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献灿  赵书丽 《经济论坛》2007,(17):128-129
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没有农民的充分就业就没有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所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建立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质量和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供给的外部性和需求的风险出发,寻找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供给不足和需求不旺"产生的深层原因,认为只要培训过程所涉及到的任何一个主体承担了培训费用,均会对其他主体产生正的外部性。因而,投资主体的最优策略是等待他人投资,外在表现就是培训的"供给不足";从需求角度来说,因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与回流的决策存在不确定性以及投资培训存在成本大于收益的风险而导致了"需求不旺"。文章从补贴、签订合约以及完善信息等角度讨论了相关政策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周宁  金春 《经济视角》2007,(3):37-39
一、综合素质低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一)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整体而言,综合素质影响着其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层次。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及农民工素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秀芳 《经济师》2004,(12):189-189,19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要求对生产要素进行优化组合 ,实现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增加社会财富。文章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化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提出对农民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措施 ,从而来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6.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勇 《当代财经》2006,(7):70-73
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策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一是采取更为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实现城乡平等就业,为农民进得采、留得住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二是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切实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三是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进一步强化针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的“三农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民太多,农民太穷”。要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必须免除农民进城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转移就业的能力;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速城镇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在城市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缺乏技能,为提高工作和生活水平他们愿意参加培训。但存在的问题是培训费用过高,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培训质量不高等。本文研究了中央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政策的演变,对比了各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补贴金额,并同时提出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愈来愈高。而农村劳动力素质日益成为制约我国就业数量和层次提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农民先培训后就业,以培训促就业,抓培训就是抓就业,正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加强非农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对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从体制上根本解决农村劳动力无序流动的状况,建议设置管理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的专门机构,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新形势的迫切要求,彻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多头管理、分散负责的局面,尽快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纳入统一、规范、高效的管理轨道。介绍了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就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三亿农村劳动力中,已有一亿离开土地。目前,广州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八、九十万。——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只能采取疏导的方针,而不能采取划地为牢的“围堵”政策,应走“外转”与“内销”相结合的道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以有多种渠道:大中城市有条件吸收;小型集镇无条件吸收;区乡企业大量吸收;家庭副业就地消化。这样,城镇带动转移,区乡组织起来转移与家庭自谋出路等多渠道的“转移”方针,是实现“乡村城市化”,缩小工农、城乡差别的较佳途径。——农民进城除自带口粮,可以试行有偿入户的办法。——在劳动力转移的管理上,可以实行“四级双轨”管理法,采取城乡劳动力同步转移措施,建立和健全各级劳动服务公司,开办“劳力供求调剂所”。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深刻论证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化大生产的运动规律,深刻地揭示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流动的必然性,科学预言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必将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在我国,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同时,农民工流动就业没有纳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盲目流动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大量问题。马克思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理论对于指导我们解决农民工流动中存在的问题、破解城乡二元经济困局具有指导性。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从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政府职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层面分析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谈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是民生之本。省委、省政府决定的"双转移"战略,是推进东西两翼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部署,也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举措。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实质上是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本文结合惠来实际,谈谈些粗浅看法,以作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与联系.针对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特殊性、紧迫性,提出一些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给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创造良好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凤瑞 《经济论坛》2004,(2):111-112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由于历史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农村有限的土地资源里,承载着9亿农民,其中富余劳动力约有1.6亿左右。这些富余劳动力的存在,一方面导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不能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就业议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转移,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把城市劳动力从低技术部门挤向高技术部门。通过在三方议价模型中引入技术水平,指出厂商、城市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不断达到议价均衡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技能到高技能的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20.
张扬 《经济研究导刊》2012,(34):124-125
分析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效果的体制性、农民自身、培训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性因素,提出完善培训支撑体系、制定科学培训目标、创新培训模式、构建培训主体等有效措施,以期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