和出租土地收入对参与农户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高达75%,并且该贡献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本文还对影响农户人均收入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人均纯收入和种植业纯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劳动力比例和耕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人均务工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受教育年限和劳动力比例的增加而增加;出租土地收入随着被调查农户年龄和耕地面积的增大而增加,随家庭人数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了解河北省衡水市农户土地转出的意愿状况,分析影响农户土地资源转出意愿的关键因素,并制定正确的战略决策,为构建农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奠定理论基础,促进衡水市农民的现代化发展。[方法]文章结合调研情况,对样本区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行为进行了统计描述和分析研究,并运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土地使用权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到了影响衡水市土地流转的关键性因素。[结果]研究表明,户主年龄、从事职业和文化程度、农户家庭非农收入以及农户家庭兼业人数等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显著性数值分别为0. 018、0. 000、0. 010、0. 000、0. 028,而农户家庭农用机械数量则与农户土地转出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显著性数值为0. 033。此外农户社会保障程度和农户对政府土地流转的相关政策了解程度等因素也影响着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结论]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显著性因素包括家庭非农收入、户主年龄和职业;另外,户主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非农收入、家庭兼业人数和农用机械数量均是影响农户土地转出意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运用农户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建立模型对农户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在项目涉及区,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人均收入,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六个变量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显著;在非项目涉及区,文化程度,林业收入占家庭收入比例,林地面积,农户环保意识,对碳汇林未来经济预期六个变量对农户的参与意愿影响显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林业碳汇补偿标准、开展农户教育培训活动、拓展农户收入来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移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嵌套Logit模型,考察和分析了城郊被动型城市化过程中影响城郊农民非农就业意愿及成功实现就业转移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劳动者个人因素对非农就业倾向及转移成功率有重要影响;年龄是影响非农就业倾向最重要的因素,非农就业倾向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受教育程度总体上是影响具有非农就业意愿者能否顺利实现就业转移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受过高中及以上教育对农民实现非农就业转移成功率的影响最为重要;劳动者家庭人口数及供养的非劳动人口数量对非农就业倾向及成功率影响不显著。因此,加强中等教育特别是职业技能教育、健全农村劳动力供求信息系统是被动型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及顺利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文章选取黑龙江省产粮大县——龙江县的调研统计数据,了解农民种粮积极性不足的态势以及影响农民种粮意愿的主要因素,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提供政策建议。[方法]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IAHP)构建了3个层次、11个指标的种粮意愿评价体系,对影响龙江县农民种粮意愿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和判别,对农户种粮意愿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从农户基本情况、农户土地状况、粮食价格及种植成本和政策及外部环境等4个层面对农业劳动力数量、种粮收入、非农收入、自有土地面积、租入土地面积、租入土地变化情况、预计粮食价格增长幅度、每公顷种植成本、种粮补贴、保险投入和受自然灾害面积等11个评价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和实证判别。研究表明,其中粮食价格增长幅度、租入土地面积、每公顷种植成本、种粮补贴、自有土地面积等5项指标权重值分列前5位,对农民种粮意愿影响比较显著。参与调研的135户农户中影响种植意愿综合评价指数分布在[0.19,0.72],其中129户分布于区间[0.4,0.7)中,这表明2019年绝大多数农民种粮意愿一般。[结论]通过对研究区域农民种粮意愿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提高农民种粮意愿提供政策决策依据,同时也为提高其他地区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民参与合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冲 《农村经济》2007,(6):122-124
本文以农民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为研究中心,从农民的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其家庭的劳动力数和年农业生产成本等方面分析影响农民合作意愿的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参与合作能否受益的预期心理对农民的合作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农民对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否了解也是影响农民合作意愿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对湖南省428位农民的实地调查数据为基础,通过二阶段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农民的健康状况越差、农民的文化程度越低、家庭月收入越高、家庭月支出剩余越少、儿子数量越少、农民对"养儿防老"和"土地保障"的态度越不赞同、期望的养老方式是新农保、对新农保缴费标准越满意及身边的参保人越多,农民越愿意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农村,辖兴海街道、兴隆农场和兴盛街道,处于城郊结合部,总人口40313人,耕地面积30250亩。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业园区的相继建立,全区每年近千亩的土地被征用,土地资源逐年减少,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成了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本文针对盘锦兴隆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福建省和黑龙江省的农户调查样本数据,通过建立土地租佃行为的经济计量模型,从微观层面定量分析了影响农户土地租佃行为的各种因素。计量结果表明,农户土地租佃行为受到户主年龄、户主是否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家庭劳动力人数、人均纯收入、非农收入比重、农户是否饲养役畜、交易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随着这些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劳动力不同质的转移,大量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老龄化、妇女化、低素质化等现象,留守的农村劳动力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短缺,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的畸形转移与结构性缺失,使得农村发展过渡到了一个瓶颈阶段。文章基于224户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模型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受人力资本、家庭、收入、就业因素的影响。其中,(1)人力资本因素,人力资本因素的贡献率是最大的,留守农户拥有技能、接受培训与否直接影响着农村劳动力的结构;(2)家庭因素,家庭年纯收入、家庭人口数量、土地经营情况对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影响较大,(3)收入因素,本人月收入的影响权重较大;(4)就业因素,就业因素的影响力度较小,农户从事的行业以及就业地点间接影响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针对模型结果,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水稻氮肥适地管理(Site-Specific Nutrient Management,简称SSNM)技术的农民参与式研究意愿的分析,研究了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及其决定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信息显著地影响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农民的个人特征中,是否为户主、性别、教育水平、农民是否经常参加农业劳动以及农户的土地规模等因素均显著地影响农民参与科学研究的意愿;农民参与式研究是有效的技术扩散和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