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骆晓芳 《经济论坛》2005,(19):108-109
“保险证券化”可以定义为保险公司通过创立和发行金融证券,将承保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的过程。保险证券化的过程包括两个要素:一是将承保现金流转化为可买卖的金融证券;二是通过证券交易,将承保风险转移给资本市场。第一个要素称为“金融工程”,即将现金流打包或分类,包装成新的不同类型的金融证券;第二个要素取代了保险公司原来把保险业风险转嫁给再保险人的做法,而是把风险转嫁给了更广泛的资本市场。这是典型地通过金融工具买卖来实现风险转移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工程保险可以将工程项目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从而补偿项目因遭遇风险而造成的损失.这些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决定了保险是否能够有效的实施,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财力和承保业务的状况,将其所承保的风险责任在国内或国际再保险市场上转移给再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3.
随着风险相关性的日益增强以及可保风险的逐渐泛化,一方面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所要求的资本量大大增加,另一方面保险或再保险的供给量相对不足,从而使得作为风险转移方式之一的保险风险证券化应运而生。保险风险通过证券化向资本市场转移在更广的程度上反映了保险创新和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相融合的趋势。本文在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阐述,并对保险风险证券化的运作以及保险风险证券化所带来的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巨灾风险管理策略的探讨——保险风险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芸  邬利丽 《经济问题探索》2007,(9):172-174,178
巨灾风险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已经威胁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传统意义上的保险经营方式难以有效地应付日益严重的巨灾风险,因此,通过风险证券化等风险融资方式联结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可在资本市场上寻求投资者以分散(再)保险公司承保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郝伟  朱宇婷 《经济问题》2002,(10):42-44
我国目前实行的严格限制的保险投资政策是导致保险公司的投资效益低下,严重影响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蕴藏着极大的风险。对这种保险投资政策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保险投资政策的改革方向-保险投资证券化,以及实现保险投资证券化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就是承担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投保人投保的个别保险标的,是否发生保险事故是偶然的。保险公司经营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当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非常多时,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趋于稳定,因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取固定的保费对保险事故损失予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其他企业的经营一样,其本身也存在风险。 一、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保险风险 保险风险又称定价风险,指保险事故的实际发生率高于制定保险费率时预期的保险事故  相似文献   

7.
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就是承担投保人转嫁的风险,投保人投保的个别保险标的,是否发生保险事故是偶然的,保险公司经营的数理基础是大数法则,当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数量非常多时,保险事故发生的概率趋于稳定,因而保险公司可以通过收取固定的保费对保险事故损失予以赔偿。但是保险公司的经营与其他企业的经营一样,其本身也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8.
罗敏  丁磊 《当代经济》2004,(9):64-65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地带,地震风险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地震保险是分散地震巨灾风险的最有效的方式.似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我国保险公司郜不愿承保地震风险、随着地震保险理论研究的逐步成熟,许多发达国家都开展了该项业务,面对我国巨大的地震保险市场和外资保险公司带来的巨大压力.中资保险公司开展地震保险业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新形势下的保险资金运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晓凤 《经济论坛》2004,(10):105-105,102
保险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功能是提供风险补偿,而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是对其履行这种经济职能的保障,同时,也是保险企业实现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保险公司承保业务利润空间很小,甚至长期亏损,主要靠资金运用收益来弥补承保业务的亏损,保险投资业务是国外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然而,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我国保险投资业务无法获得快速、健康的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再保险市场的变迁和发展再保险是保险的保险。当直接保险公司对其承保的巨大或特殊的风险承受有困难时,就有必要通过再保险进一步分散风险,从而扩大承保能力,保障巨灾损失的有效分散,再保险和保险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保险是前提和基础,再保险是后盾和支柱。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即开展了涉外再保险业务。1980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国内保险业务,办理再保险的险种逐步 10资本市场杂志2004.7  相似文献   

11.
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经营农业保险的主要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使商业性保险公司不愿经营,也难以持续经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难以精确厘定保险费率。厘定保险费率以大数法则为理论基础,而农业风险单位大、关联性强,保险公司承保的保险标的很难满足大数  相似文献   

12.
保险公司声誉是其进行保险经营时的一项重要影响因素,它直接关系着保险公司乃至保险业的稳定发展。因此,保险公司声誉风险必须得到重视。这就需要保险公司以及监管者等相关主体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对保险公司的声誉风险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闫春  刘伟 《经济研究导刊》2011,(15):76-77,88
煤矿生产的安全问题,不仅关乎一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更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课题。首先通过构建矿主与保险公司是否投保与承保的博弈模型,论证了国家实行煤矿安全生产强制保险的必要性;然后保险公司是否介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博弈模型分析中,假设强制矿主购买保险,保险公司介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控制安全事故的一个有效手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建立市场化的科技风险转移和社会互助机制,科技保险业务在部分城市的试点工作陆续展开。在对上海市科技保险试点状况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暴露出的重大问题,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3个维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保险支持模式。基于科技保险"供需两不旺"的现状,提出了利用主动参与型投保模式刺激需求的新思路,探讨了保险公司科技保险业务承保风险的分摊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建立市场化的科技风险转移和社会互助机制,科技保险业务在部分城市的试点工作陆续展开。在对上海市科技保险试点状况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结合暴露出的重大问题,从企业、保险公司、政府3个维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的保险支持模式。基于科技保险“供需两不旺”的现状,提出了利用主动参与型投保模式刺激需求的新思路,探讨了保险公司科技保险业务承保风险的分摊途径。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自由化及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由于经济增长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经济的关联度和集中度不断提高,使风险损失影响范围不断扩大,特别是严重的自然巨灾造成了全球再保险市场巨灾金融资金的缺口,这迫使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产品创新来进行风险管理。于是在保险金融化和金融证券化的世界潮流中,自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创新,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保险风险证券化作为一种金融风险管理工具,是将保险业风险通过有价证券向资本市场转移。其过程包括以下两个要素…  相似文献   

17.
由于农业保险所承保的农业自然灾害具有统计学上的不可预测性,灾害学上的时空延展性和经济学上的不可控性,使得经营农业保险的保险公司面临较高赔付风险. 为测算我国农业保险的赔付风险度,收集整理1984~2012年农业保险与财产保险赔付率数据,采用H-P滤波分解法对其进行长期趋势与短期波动的分解和比较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农业保险整体赔付水平和赔付的波动幅度远高于财产保险,验证了农业保险具有高风险经营的特性. 但是近年来,农业保险长期赔付趋势呈现平稳略微下降态势,短期波动幅度逐步收敛. 未来随着经营主体的增加,农业保险经营中须把握保险保障度的提升与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管控的有效平衡;农业保险的适当盈利性与福利改进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8.
保险风险证券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哲 《现代财经》2004,24(3):15-18
作为资本市场中的重要衍生产品,保险风险证券化是再保险的有效替代机制。本文分析了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基本内涵和国内发展巨灾风险证券化的现实基础,认为国内发展该业务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保险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银行主要提供融资服务、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主要从事投资中介服务不同的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风险保障是一种基本的金融需求,旨在防范因风险发生而给个人和组织的金融资源造成的侵蚀及由此产生的困境。与产险公司同时承保财产风险和健康、意外等人身风险不同的是,寿险公司的价值主张主要集中在  相似文献   

20.
构建我国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南方的罕见雪灾及四川汶川的地震等巨灾的发生,警示我们建立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是当务之急。通过对日本地震巨灾保险体系的研究,提出我国应从国家财政支持及政府积极参与、保险公司积极开发保险产品和提高经营策略、发展资本市场以实行巨灾债券证券化等三个方面建立我国地震等巨灾风险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