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世纪60年代.金刚砂空中货物公司敢为天下先,最先使用了坚固耐用、规格统一、且可重复使用的集装箱运输货物,开创了集装箱货运的先河。  相似文献   

2.
海铁联运,降低集运成本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沿海港口集装箱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我国集装箱综合运输体系逐步完善。随着近年来内河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长江干线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以及珠江干线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逐步形成沟通我国东、中、西部的集装箱运输大通道。但是,随着沿海经济向内陆的延伸,集装箱多式联运,尤其是海铁联运成为体现集装箱运输系统优势的下一个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我国正式启动了集装箱的试点运输。半个多世纪过去后,集装箱运输作为一种运输方式已经风靡全球。集装箱运输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集装箱运输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和环保等特点,备受客户和商家青睐,发展势头迅猛。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货物出口国之一,预计2005年底可达到1860万吨,成为占世界集装箱出口近1/4的集装箱贸易大国。然而,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入世”的冲击下,  相似文献   

4.
一股回归主业的潮流正在中国多家领袖级企业里悄然展开,比如联想、新希望、东方希望、夏新等。尽管它们身处不同行业,这两年却仿佛受某种无形规律的驱使,暂停甚至卖出一度着力开拓的新业务,开始向主业回归。其实,回归主业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美国企业开始致力于多元化扩张,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企业第一次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只有1%的企业缩减了业务范围,而有25%的企业开展了多元化;80年代缩减业务范围的企业比例升高至20%,而开展多元化的企业比例则降至8%。  相似文献   

5.
<正>集装箱运输自20世纪50年代诞生至今,经过60余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贸易运输的一种重要方式。集装箱运输业是一种投资较大的资本密集型行业,具有投资较高、回收期较长等特点。而世界经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处于不断动荡之中。这使得集装箱运输业具有较大的风险,认识这些风险是有效地化解风险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6.
企业股权激励方法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激励机制最早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股票期权的管理激励机制在西方国家的企业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纵观西方企业管理发展的历程,有着明显的规律性,即随着社会、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企业管理的重心相应地发生阶段性的转移,这不是人为的或偶然的。其大致的路径是: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管理的重心是企业内部的“生产”;20世纪6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向企业外部的“市场”转移;到了20世纪70年代,企业管理的重心又转移到企业内部的“理财”: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企业管理的重心是“战略”。西方企业管理重心转移路径的规律性对我国企业成长与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六西格玛管理是一种严格地追求在所有流程中降低缺陷的方法,以实现在影响组织最关键层面上的持续突破性改进,并提升顾客满意度。这种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由摩托罗拉公司发起,20世纪90年代很大程度上因在通用电气公司的成功应用而得到普及。世界500强的大部分企业,如摩托罗拉、联合信号、GE、三星、浦项制铁、  相似文献   

9.
房改房是中国内地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产物,是在改革开放背景下,实现住房商品化的重要举措。这一过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并于20世纪90年代末完成。在这十余年中,中国内地城镇的绝大部分公有住房被私人购买,从而在中国内地的物权领域产生了房改房产权这一颇具特色的形态。其特色概而言之即:它不同于其他物权包括普通商品房产权那样,是按通常的商业、民事习惯,经平等协商,以购买、交换、受赠等方式形成,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国家特定的政策,由公有住房产权单位的职工向本单位购买而形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工程咨询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的工程咨询单位是一些政府下属单位组建的综合性工程咨询机构和一些专业研究院。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本土工程咨询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突涌而出,跨国工程咨询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军中国,并以其独特的优势和咨询风格,迅速进入中国中、高端咨询市场。  相似文献   

11.
任何企业都有它特有的企业文化,只不过有的企业有意识地提炼、总结、培育、创新发展了自身的文化,而有的企业没有意识到企业文化的作用,忽视了自身文化的发展。管理学界对文化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例如著名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工作中员工的情感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美国企业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竞争中被日本企业取代时,引起了西方企业界和管理学家对日本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研究,认为日本企业具有的独特的企业文化是其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原因,从而使企业文化在西方理论界和企业界迅速传播开来。  相似文献   

12.
一、作业成本法的内涵 作业成本法(ABC)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是美国会计学家科勒在研究水力发电行业的成本特点时所创建的。这一理论在当时并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子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作业成本法才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业成本法足基于作业的一种成本计算法,主要是指以作业为间接费用归集对象,  相似文献   

13.
石怀忠 《乡镇论坛》2011,(30):43-43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境内的广南村.是一个有近4000人口的侗族聚居区.我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生在那里的地地道道的侗家人。20世纪80年代以前.那里的侗族同胞有一个习俗.就是快过年的时候.用茶油到山里面去换成年狗回来.到春节宰来吃。  相似文献   

14.
信息资源管理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才兴起的一个新兴领域,起初在美国的政府部门出现,随后迅速扩展到工商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等部门。经过20多年的发展,IRM作为一个专业与学科的地位已基本确定。它使信息管理摆脱了过去单纯依靠技术因素的观点,以一种全新的、综合的、系统的管理思想为指导,逐步成为管理科学中独立的领域。我国对IRM的正式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也取得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初步成果。  相似文献   

15.
关于我国企业并购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国的企业兼并与收购,是从20 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实施并购的20 多年里,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这个时期,并购呈现半企业性、半行政性的企业联合兼并、收购。而1993 年10月前后在上海证券市场发生的“宝延风波”则被认为是中国企业并购的一个新的转折点,它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后以公司形态为特征的企业并购。1994年年底的统计数据表明, 全国已有近2万家企业被并购。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国加入WTO以前,可视为第二阶段。在这个时期,中国大规模的重组并购,大体上是半市场化的运作。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大多数是靠低成本的优势,转移到了大型的品牌性的公司,积累起来的主要资源是靠收购兼并而成的。在这个阶段看到的大规模的资产收购重组,收购壳资源,跟股市里面的投机资源运作相结合,进行大规模的资本运作,导致了财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抓住灵感     
企业家王某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涉足商界,很长一段时间他都与失败为伴,十分苦恼,然而他的思想从未停止思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中小企业》2008,(5):27-29
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私募基金,其雏形是以政府为主导,主要为高科技企业融资的风险投资基金。真正意义上的私募基金发展相对滞后。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非正规私募基金发展迅速.先期进行风险投资的公司也有相当部分转为私募证券基金。2006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也趋向活跃,中国已成为当年亚洲最为活跃的私募股权基金市场。  相似文献   

18.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2):94-94
20世纪80年代,江南机器厂就开始了自己的造车梦想,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辆超微车——JN7050超微轿车。  相似文献   

19.
《企业技术开发》2006,25(3):89-89
20世纪80年代,江南机器厂就开始了自己的造车梦想,在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辆超微车——JN7050超微轿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意大利m.C.t公司整合旗下产品并创立“kappasport”品牌。后简称为“kappa”(卡帕),中国消费者根据其品牌标识,称之为“背靠背”。kappa将焦点投入运动服饰市场.并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为专业的运动员和队伍提供赞助。2002年。北京动向成为卡帕在中国大陆及澳门地区的独家代理公司。公司由上海李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北京佳利风体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主营卡帕品牌的服装、鞋和运动器材等。Kappa的成功之处在于正确的品牌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